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场景

2023-12-10 05:02☉戴
小学生 2023年26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创设课文

☉戴 维

小学英语在同体系的课程链条中虽然处于基础环节,但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和高知识密度等特点,在同阶段的课程当中仍然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习惯于通过强化理论学习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实现“破局”,结果却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在客观上淡化了英语学习的现实价值。为了有效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小学英语教师要围绕英语“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从场景创设的角度切入去思考、制定系统性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从真实、实践的角度出发取得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从而实现课程教育的“华丽转身”。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英语课堂中真实场景的创设

多媒体技术的兴起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教学内容输出路径,也让学生们焕发出更为浓厚的课程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东风”,凭借其多元展示的优势来促进场景创建工作的优化执行,并为其他方面有关工作策略的推进提供可靠的科技助力。

(一)依托多媒体技术还原材料内容

语言类科目的教学必然要以诸多文字材料,尤其是课文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小学英语自然也不例外。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材都会将知识信息以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到课文当中,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课文必定是构建真实场景的宝贵资源。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相对有限的还原思维能力,同时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呈现方面所具有的直观化、动态化的优势条件,将课文等材料中的场景化内容以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更直接的方式完成对这些场景的可视化摄入,从而帮助学生在感官上获得更强的主观代入感和深维信息刺激,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对于《Happy New Year!》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素材制作或者直接下载现有的教学视频,让课文中的人物“活”起来,并在动画视频中将课文情节演绎出来,在有声对话中将课文里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朗读出来,使学生以“看动画”的方式去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深度学习。

(二)依托多媒体技术还原语言元素应用场景

小学英语教师在完善对课内材料的场景化开发的同时,还要从中提炼出核心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成分,借助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构建出更为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这些知识信息的使用方法,开拓其英语思维,让其进一步感受到场景化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参与价值,使有关工作的效果优化得以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围绕本单元中“Keep sth/sb ……”的核心句式来从网上选择一些素材制作对应的视频,将诸如“Keep us health”“Keep your room clean”或者“Keep ourselves happy everyday”等主题场景还原出来,让学生通过场景中的角色对话对这一句式的使用形成正确的规律认知。

(三)依托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外影视资源

小学英语教师要将课外影视资源的开发作为多媒体技术在场景创建模式下的一大应用方向,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能力、兴趣去整合对应的影视资源,借助这种最有趣味性和代入感的方式来将场景创建模式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促成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1]。

例如,在《An interesting country》这一单元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诸如《Canada——The true North》《The country in forest》《The hometown of “Sakura”》等带有情节内容的英文记录影评,并引导学生回顾课内的词汇句式。

二、借助课堂互动活动实现英语课堂中真实场景的创设

随着“生本理念”的逐步落实,“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的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策略,其在场景创设工作中也同样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小学英语教师要将“场景”概念从外在转移到内在层面,利用互动的方式将学生代入到场景之中,进一步拉近场景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成果得到显著的扩大和优化。

(一)依托“生——生”互动构建真实场景

正所谓“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任何一种教学工作的成果进行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作为首要前提。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刻认识这一点,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从教学材料中提炼出对应的话题并加入学生所熟悉、好奇的生活材料,形成一个个富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课题来组织学生做互动交流,进而帮助学生以更强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来完成对英语知识要素的理解、吸收和应用。

例如,对于《I like dogs》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串讲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Do you have any animals as a pet?Is there anything fun between you and your pet?”而后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四人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大家将自己和宠物之间所发生的趣事以场景化的方式讲述给自己的搭档,最后再选择一些学生做介绍,等等。

(二)依托“师——生”互动构建真实场景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评价者,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必须要体现出教师的参与地位,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小学英语教师在构建教学场景的过程中,同样要将“师——生”互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抓手,仿照“生——生”互动的模式将自己以对等的方式代入到和学生的话题性交流当中,在彼此生活信息的交换、融合过程中促成抽象场景的有机生成,进而帮助学生在这种互动中获得更为有力的思维和认知牵引。

