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及常见病虫害针对性防治措施

2023-12-02 21:27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2期
关键词:夏玉米作物部位

李 玲

玉米作为一种经济效益尤为显著的粮饲兼用型农作物,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一些传统种植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强化新时期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良与优化工作至关重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虽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性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农业发展实际,从田间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未来夏玉米高产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丘陵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科学选地与整地

开展夏玉米种植工作前,需要事先选择种植基地,虽然玉米适应能力较强,但要想保障玉米产量,仍需选择墒情好、肥力强、质量优的土壤环境。选好种植基地后,借助农业机械完成深耕作业,耕地深度一般控制在20 厘米左右,确保种植地土壤处于细碎且均匀的状态,为玉米作物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2、合理选种与处理

农业生产环节,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有明显差异化,因此应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病玉米品种进行种植。首先,结合标注说明选择种子纯度与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在13%以内的玉米品种。其次,尽量挑选耐密型品种,如登海653 或605、郑单958 等。完成选种作业后,需剔除霉变种、病害种、虫害种等劣质玉米种子,并选择晴朗天气晾晒玉米种子,晾晒时间以48-72 小时为宜,促进玉米种子对水分的吸收。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抗病能力,于播前采用20%盐酸马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既能够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率,减轻玉米灰飞虱的危害,也能够增强玉米抗病能力,非常有利于玉米壮苗的培育。

3、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是夏玉米高产的前提条件,实际工作环节,可根据本地天气情况确定玉米播种期,在适宜种植期内越早播种,玉米高产能力越强。采用先播种后浇的方法,并对土壤适当镇压,为促进玉米全苗、壮苗奠定基础。一般夏玉米的最佳播种时间在5-6 月份,同时玉米播种量直接决定玉米成熟度与产量,所选玉米品种不同,播种量也有一定差异化,对于紧凑型玉米而言,每亩地播种量要控制在2.5 千克左右,并将播种间距维持在20 厘米左右,借助播种机进行匀速播种,尽可凸显均匀播种的效果。

4、科学施肥

以往夏玉米播种多以直播为主,难以在种植过程中施加基肥,甚至会削弱农户使用有机肥的意识,仅选择玉米出苗后施加速效氮肥,致使玉米作物长期肥料供应不足,进而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基肥与有机肥为主、追肥与化肥为辅施肥原则的提出,多会在整地过程中借助机械一次施入基肥,每亩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 公斤左右,同时,搭配纯氮5 公斤、五氧化二磷2 公斤、氧化钾3 公斤,均衡养分配比,以满足夏玉米前期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在玉米长出5-7 片叶时进行,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15 公斤,硫酸锌1-2 公斤搅拌均匀后穴施。5 叶期定苗后,看基肥的多少和玉米的长势等情况,适当追施一次攻苗肥,一般亩施复合肥20-30 克。施后注意培土稍薄些。具体追肥量根据玉米苗生长状态而定,为平衡壮苗与弱苗的长势,可适当偏施弱苗。

5、合理灌溉

除满足玉米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外,做好灌溉工作也很关键。受到种植地环境差异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玉米生长状态不同,需水量也大不相同,因此,要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及降水规律合理开展灌溉作业。如种植地出现伏旱现象,建议采用喷灌或滴灌等方式开展灌溉作业,以维持玉米水分的充足供给,满足玉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6、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玉米间苗最佳时期是玉米2 叶1 心期,仔细且全面的观察田间玉米苗长势,及时拔除高密度区域及长势差的玉米秧苗。玉米定苗最佳时期是玉米3-4 叶期,结合玉米田种植密度确定留苗数量,最大限度上减少玉米弱株率,确保玉米出苗的整齐度。

(2)中耕除草、培土

开展中耕除草作业能够起到疏松土壤环境的作用,有助于增强玉米种植环境的通透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同时,也能够及时清除玉米田杂草,避免杂草与玉米作物争抢养分,最大限度上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完成中耕作业后,需赶在灌水前及时培土,首次培土高度尽量偏低,二次培土则要在首次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3)人工去雄

人工去雄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玉米雄穗养分的过量消耗,促进玉米穗粒数与重量的提升,为玉米高产奠定基础。一般雄穗初期就是去雄的最佳时间,赶在雄穗开花授粉前进行,去雄要秉承去弱留强的原则,隔一行去一行,并注意保留周边2 行,整片玉米田去雄数量控制在1/3 以内。去雄选择晴天进行,时间上以上午9 点至下午4 点为宜,尽量集中开展去雄工作,整体去雄时间最好控制在2 天以内。倘若种植条件允许,可采取人工授粉方法提高玉米授粉率,以促进玉米作物结实。

