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在李杏枝头绽放

2023-12-01 12:48孔爱群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21期
关键词:种质果树新品种

文/孔爱群

刘威生(左)在指导李树管理

1991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威生来到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城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报到。爱才的老所长张加延看他是一棵农业研究的“好苗子”,便将他安排在自己担任带头人的李杏课题组亲自培养。

之后,刘威生又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完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并多次出国进行访问交流或合作研究。如今,他已成为辽宁省农业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理事长、国际园艺学会杏工作组主席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杏国际合作网国家协调员。

30 多年来,刘威生扎根小镇,一路拼搏、一路逐梦,怀抱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梦想终在李杏枝头绽放。

量的积累:打造种质资源圃

熊岳,渤海之滨的辽南小城,有一个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这里保存着来自全世界的李、杏种质资源1600 余份,是我国唯一保存李杏资源的专业圃,也是世界上保存李杏资源份数最多、多样性最丰富的资源圃,为我国乃至世界李、杏基础研究和品种创新提供了重要材料。

“我国的苹果、葡萄、樱桃、蓝莓等,主要栽培品种大多是国外引进。李、杏原产于我国,是民族特色果树,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品种优势,树立种业创新自信,李杏基因库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刘威生说。

李和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了耐湿热、耐寒旱且适合山区种植的特点,刘威生带领科研团队在基因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评价研究的基础上,选育出优新品种,并开展科技推广助农工作。李杏系列新品种的独特优势,对北方地区乃至全国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偏远地区林果业生态化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负责人,刘威生深知种质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为打造国家级唯一的李杏种质资源圃,他的团队资源收集的脚步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将一份又一份珍稀、濒危样本广泛收集、安全保存下来,并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开展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演化关系分析、经济性状精准鉴定、功能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开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 多篇,其中30余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质的飞跃:育种上的新突破

李、杏适合边远、山区、寒旱、贫瘠地区发展,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可以避免耕地“非粮化”。刘威生说,我国李和杏栽种面积加起来有5000 多万亩,比柑橘和苹果的面积还大,但多为地方品种,主要是没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国内农家品种(第一代品种)好吃,但不耐贮,国外引进品种(第二代品种)耐贮但不好吃。”

2000 年,刘威生成为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李杏资源与育种课题组组长,在对第一代品种和第二代品种规律的梳理中,他产生了一个新的灵感:“中西合璧”,尝试培育风味浓郁、耐贮高抗的第三代品种。经过20 余年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建立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突破了果树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培育出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地区栽培的新一代(第三代)李杏新品种,如“国富”“国之鲜”杏和“国美”“国馨”李等“国”字系列新品种。这些品种结合了鲜食品质好和商品性好的特点,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国外引进的改良品种。

果树育种从组配杂交组合到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经历漫长的阶段,20 余年里,刘威生带领团队共配制李、杏杂交组合152 个,获得杂交实生苗9440 余株,从中选育出17 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系),其中9 个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初心不忘:技术推广惠“三农”

我国李树种植面积有2800 万亩,分布在全国各地;杏树种植面积有2500 万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虽然面积大、分布广,但良种化、产业化程度低,商品产量少,缺少优质的当家品种。”刘威生介绍。

我省果树种植面积达900 余万亩,但树种间发展不平衡,苹果、梨、葡萄约占70%;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南部和辽西走廊东南部的较好耕种地区,而辽西北地区则欠发展。

地处辽西北的北票市,平均年降水量100—200 毫米,这里的800 亩荒山秃岭如今种植了刘威生团队培育的“国之鲜”杏,“不毛之地”变身“杏林花海”,春天有杏花节,夏天有采摘节,“杏府生态庄园”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品牌。

“既好管理,又能卖出好价钱。”当地种植户王国栋高兴地说,“国之鲜”杏的收入是一般果树的5—10 倍。

葫芦岛兴城市药王乡李子种植户杜丙艳则把感激之情抒发于一纸信笺中:“4 年间,家里的百亩山坡梯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果园,‘国峰17’李不负众望,经济收益大幅提升。”

而今,李、杏产业已成为兴城市特色农业产业。

“目前,我们的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仅在辽宁推广应用面积就达50 万亩,同时在全国广泛应用,近3 年新增经济效益69.86亿元。”看到自己培育的李杏新品种遍及各地,看到农民们增收的笑脸,刘威生很欣慰。

“我们搞农业科研的人,跟土地打交道,就是要做实事;而要想做实事,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年近花甲的刘威生俯下身去做实验,直起身来绘蓝图,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与付出,只因他的心中,装着李杏果树振兴乡村的致富梦,更装着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种质果树新品种
种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