睁开双眼时,小伊身穿病号服裹在白色被子里,迎面而来的是来自一些穿着制服的人探寻的目光。出乎意料的是,警察并没有追究他的民事责任,只是指着病房外抽泣着的女人问他是否认识。本来毫不犹豫的“不认识”三个字,不知为何无法说出口,那女人头上的发丝白的有些晃眼,刺痛了他的眼睛,熟悉的阵痛再次袭来。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My family》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就自己的“Funning experience about friends”或者“The best friend of mine”等话题信息向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讲述,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有关经历,帮助学生将其中的场景性成分还原出来,让学生完成对课内关键词汇、句法的口语应用[2]。

(三)依托“双语课堂”构建真实场景

英语教学追求的是“听、说、读、写、译”五大维度的全面融汇,其中对于“听”和“说”的生本素养培养正得到更多的关注,也理应成为场景创设教学模式的重点体现方面。对此,小学英语教师不妨从“双语课堂”的构建角度切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英语语言氛围的营造,并重点突出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的口语表达应用演示,让教学过程也成为语言场景构建的有机素材。此外,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点突出对语气、语调的把控,让英语语言场景的构建更加真实、自然。

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I need a volunteer to answer my question,is there anyone brave?”而后再将内容用汉语表述一遍,在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则要以“A prefect answer!”或者“I think there may be a little mistake in your answer,consider it more carefully,please”等语句作为点评。

三、借助实践学习活动实现英语课堂中真实场景的创设

小学英语教师在构建真实场景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实践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以实践参与的方式将教学材料中的情景还原成真正的“3D”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最强的主观代入感和参与感,并在客观上深化他们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和吸收层级。

(一)以场景还原活动构建真实场景

笔者在前文当中已经提及,小学英语的课文当中有很多的场景性成分,这些成分自然也可以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得到有机体现。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将教材中课文的对话性、活动性内容演绎出来,将学生“拉”进教材场景的世界中,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促进学生开展知识信息的应用和吸收,并实现课堂生本吸引力的深度强化[3]。

例如,在进行《At 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基础内容讲解后,引导学生分别扮演“Santa Claus”等角色,并根据课文中的角色对话来设计一些对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准备一些简单的服装、道具,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将这部课本剧表演给全体师生看,而后根据大家的表现评选出若干个“最佳剧组”和若干位“最佳演员”。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真实场景

和课堂、教材相比,社会永远拥有最为丰富的知识信息,也具有更为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围绕课程教学的内容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和吸收,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知意识,从而完善课程教学的最终成果。

例如,在《A healthy diet》这一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个休息的时间,选择一些学生带领他们到附近的大学或商场等地,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有关“What diet do you think is good to our health?Why?”的调查问卷对路人展开随机采访,并用英语和对方做一些互动交流,而后根据采访内容整理成一份调查档案作为学习的成果。

四、借助日常元素实现英语课堂中真实场景的创设

小学英语教师要把场景的构建工作代入到日常性的生本学习活动引导层面,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意识习惯,进而促成其综合课程素养的形成和稳步成长。

(一)从环境渗透角度切入构建真实场景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而又巨大、深远的,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改变人的思想和认知。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场景创设中“场景”二字的字面含义切入,将环境渗透法代入到这一模式的构建当中,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合环境中加入一些体现英语的元素,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英语氛围之中,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模式促成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一些表现基础英语单词、词汇的卡通化贴纸,或者在黑板上每日更新一句英文励志格言,还可以根据当前教学内容来组织学生绘制不同主题的英语黑板报,等等[4]。

(二)利用“碎片时间”构建真实场景

小学生在学校里虽然学习任务比较重,但也有“碎片时间”。小学英语教师要将场景教学和日常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开展一些简单的英语学习、练习任务,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课程信息的常态化吸收。这项工作还可以让学生以结组互助的形式来开展,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四人小组,指定其中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要求组长利用大课间、活动课、自习课等时间组织本组组员开展词汇听写、英语对话、英文读物阅读或者短文理解等简单的英语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成就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宗旨,它并不只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理解、运用基础,并在这个前提下促成其课程综合素养的有机形成和优化。小学英语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大力践行,深化对真实场景创设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引导学生以“活学活用”“边学边用”的方式去真正理解、吸收英语课程的知识信息,将英语转化为一门富有实用价值和运用乐趣的“磁石”课堂,从而为学生将来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和核心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