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负债与家庭消费的辩证关系研究

2023-12-06 15:20祝玉浩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4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

祝玉浩

摘要:近年来,我国家庭负债规模增长迅速,消费端刚性消费比重增加,整体消费水平略显乏力。文章聚焦我国家庭负债及家庭消费的辩证关系,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家庭负债及家庭消费现状进行定量剖析,梳理目前相关研究并从三个维度针对负债对消费的辩证影响提出观点论证,并在结论部分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推动家庭在合理负债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消费,保障民生及社会的更优发展。

关键词:家庭负债;家庭消费;消费结构

一、家庭负债及家庭消费关系的相关理论

(一)绝对收入理论与相对收入理论

凯恩斯在其关于家庭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研究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著作中,针对家庭消费收入关系的区别和联系,引入了消费函数概念。凯恩斯认为,收入的增减对于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波动是非常敏感的,在未来收入有提升预期或者已经提升时,家庭日常消费会在短期内有显著提升;在未来收入有降低预期或者已经降低时,家庭日常消费会在短期内有显著降低,但如果家庭消费到达一定水平,比如中产阶级家庭,那么其家庭日常消费支付反而会随着收入呈现边际效应抵减现象。而西蒙·库兹涅茨在研究国民收入与消费关系时,则得出了与凯恩斯相反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国民的消费水平与国民资本积累水平并没有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收入对于消费的影响是有限度的,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导致消费的增加,因此绝对收入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

(二)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

弗朗科·莫迪利安尼认为个体消费的规律可以借助心理学中的生命周期概念来理解,在生命周期理论里,个体会预估自身的生命时长和进程,即婴童期、少年期、壮年期、中年期、暮年期几个阶段,而个体的消费水平并不是由当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决定的,是由个体对于自身生命周期的进程来决定的。在该理论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生命周期所处的状况进行合理的消费评估,甚至规划整个生命周期下的财富分配,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将生命周期的理论模型运用到家庭和个体消费研究中,是一个较大的研究突破。

(三)预防性储蓄理论与流动性约束理论

预防性储蓄理论是基于部分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可能存在下降预期的情况下,对于当前消费进行一定的降低操作,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即使家庭预期未来收入会大幅增加,家庭消费也并不必然会随之大幅增加。流动性约束理论主要针对现金流较为缺乏的消费者,在面对现金、活期存款缺乏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更多消费的情况,从而造成短期消费水平降低的情形。一般消费者在资金流缺乏时,可能选择相应的消费贷款、银行小额借款、信用卡分期付款等形式进行持续性消费,但是金融机构会定期评估申请者的资金偿还能力和信用能力,如果申请者近期有较大借款支出,或者有不良逾期记录,便会造成借款失败。消费者在缺乏现金流的情况下,则无法进行后续消费。该理论对于家消费一样适用,这样会极大抑制消费水平。

二、我国家庭负债及家庭消费现状

(一)家庭负债现状

1. 家庭负债规模现状

如图1所示,我国境内住户贷款余额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家庭负债为270,213.85亿元,而2022年为749,323.11亿元,期间增长了177.31%。我国家庭对于杠杆及负债的观念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并且伴随着前几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及房地产的发展,我国境内的负债规模提升显著。

而通過观测表1数据及图2的趋势可以发现,不仅是我国住户贷款余额的绝对值在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提升显著,从2015年的39.23%上升为2022年的61.92%,说明我国家庭的负债规模水平在2015-2022年间是具有实质性比重上升的。

2. 家庭负债结构现状

如表2及图2所示,我国中长期贷款及短期贷款余额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我国境内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181,207.7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65,341.59亿元,期间增长了211.99%;而我国境内的居民短期贷款余额由2015年的89,006.0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3,981.51亿元,期间增长了106.71%。而观测短期贷款余额及中长期贷款余额近年来的占比可以发现,家庭负债结构发生了更明显的分化,短期负债逐步降低,中长期负债占比更进一步增长,2022年中长期负债占比已达75.45%。而通常短期负债用于日常消费的较多,中长期负债则更多的是用于购置房产等消费。

(二)家庭消费现状

1. 家庭消费水平现状

如表3数据以及图4所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稍有下降,2015年我国人均居民消费为18,857.16元,而2022年我国人均居民消费为31,717.76元,期间增长了68.20%。而从今年的消费增长率观测,除2020年外,其他年份均呈现居民消费增长率为正,但是近年有增长率降低的趋势。消费的景气程度下降,这也与我国的短期负债率降低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

