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梁”与通州大风车

2023-12-06 01:24王子尧
北京纪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风车通州风车

在北京,风车与空竹、风筝同为春节庙会三大特色玩具,深受儿童喜爱。“无风声不小,有风响不停,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便是对京味儿风车的生动刻画。通州西集武辛庄人梁俊是“通州大风车”的第三代传人,有“风车大王”的美誉。2003年12月,梁俊被北京玩具协会评为“民间玩具工艺大师”;2007年,“通州大风车”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3月,梁俊又被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北京玩具协会共同誉为“风车梁”。“风车梁”与通州风车的故事穿梭六十余年,这不仅是一位苦心孤诣的手艺人的故事,还是风车在新时期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

世代相传风车艺

风车最早名为“八卦风轮”,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风车原被用来驱魔镇宅、降妖除魔,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玩具。“风车常转,人寿年丰。”自古以来,风车便有求吉纳福的寓意。传统风车的轮廓为圆形,代表一年;共有十二条轮毂,代表十二个月;轮毂两端共有二十四处需要固定,代表二十四节气。早期的“八卦风轮”,通常还贴有四道驱魔降妖的符纸。

风车的制作工艺并不繁琐,主要包括制作外部框架、胶泥制泥、彩纸扎轮条这三道工序。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两步是糊鼓面和扎纸条。在糊鼓面时,要在整张纸上都涂上胶水,再把其粘在泥鼓上,将二者紧密贴合;扎纸条要方向一致,从而保证风车转动的顺畅。“通州大风车”最初由竹篾、绵绸、帛纸扎制而成,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相传,旧时糨糊的黏性不足,风车总因鼓面不牢而发声不脆,西集镇武辛庄村有户祖祖辈辈都以制作传统风车为业的梁姓人家,选用江米面熬制糨糊,并往里注入白矾。梁家自制的糨糊十分好用,梁家风车的泥鼓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于是在京东诸家中脱颖而出,一炮打响。

梁俊是“通州大风车”的第三代传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在梁俊的记忆中,每逢春节前后,祖父总会用毛驴驮着做好的风车去附近的鲁仙观庙会练摊,有时甚至还会去几十里之外的通州城万寿宫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售卖自家的风车。在父亲担起糊口的担子后,继续从事制作风车的行当。早在八九岁的时候,梁俊就开始和爷爷、父亲学做风车,在长辈的熏陶下,他对制作风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到二十岁便掌握了风车的全套制作工艺,对扎制、裱糊等技术活儿更是烂熟于心。每赶上过年的时候,他便会把自己在平日里制作的风车走街串巷地售卖,体验到靠手藝谋生的自足与快乐。

相比于父辈把风车当成安身立命的手艺,梁俊更倾心于风车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下定决心把通州大风车的手艺一代代地传下去。

苦心孤诣求创新

梁俊成年后到村办铸造厂工作,成为一名负责制作各种铸件的木模工人。改革开放后,个体经营受到鼓励,人到中年的梁俊重拾幼年的技艺,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风车的设计与制作中——在继承父辈手艺的基础上,让通州大风车更上一层楼。

在制作风车时,梁俊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似严苛的要求。为了做出质量一流的风车,他不计成本,奔走八方——从河北香河县大黄庄的烂塔窑地下30米处寻得做泥鼓的优质泥;在河北张北地区找到最适合做风车骨架的秫秸秆;于天津订购到韩国进口的、适用于鼓面的牛皮纸;又从云南购置了为风车染色的各色染料;还把四川运来的竹子加工成竹篾,充当风车车轮的骨架。在集齐优质原材料后,梁俊才会着手制作风车。这种苦心孤诣的匠人精神,使制作工序的每个环节和风车的各处关节都有质量保障,因此梁俊做的风车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在追求创新时,梁俊绝不含糊,对设计改版有着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梁俊制作的风车也在红桥市场、八里庄市场、新东安市场等多个京城知名市场售卖。在各大市场内,销售风车的摊位越来越多,但是自家摊位的销售量却越来越小,于是梁俊开始思考如何创新,据此制定出一系列改进方案。首先,梁俊压缩风轮直径,并设计出与之配套的可拆卸式骨架,这不仅让传统的大风车变得小巧、方便携带,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销往更多地区。在此基础上,梁俊还将风轮染成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赋予其特殊的意义:红色象征太阳、黄色象征金色的土地、绿色象征生态。经梁俊创新后的风车,不仅在转动时更加轻盈灵动,还伴有清脆的声响,就连看上去也格外鲜艳。在为人们带来更多欢乐的同时,梁俊也收获到创新为他带来的社会赞誉和经济利润。

