为什么大龄女性的择偶标准在提高,而男人却相反

2023-11-30 12:47崔鹏
意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心仪大龄白领

崔鹏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中国超级城市的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年龄比较大的未婚人士越来越多,而男性和女性对未来配偶的要求变化却有不同的走势。

那些从事白领工作的女士,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理想对象的要求在慢慢升高。我接触的一個女孩就是这样,她在咨询行业做得不错。34岁,目前没有男朋友。在我认识她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她对理想男性的收入基准要求的平均增长速度大概是20%,这超过了北京非私人人均工资收入增长水平。我猜这不是个例。

当然,收入只是世俗的量化标准。整体上28~35岁的女孩们(基本上是白领)对配偶的要求是逐年升高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到过春节,女孩会更厌恶七大姑八大姨以及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婚姻状况的过问。

长辈或者同辈中的已婚者往往认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综合社会价值水平是在逐渐降低的。所以大家话里话外都在劝说大女孩们降低自身标准。这和这些女孩的标准表化趋势正好相反,所以理念冲突激烈。

而我观察到的另一件事是,大多数年龄稍大的未婚男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降低选择配偶的标准。所以,男性对所谓的逼婚平均反感程度较低,而且对相亲较积极——他们更能将就。

为什么男性和女性之间会有这种差异?我觉得这和性别间对收益和损失的认知差别有关系。

在很多年前,也就是社会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时期,没有配偶的女孩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降低对未来配偶的要求。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女性的收入要独立生活难度比较大。而且如果她们年龄比较大时还留在父母的家庭中生活,会受到来自兄弟的压力。

这里的例子是《黄金时代》里的萧红。她应该是很独立的女性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她依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屈从于她所依附的男性。

在当代的中国超级城市中,状况有了很大变化。很多从事白领工作的女性的收入并不比从事同类工作的男性少,完全有能力独立过很不错的生活。所以寻找到心仪的配偶对这些女性来说,在她们的心理账户上算作一种收益,而找不到心仪的配偶并不计作损失。

对生活在超级城市的青年男女来说,所谓的“降低标准”是什么?其实,降低寻找配偶的标准,就是对自身生活风险的一种增加。这种风险包括个人财富的损失,由于所处阶层不同而产生的价值观冲突,最后总体影响了生活质量。

通俗地说,降低找配偶的标准意味着婚姻生活变得很差的概率增加——费了好大劲儿,给自己找罪受。

在这种情况下,把寻找到心仪配偶算作一种收益的大龄女孩会偏向于不增加自己生活的风险,也就是不会降低寻找配偶的标准。反而,随着大龄女孩的财富和社会资源的积累,你会看到她们挑选配偶的标准在提高。

而那些年龄较大还没结婚的男性会把“没有配偶”看作一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冒险。通过降低选择配偶的标准来增加消除不婚损失的概率。

猜你喜欢
心仪大龄白领
泉是故乡亲
我心仪的书房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大龄女也该有春天
高举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
巧求和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白领“蜕变”农二代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