2. 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图5为我国城镇及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城镇以及农村居民较为刚需的对于食品食物的消费占其总消费的比重。近年间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先下降再回升的态势,其中2015-2019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9.7%下降为27.6%,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33%下降为30%;其后在2022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又回升为29.48%,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同样回升为32.98%。由此可见,首先,对于居民的消费情况,农村居民的刚性消费支出要普遍高于城镇居民。其次,近年来由于经济周期因素,整体居民的刚性消费支出上升,回归到了2015年左右的水平,而这也侧面反正我国居民对于其他非刚性消费的减少。

三、家庭负债对家庭消费影响的相关文献

(一)家庭负债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

Maki(2002)发现家庭债务的增加并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反之还会刺激区域消费的增长,因为一般家庭进行消费贷款,是预期未来收入能够增长并且有足够能力偿还债务,承担债务风险,所以在一定期间内其消费支出会显著增加。Cecchetti et al.(2011)和Lombardi et al.(2017)从债务风险性角度考虑,他们引用财务杠杆模型,建立了不同的杠杆强度对于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模式,最后发现只有当财务杠杆超过60%时才会真正影响到家庭消费支出,日常消费金额会开始降低。吴卫星等(2016)以高收入家庭为研究对象,发现高收入家庭由于偿债能力较好,因此尽管借贷金额更高,但是信用评价依然较好。易行健等(2017)通过调查了解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借贷机构发现在正规的消费贷款机构贷款的群体,其按期偿债能力会更高。周利和王聪(2018)通过实证方式也证明了适当的家庭消费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从而提高债务偿还能力。

(二)家庭负债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

Kukk(2016)指出要注意家庭债务的风险性,即适当的家庭债务可以刺激消费,但是过高的债务风险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影响让家庭成员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造成资不抵债,也会给区域经济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Fan和Yavas(2017)也指出,家庭里面的抵押贷款会为家庭未来储蓄打下更好的基础,但是抵押贷款占用了贷款额度,且抵押贷款一般金额较高,因此会给家庭带来较大影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Albuquerque和Krustev(2018)从区域财政的角度出发,当家庭负债额度过高,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带来一定的治安危机。潘敏和刘知琪(2018)利用微观研究模型,借助面板数据,了解到财务杠杆的使用需要结合家庭未来可支配收入进行研究,财务杠杆对于家庭消费整体是弊大于利。

四、家庭负债对家庭消费的辩证影响表现

(一)家庭负债对消费变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这里的可支配收入既包括当期可支配收入,也包括未来可支配收入,家庭对于收入的把控和预期直接决定了家庭的消费水平。当收入无法满足消费预期时,一些家庭则会进行消费贷款,在贷款的初期,家庭获得了一定额度的现金流,因此短期会出现消费增加,但是到了中期可以发现,借贷虽然可以充盈当期资产,但是并不属于家庭收入,因此又会出现一个“消费平缓期”,该期间内消费基本不会有大变动;而临近还款日,家庭因偿还压力等原因影响,其消费水平会进一步降低。造成以上现象一般有三个原因:第一,债务约束。家庭负债本身造成的债务会影响家庭消费的现金流动,如果债务额度较大或者借贷机构较多,那么会抑制家庭消费。第二,机构约束。借款机构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包括专门从事贷款的商业机构,不同的机构其贷款额度、审批要求、利息利率等都各不相同,机构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期还款,若没有及时还款则会影响征信,这也促使还款人必须定期跟进还款事宜。第三,心理约束。心理约束主要是借款人主观上的还款压力值,一般与还款人的收入、偿还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债务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契约,要求债务人要按时还款。总体而言,家庭负债会抑制家庭消费,财务杠杆越高,消费意愿越低。

(二)家庭负债对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结构按照不同的层次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消费层级。消费结构划分的理论支撑可以参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人的需求是依据当下所处的年龄、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当自身条件得到改善,其需求必然会提高,因此呈现阶段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人的消费需求可以分成三个层级:生存型消费需求、发展型消费需求以及享受型消费需求。其中生存型消费需求是基础,是指日常生活的刚性需求,如基本的衣、食、住、行;發展型消费需求是进阶阶段,是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包括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享受型消费需求是成熟期,更多是指娱乐生活、满足精神世界方面的需求,一般也伴随着大额的支出。

不同的消费结构,对于家庭负债的处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生存型消费需求的家庭来说,由于家庭储蓄较低,现金流动性差,因此对于负债变动的敏感性也会大大增加,表现为日常消费非常谨慎,消费金额小,消费目的也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不会有其他花销。而对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的家庭来说,他们的储蓄值较高,消费弹性增加,因此有较大的对抗风险能力,这类家庭在进行日常消费时,则更注重生活品质。另外,处于发展型消费需求的家庭一般其信贷比例是最高的,贷款商品常见为房屋 、汽车、家具等单价金额高的商品,高额的贷款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债压力,如果家庭成员收入变动,可能会增加后期无法偿债的风险。总体而言,家庭杠杆对发展型消费的家庭影响最大,对生存型消费需求的家庭影响最小。