此后的十几年里,梁俊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陆续研发出众多样式各异的风车。兼具新意与心意的梁氏风车大受好评,顾客总在期待着梁俊的下一个作品。1997年,梁俊先后制作出三轮、五轮、七轮、十轮、二十轮等七种样式的风车,还参与到中粮广场举办的北京民间艺术展示周的展会中。在展会上,梁俊用这些风车摆出“一帆风顺”图案的风车阵,令人耳目一新。同年,梁俊设计出寓意香港回归的百轮风车,百年百轮,无比壮观。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梁俊赶制出一架五十轮风车,后被北京民俗博物馆收藏。2001年,在申奥成功之际,由梁俊制作的“五环奥运风车”走进大街小巷,迎风转动,奏响欢快的民间之音。2002年,梁俊完成的“孔雀开屏风车”在中华民族园展出。

“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转,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求发展。”正如梁俊所说,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平的创新是他作为一名风车手艺人永恒的追求。

名扬四海育新人

在知名度提升后,梁俊的作品被四处展览,“风车大王”的名号也享誉京城,成为京东民间艺术的金名片之一。在世纪之交,年过花甲的梁俊迈出国门,来到不同国家,让更多人了解古老的中国风车、认识这位来自中国北京的“风车大王”。新世纪以来,年事已高的梁俊走进学校,专心培养起“通州大风车”的接班人。

1999年,梁俊首次作为北京民间艺术代表团的一员,受邀参加新加坡“春到河畔迎新年”主题系列活动。在活动现场,梁俊手持五十轮风车迎风舞动,成为新加坡滨海湾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现场观看表演,并与他握手合影,这一幕也被新加坡电视台的贺岁节目报道。梁俊的风车表演还意外掀起了一阵“风车热”,他携带赴新的四万个风车原本计划售卖十天,结果不到三天就被当地民众抢购一空。梁俊此行不仅将风车的文化魅力带到新加坡,还收获了许多海外订单,赢得了市场,也传递了文化。

2001年,梁俊受邀参加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办的亚洲艺术节。在艺术节现场,梁俊身穿印有中国传统纹案的唐装,下着黑缎料的灯笼裤,脚蹬北京布鞋,手中来回舞动巨大的百轮大风车。据报道,这届亚洲艺术节的游行方阵由来自17个国家的艺术家组成,梁俊被安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当他在排头挥舞风车时,路边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不停地呼喊着“CHINA! CHINA!”此时,梁俊不仅为中国大风车感到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国民间手艺人而感到骄傲。2004年,梁俊作为中国民间工艺表演展示团的成员应邀参加在英国利物浦举行的迎新春庆祝活动,先后到访伦敦、利物浦、贝尔法斯特三座城市,所到之处,无一不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梁俊从中体会到“艺术无国界”的真谛。

随着年事渐高,梁俊需要培养接班人来传承百年风车事业。和长辈们不同的是,梁俊不仅将手艺传授给子孙,还把风车带进学校,让通州西集镇的中小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这门技艺。2005年,梁俊被聘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多次在校内讲授风车制作。2008年,西集镇中心小学正式推出校本课程“走进风车世界”。作为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制作风车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艺,还是对匠人精神的沉浸式体验。鼓帮的制作、鼓面的剪裁、风车架子的连接、鼓轮的切割,每一道工序的门道、技法凝练了一代代风车匠人们的心血。将这门手艺传递给下一代,不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世界,还能让其领略以风车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的魅力。近几年,由于梁俊年事已高,梁俊之子梁德福接替父亲,在通州的中小学为学生传授风车技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国外推介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风车名扬四海,展现了梁俊作为中国手艺人的民族担当与文化自信。在古稀之年走进校园,使众多年轻人了解乃至掌握这门传统技艺,则体现出他作为艺术传承人的责任使命和对风车技艺的热爱。

王子尧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风车通州风车
雪落通州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小风车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
草原的大风车(女声独唱)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大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