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新农人”培育路径探索*

2023-12-02 02:18庞馥珊
南方农机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农人新农职业院校

庞馥珊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快突破“新农人”的培育瓶颈,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有情怀的“新农人”从事现代农业工作。“新农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群体,更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力量。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职业院校采取多元主体、产教融合的方式,全方位、多领域培育致力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有效治理、践行美丽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的“新农人”。

1 “新农人”的概念界定和成因

1.1 概念界定

“新农人”一词最早出现于媒体报道。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新”说,即表现在形象、思维和模式等方面。形象上跳出传统农民的特征,普遍高知,阅历丰富;思维上较为活跃,能主动探索发展新业态;模式上主要表现为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运用到农业发展中。

汪向东(2014)认为,“新农人”代表的是农民新群体、农业新业态、农村新细胞,其来源多样,群体也在不断扩大[1];张合成(2016)认为,“新农人”是在互联网、信息化与农业融合产生机遇、效益和新型社会主体的背景下,涌现出的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社会群体[2];张红宇等(2016)认为,“新农人”主要是指秉持生态农业理念、互联网思维,提供安全农产品,提高农业价值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3]。综上,笔者认为,“新农人”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敏锐市场洞察力并善用新媒体、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新群体。

1.2 “新农人”群体的成因

1.2.1 政策激励加持,返乡热潮涌现

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过快导致了群体性的焦虑。因此,不少超一线、一线城市工作者疲于生活的“加速”和工作的“内卷”选择返乡,并在地方政策的激励下,重新就业创业。不少人会利用其在大城市的消费感知和消费观念,洞悉市场,寻找需求痛点,力求产品创新,深耕农业市场,最后开展经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一名“新农人”。

1.2.2 善用媒体平台,赢得销售先机

相较纸媒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幂次效应增长。随着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不断涌现,以及各个实时送达平台(如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销售、物流和售后服务的不断完善,“新农人”群体敢于尝鲜,率先并及时将农业生产销售入驻各个平台,致力于打造产品IP、服务IP,赢得销售先机,并在不断优化中吸引流量。

1.2.3 关注动态热点,实现多方共鸣

年轻群体对信息的动态掌握是非常实时的。当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农村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人民愈发追求绿色、生态的产品,这和“新农人”的出发点不谋而合,在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上产生了共鸣。同时,“新农人”善于利用新媒体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心理,推送相关话题,提供情绪价值、情感治愈,激发人们的家乡情怀,通过情感共鸣扩大流量,为以后带动农业产品的生产销售打下了基础。

2 职业院校“新农人”培育面临的问题

2.1 社会认可度不高

受农耕文化影响,大家对农业的认知还多停留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阶段,对“新农人”的思维、模式鲜有了解。“新农人”作为特定时代涌现出的新群体,并不是一个大众普遍知晓的概念。受传统习俗和观念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放弃城市回到农村、扎根田间的这种现象,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群体的反对和歧视。对“新农人”这一职业的不认可、不接受现象显著,农业从业效益的滞后效应也加剧了轻农、贱农、离农现象。随着新媒体在农业产业的广泛应用,“新农人”被赋予新形象、新思维、新发展模式等标签,但科技意识不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互联网思维导致生产经营推广遭遇瓶颈等问题,依旧难以改变长久以来人们对农民职业的传统印象。

2.2 培育实践性不够

现有“新农人”培育在技术提升方面有了优化,但是培育进程中与乡村环境、种养殖实践的衔接仍然不足。在对人才“扶智”与“扶志”的双管齐下中,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动力不足等问题。产教融合的主体合作意向明显,但是由于学校、行业、企业与种养殖区域的合作时间、条件与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多数产教融合仍然存在被动、片面的情况。同时,乡村产业新业态的呈现,对“新农人”培育实践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新农人”培育实践性不够,存在供给时滞。

2.3 营商环境适应性不佳

营商环境包括的内容众多,如市场准入、经营、退出、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活动有直接的影响,但对现代农业产业营商环境的快速适应是部分“新农人”培育中被忽视的部分。“新农人”不仅是农业生产实践者,同时也是乡村文明建设的实施主体。“新农人”培育有利于激活其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互联网+农业”模式运用的灵活性要求“新农人”将农业文化、技术、智能方法、创新思维综合运用在农业产业中,但在“新农人”现有的培育中,更加重视技能和专项技术的传授和应用,对于新兴农业产业的趋势、竞争条件以及农业品牌的国内外竞争要点的理解和运用还不足。

2.4 政策落实不到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农惠农政策,但政策的落实需要多方协作。政府在人才培育中承担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角色;职业院校承担多元主体联合、服务社会和人才输送的职能;农业行业企业不断整合资源,分析市场信息,同时为“新农人”提供就业、创业条件以及岗位;乡村管理组织对“新农人”的资源投入、舆论支持和合作保障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乡村管理组织需要共同协作,缺一不可。