(三)家庭负债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家庭负债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负债本身,也取决于家庭整体收入水平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消费者在申请消费贷款之前,会削弱消费边际带来的不良影响,即减少消费,从而获得更大可能的贷款同意审批;第二,消费者获得贷款审批之后成为债务人,此时会增加消费额度,增加消费边际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资产。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相关学者也发现家庭消费水平并不与家庭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其非对称反应越来越显著。因此本节将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将正向收入和负向收入的变动进行情况分类,了解财务杠杆对于家庭边际消费的影响。

当家庭收入处于正向变动时,不同杠杆程度的家庭其对于储蓄和消费的做法也是不同的。对于低杠杆家庭,他们有较大的资金额度,对于资金分配有更多的掌控空间,因此会对资金进行多方向、多领域的分配;对于高杠杆家庭,由于其手里的可支配现金较少且要承担较高的债务风险,因此他们一般会将储蓄只用于偿债,无法用于其他的消费渠道,因此对于消费存在削弱作用。不过需要注意,适当的家庭负债率会增加家庭对于财富的感知力度,能促使家庭更加合理地进行收支分配,从而更好地进行家庭消费。当家庭收入处于负向变动时,不同杠杆程度的家庭对于储蓄和消费的做法也是不同的。对于低杠杆家庭,由于贷款约束小,因此即使收入处于负向变动,仍然不影响家庭的日常消费,消费者甚至可以预留六至七成的收入进行其他的投资消费;对于高杠杆家庭,由于贷款约束大,因此家庭消费基本都是刚需用品,消费者需要在有限的现金流下进行合理的消费划分,同时需要储蓄金额以便下次还款。由上可以看出,家庭杠杆如果增加,即使家庭收入增加,也难以刺激家庭消费。

不同消费结构、不同消费杠杆的家庭,在收入发生变动时,其边际消费倾向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首先,对于生存型消费的家庭来说,不管其有无家庭财务杠杆,其消费的基本支出不会发生太大变动,当其收入发生正向变化时,消费者会首先选择偿还前期负债,甚至部分厌恶风险型的消费者会选择提前结清负债,以追求后期资金流动的稳定性。而对于财务杠杆较高的家庭来说,无论是哪种家庭消费结构,他们都更倾向于将储蓄放在后期偿还债务方面,因此会弱化正向收入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家庭消费水平并不是完全由家庭收入水平决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国家所处的消费结构、家庭杠杆利率的变动等因素;而对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的家庭来说,财务杠杆的增加导致家庭收入减少,从而会很大程度抑制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发展型和享受型家庭在财务杠杆变动时,其敏感程度会远远高于生存型消费结构的家庭。

五、结语

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呈现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家庭债务也在逐年增高,财务风险性加大。我国政府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针对目前我国家庭负债与消费的情况进行分析,尝试寻找其中存在的辩证关系,并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合理控制消费贷款,减少家庭负债压力。从前文可以看到,适当的消费贷款可以在短期刺激家庭消费,从而刺激市场,但是过高的家庭负债会产生较高的偿债逾期风险,因此政府需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准则,通过外部监督的方式将家庭杠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机构服务制度,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不同机构之间信息的互通互联,减少前期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贷款审批问题,实现数据更新优化。另外,消费者自身也要有正确的消费意识和储蓄意识,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量入为出,不要有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避免盲目消费、过度消费。

第二,保障民生就业,从根源上解决收入问题。政府除了规范借贷市场外,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目前就业市场的稳定性。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于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进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措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政府应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包括对应届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创业人员、新型技术人员等都需要实行不同的就业引导措施,从而让其能发挥自身长处。

第三,规范房地产市场,缩小城乡信息差异。目前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已经得到了政府调控,处于较为正常的房价水平,但是部分城镇地区的房价仍然溢价过高,因此政府需要重视非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贯彻好“房住不炒”的原则。在宏观调控上,政府需要增加房屋供给量,完善周边城市的交通建设,保障交通便捷性。同时,对于乡镇房地产市场,需要引导开发商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比如增加中小户型的商品房供应量,加强对房屋租赁的管控,包括费用收取、计价面积规范、黑中介惩罚机制等,维持房地产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臧旭恒,易行健.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潜力释放(下)[J].消费经济,2023,39(02):3-19.

[2]张建国,刘秋秀,向仁康.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4):58-61.

[3]耿慧敏.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

[4]王若詩.社会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1.

(作者单位:悉尼大学)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升级
——基于省级数据的经验分析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