7、适时收获

科学合理选择收获期也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之举。待玉米苞叶完全发黄并蓬松后,于一周后开展收获作业,此时玉米籽粒变滑变硬,玉米乳线逐渐消失。只要不影响下茬农作物的种植,在玉米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就要充分借助晚秋光照提高玉米作物灌浆率,全面激发玉米增产提质的潜力,确保玉米作物完全成熟并收获。

二、丘陵地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1、玉米常见病虫害类型

(1)玉米丝黑穗病

也可称为哑玉米,受到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的玉米作物,会相继表现出生长发育不良、产量滞后等不良现象。玉米发病初期,茎基内部会有病虫寄生,一般难以被人察觉。受病害威胁的玉米,上端发育较为缓慢,会出现明显的上端小、下部大等现象,影响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并逐渐变为深褐色。倘若玉米雄穗受害,就会在短时间内传播蔓延,直至整株玉米染病坏死,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产量,不利于夏玉米的收获。

(2)玉米大、小斑病

大、小斑病作为玉米生长期的高发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子菌引起,此病菌起初会寄生于玉米作物的叶片部位,并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小斑点,小斑块直径多在1 厘米以内,色泽为棕色,随着病害的蔓延,斑块逐渐变大,甚至诸多小斑连成一体构成大斑。玉米染病初期,犹如水泡过一般,若此时得不到及时防治,病变部位颜色会逐渐由灰变褐,影响并抑制玉米作物的光合作用,直至玉米作物枯萎死亡。

(3)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也是玉米生长期较为常见的病害,发病率相对较高,危害严重时,可损害玉米叶、穗、秆等多个部位,以玉米地上部位幼嫩组织发病率居高。玉米瘤黑粉病具有不规则性,肉眼可见多样化肿瘤附着于玉米植株部位,并且肿瘤外部有灰色或灰白色薄膜包裹,内部有诸多白色液体附着,随着肿瘤成熟逐渐破裂,内部液体由白转黑,肿瘤质地逐渐变硬。破裂后的玉米瘤内携带大量黑粉,陆续向外扩散,进而形成冬孢子,冬孢子能在适宜温度环境下重新发芽,对玉米作物的危害不容小觑。

(4)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多发生于玉米叶片部位,随着病害的扩展,逐渐侵袭玉米果穗、苞叶等部位。玉米发病初期,可在其叶片部位发现淡黄色的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突起变为疱斑,并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呈现铁锈状态。受锈病危害严重的玉米株,整片植株均可呈现锈褐色病斑,肉眼可见玉米叶片枯黄,甚至会危害苞叶、果穗等部位。

(5)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能够对玉米株的各个部位造成危害,一旦玉米作物受到多类型病原菌侵染,就会为穗腐病的发生提供机会。其中伏马菌素是诱发玉米穗腐病的重要菌源,受害玉米可携带高含量的伏马菌素,直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受害玉米果穗部位会出现变色现象,同时,玉米籽粒干瘪、空虚、失去光泽,不利于玉米贮存,甚至会长出颜色各异的分孢子或菌丝,并散发出一股霉变气味。

(6)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期高发虫害,起初体表颜色为深色,直径在12 毫米左右。成虫期可依附于玉米叶片背面产卵,经过数周的时间,虫卵孵化繁殖逐渐变为幼虫,通过啃食玉米茎秆等部位继续生长。一般玉米叶片部位为玉米幼虫的活动范围,直至将一片叶子啃食殆尽后,方会转移到下片叶子继续危害,受幼虫啃食的玉米作物,很容易发生早衰、死亡等不良现象。

(7)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对玉米的危害较为严重,通常以群居的方式聚集于玉米叶片部位,吸食玉米株内部汁液为生,同时,排出大量排泄物,不单单会抑制玉米作物的光合作用,还会在玉米作物表面滋生大量霉菌,影响玉米产量,破坏玉米质量。

(8)玉米叶螨

通常被称为玉米红蜘蛛,玉米作物一旦受到叶螨的危害,其成虫及幼虫会成群结队地聚集于玉米叶片背部,以吸食玉米汁液为生,并会在受害部位滋生诸多绿色斑点,大大削弱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效果。随着叶螨的大量繁殖,还会向玉米作物其他部位迁移,逐渐加快玉米养分的消耗速度,威胁玉米作物的健康生长。

