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总在说再见

2023-11-30 16:40谁最中国
意林 2023年19期
关键词:筏子印记兰州

谁最中国

蘭州,一座总在告别的城市。既是故乡,也是远方。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穿城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兰州自古以来就担负着沟通和守卫的职责。

兰州最早的行政建制设立于秦始皇时期大将蒙恬打败匈奴后,“金城”这个名字则取自汉武帝时期,霍去病西征凯旋后在兰州修筑的城堡,取“固若金汤”之意。

兰州是隋唐时的丝路重镇,宋元年间重要的茶马互市,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这座城市一直没有停止,兰州街头不同风格的清真寺、永登县的鲁土司衙门,都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印记。

不过最强烈的印记,也许还是这座移民城市所特有的开放和包容,这是一种活的、仍在生长的气氛,让当年来自各个地方支援大西北的人们在这里安了家,给陇海、兰新、兰青铁路线上出发、周转、抵达的人们提供饱足的一餐。

兰州,它是起点,是目的地,也是旅途中的一晚安眠。这样的地方,注定会有很多故事发生。

所以想起兰州,眼睛里总会交叠着不同的形状和气息。一层是兰州人的兰州,一层是远方对兰州的想象,还有一层,是离开这里的人对它绵长的记忆。它们互相映照,形成一种混杂着忧伤、狂欢和离别的情绪场,像风沙天里少年醒不来的梦。

你可以在兰州吃到最鲜嫩的羊肉,因为品种优良;但你可能很难挑选出一家“最好吃”的牛肉面,因为能开下去的每家店味道都不差,如果你问一个兰州人,他最可能说出的就是家门口的那一家。

而当目光转到黄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你会感受到史诗般的孤独和壮阔。黄河的水混沌宽广,一只羊皮筏子和一个人在中间,会有点不真实感,仿佛置身于某个有着原始气味的电影情节。

你很难想象这种交通工具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然而它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真实的、长期依赖的舟楫。兰州,它可能是一个关于离开和到来的故事,它也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人们沉默、奋力又热烈地活着,那份浪漫,也许本质上就是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渴望。

而当你离开它,当兰州有一天出现在你的回忆里,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就会慢慢地泛上来。而这温柔的源头,还是要从黄河说起。兰州的每个地方都在诉说着黄河的故事,比如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左宗棠在澄清阁上写下的“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曾经持久灌溉这片土地的兰州水车……

这条河孕育了兰州的繁华,也明白“两山夹一河”的兰州发展中的不甘,它见证着每一个离开和归来的故事,理解每一份困顿和挣扎,也没有分别心地包容着得意和失败,像母亲。

每一个去兰州的人都要去黄河母亲雕像前看一看,那应该是一种文化基因里的本能,关于自己从何处来的确认。而兰州,就是离母亲最近的那个小儿子。有懵懂莽撞的一面,渴望远方,向往不一样的生活,可真去了远方,又是想家最厉害的那一个。

就像野孩子的《黄河谣》,质朴浑远如《诗经》时代的歌声,听来让人心间震颤,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乡愁。

兰州的故事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是一个少年离开家又找到家的故事,是家某一天成为远方的故事。那声再见实在是太难说出口,所以需要一杯杯的酒,一碗碗的面,一次又一次的相聚。而如果可以把说不出口的话都交付给奔涌向前的河水,少年,曾经的少年,是不是也可以少点伤怀?

猜你喜欢
筏子印记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几时印记
兰州琐记
30年印记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坐羊皮筏子
幸福印记
聚焦羊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