3 职业院校“新农人”培育路径探索

3.1 激发“新农人”就业创业的内驱力

3.1.1 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担当作为

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农业生力军,要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意识。首先,通过学校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科技底蕴水平以及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了解现代农业新知识,并学习一些先进理念。其次,利用社会资源丰盈自身,积极实践,学习现代农业新科技、新技术,努力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互联网意识、创新意识等,在市场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作为“新农人”所需的硬核能力[4]。最后,“新农人”因为初到农村,其社会网络关系都是从头开始构建,这就要求“新农人”要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要充分用好身边的平台和各项资源,抱团发展。

3.1.2 深化职业认同,自觉融入基层

选择加入“新农人”大军的,有的是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有的是城市返乡青年。一般来说,后者是做好充分准备后做出的决定,但前者不少是因为专业发展受限而“被迫”营业。对此,“新农人”应该调整心态,认识到自己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认真看待自己的专业价值和就业前景,增强职业认同感。做好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明晰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信心,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人生价值。就业创业期间,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农村,在实践中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谋划强农兴农大计,迈稳步伐[5]。

3.1.3 优化经营模式,发挥规模效益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农产品也开启了线上和线下的经营模式,《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66%。可见,农村电商的快速崛起,使其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越发强劲。“新农人”融入“互联网+农业”的思维,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展示、推介农产品,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销量,可见新媒体营销[6]平台的效益非常显著。当前,“新农人”电商创业再就业还在持续升温,“新农人”要熟练掌握新媒体营销的方法,精准识别消费者的需求,深入挖掘营销卖点,赋予营销情怀,激发消费者的共鸣,最终实现新媒体营销的规模效益,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

3.1.4 打造农业IP,塑造品牌形象

无论何种产业,人们最容易记住的通常都是其品牌形象、核心产品。作为“新农人”,要深耕当地文化、田间文化,打造好乡村的第三空间,及时把握市场形势,做好各项营销工作。积极对接企业、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中打造自身独有的农业IP,并通过公开同名的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溢价的目的。同时,要把握产品的独特卖点,提高产品辨识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创新意识,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产品,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高市场认可度。

3.2 强化“新农人”就业创业的外推力

3.2.1 完善教育链,实现资源共享

当下的教育链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一站式、开放式教育平台。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由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建设,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数据保全、信息共享[7]。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在教育链方面还要继续完善。

首先,打造专业品牌,发挥专业优势。相较于其他阶段的教育,职业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开设专业之前,院校应做全面的了解和调研,主动调整专业布局,确保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同时,要明确各个专业的育人目标、办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努力打造院校自主品牌、区域特色品牌、领域优秀品牌,最终形成专业优势群。

其次,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方面,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一成不变的技能教学,要基于时代的发展挖掘新素材,融入新理念。随着“新农人”自带的新思维、新模式,院校在教育方面还需要与时俱进,增设新媒体运营、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课程,同类院校可建立相应的资源交流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共享。

3.2.2 激活人才链,促进人才引领

人才是地方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新农人”的工作环境在农村,不少高知青年不愿驻扎农村,这无疑增加了人才引进的难度。因此,政府作为“新农人”培育工作的主要领导者,还需要在政策方面深入落实并广而告之,扩大宣传面。

首先,继续细化和落实区域补贴政策[8],针对未来想引进的其他各类人才,如“新农人”培训导师、农业科技研发人员等,可适当提高引进补贴和科研经费,以帮助“新农人”快速成长,与最新技术接轨;针对已经进入队伍的“新农人”,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加大贷款扶持力度,适当免息、予以租赁补贴等,并帮助牵头开通融资通道,为“新农人”的融资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同时,要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留住在此发展的“新农人”。

其次,针对传统农业从业者,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培训体系和奖励制度,鼓励其积极参加培训,丰富理论知识,发展互联网思维;同时提升整体学历,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发展科技应用的能力,促进个人能力和农业岗位的对接,不断更新“新农人”的学历构成,壮大“新农人”的队伍结构。

3.2.3 做强产业链,开创共赢局面

产业链包含了农业产品的产、供、销,除了“新农人”自身的投入、产出和后期的销售,政府部门在其中也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政、校、企三维协同[9],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首先,政府应深化三维协同的目标,通过政策突破,对接需求,从资金、人才方面加大对地方高校、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建立利于地方发展、拥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方面也应该对接政府和行业企业,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深化落实产教融合机制, 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基地、产业基地等,提升当地农业的品牌辨识度;同时,在“互联网+”的思维下,积极做好“农业+”的产业模式,如“农业+科研”“农业+旅游”等,促进农业产业实现产出、供给、销售的良性循环。

3.2.4 打通创新链,达成创新实效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农人”在实践过程中最难突破的一环[10]。笔者认为,创新链的打通涉及生产链的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销售渠道的创新等。

一方面,“新农人”要加强产教融合,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科研资源的共享;多措并举,多方合作,打造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实现生产链创新、农业技术创新、销售渠道创新等;研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不少“新农人”的资源、社会关系都比较新,因此在技术方面还需要政府的扶持,通过引进行业先进技术、原创技术,引导“新农人”进行深入学习,针对产品的特点进行有效转化,促进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品质提升,以达成创新实效,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新农人新农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电子商务创业模式探究
新农人时语
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研究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吴迪,互联网+农业+现代管理,玩转现代“酷农业”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