(9)草地贪夜蛾

一般情况下,3 龄以内幼虫难以被肉眼察觉,但对玉米株的伤害不容小觑,通过取食玉米叶膜、叶肉,致使表面形成不规则的白色小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暴食性,多分布于玉米株部位,通过啃食心叶为生,受害玉米叶片有大量的虫眼和孔洞,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危害雄穗、苞叶、籽粒等部位。

2、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具体防治工作如下:①于玉米播种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质玉米品种进行种植,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剂拌种工作,提高玉米种植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②在开展玉米播种作业前采取深耕措施,均衡土壤墒情、肥力等指标,最大限度上减少土层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③通过适度深种保障玉米作物根系,同时,强化水肥管理力度,均衡水分及养分的供给,及时清除玉米田杂草,为玉米作物营造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④可在玉米种植区域外种植狗尾草、牛筋草等各类杂草,以便于为有害生物提供栖息地。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能够对害虫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可利用自然界中生物链原理,在玉米田内引入瓢虫、赤眼蜂等病虫害天敌,利用天敌捕杀害虫,从而减轻对玉米的危害。如在诱杀玉米螟的过程中,可根据玉米田螟虫数量放养赤眼蜂,由于赤眼蜂有寄生属性,能够在螟虫虫卵内寄生,并对玉米螟生长环境进行破坏。当玉米田内玉米螟化蛹率在20%以上时,按照每亩地15000头的数量放蜂,即10 天后、15 天后分别放蜂7000 头、8000 头。另外,也可利用生物制剂杀灭害虫,如在种植区域喷洒每克含50 亿孢子的白僵菌,每亩地用量控制在1.5 千克左右,不仅能降低化学药物的毒性,也能充分发挥药物本身的控害作用。绿僵菌也是一种优质生物制剂,每亩用100 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50-500 毫升,能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起到明显的抑制性作用。

(3)物理防治措施

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向病虫害防治方面渗透,以杀虫灯为例,既符合新时期生态保护理念,又能起到良好的控害作用。倘若种植地出现玉米螟、蚜虫等害虫,可利用其趋光特点和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一般选择成虫化羽前7 天安装杀虫灯,确保杀虫灯支架下端埋进土壤深处1 米左右,杀虫灯悬挂位置应在地面上方1.3 米左右,每隔200 米安装一盏杀虫灯,每日晚上8-9 点开灯,于第二天早上5-6 点关灯,更好地控制田间害虫的繁殖。除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外,也可安装高压泵灯,借助三角支架进行固定,用水泥和砖砌成直径1.2 米、高度12 厘米左右的捕虫池,将洗衣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倒入池内,洗衣粉水深度以6 厘米为宜,确保高压泵灯灯底距捕虫池水面20厘米远,于每日晚上8 点开灯,次日上午5 点关灯,定期观察捕虫池内的洗衣粉水,并做好更换与补充工作。

(4)化学防治措施

在开展化学防治工作时,尽可能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除采用常用的浸种方法外,还可通过喷雾法进行防治。化学防治相较于其他防治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采用此种防治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本文主要对以下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行论述:①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每亩地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克,与60 千克清水混合均匀后喷施于病害部位,每隔7 天喷施1 次,连续用药2 次为宜。②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也可搭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以强化治疗效果。③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能从最大限度上降低发病概率。④玉米锈病的防治,可按照每亩地40 克的剂量喷施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 倍液,每隔7-10 天用药1 次,连喷3 次为宜。⑤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将煤渣和50%辛硫磷按照100∶1 的比例配成颗粒剂,施撒于玉米心叶部位。⑥玉米螟的防治,选择50%敌敌畏乳剂600 倍液,按照每千克350 穗的量灌注于玉米心叶部位。⑦玉米蚜虫的防治,当百株蚜虫数量在3000 头以上时,及时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喷雾防治。⑧玉米叶螨的防治,于虫害发生初期,喷湿1.8%阿维菌素乳油1200 倍液。⑨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搭配使用10%四氯酮酰胺和6%阿维氯虫酰胺,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既是保障夏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凸显夏玉米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从科学选地与整地、合理选种与处理、适期早播、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从农业、生物、物理、化学四方面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希望能为丘陵地区夏玉米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建议。

猜你喜欢
夏玉米作物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