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量增长与小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提升关系研究

2023-12-10 05:02黄小琴
小学生 2023年26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小学生

☉黄小琴

语文写作是学生情感外流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最能够考验学生写作基础、素材积累以及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更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与之地位相当的便是阅读。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育情感基础、提高文字审美、构建结构框架的主要途径,而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认知视野,从而积累大量的素材,并通过多种题材、内容的课外阅读培育情感,以此来提高自身写作表达能力。

一、小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与具体分析

(一)写作兴趣缺失

兴趣作为学生深入学习、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开展一切发展活动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懵懂的年纪只能依靠兴趣来探索世界。而语文写作却是令大部分学生颇为头疼的,长篇大论的叙述对小学生而言极为困难,每一篇作文都是在东拼西凑下完成的。学生从根本上对语文写作就没有兴趣,甚至还有些厌烦与恐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年龄限制了其思维意识与情感表达,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会倍感困难;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开发与引导,教学整体存在局限[1]。

(二)写作素材匮乏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当前小学生写作的通病。这说明学生在写作素材积累方面远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由于缺乏素材的积累,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无论是叙事写作还是议论文写作,其内容统统局限在教材与课堂之中。其根本原因便是学生缺乏阅读导致素材积累不足,以及对实际生活感受与体验的缺失。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手机与电脑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智能产品,当前学生最大的课余活动就是抱着手机看动漫、看视频或者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其对社会的认知完全来自网络,却对自身的实际生活极为陌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写作也是同样,写作素材往往都来自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长期处于虚拟生活当中,其写作素材必然得到不量与质的保障。

(三)写作情感单调

情感是一篇作文的核心,涵盖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以及对所写事件甚至是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情感表达。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来说,并没有很高的情感要求,学生只需要将自身的真实情感透过事件完全地表述出来即可。但显然,当前的小学生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在写作素材匮乏的前提下,自身的情感表述也极为单调,整体情感表达有着极强的套路性,文章当中所透出的情感是固定的。这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生活经验缺失。其原因在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或者家庭当中,极少与外界社会进行接触,这就造成了生活经验与高质量写作之间的矛盾,写作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来满足情感表述,而实际生活却并没有给予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感知社会、感受生活。

二、课外阅读量增长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帮助

阅读与写作同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主动且大量的课外阅读更符合当前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且“读写”二字向来相辅相成,大量的课外阅读必然会对学生的写作表达形成助力。

(一)提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兴趣是驱动学生写作的必须条件,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恰恰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不同于课内的学习性阅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出发点并非进行学习,而是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这二者由于出发点不同,学生的阅读心境与兴趣自然不同[2]。课内阅读的出发点为学习,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与理解,而大部分学生在此时的学习是被动的,自然兴趣不高,且始终浮于表面。而课外阅读不同,学生以猎奇或兴趣为出发点,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乐趣,故而是主动阅读,其效果自然高于被动,学生也会因为深入阅读对文章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例如,模仿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此阶段的学生酷爱模仿,看到能够吸引自己的文章就会忍不住进行模仿,仿照进行文字写作,虽然整体文章并不规范,但由此可以逐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好胜心也会成为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课外文章的例子对学生安排仿写任务,并且在学生之间进行评比,这便营造了典型的竞争氛围,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获胜,故而深度阅读,认真写作。

(二)寻灵感,助力学生素材积累

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写作素材来供自身进行应用,是决定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素材的积累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理论上应当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去感知生活,观察社会。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尚小,实际生活中存在诸多潜在危险,极为容易影响到学生自身安全,并且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并不利于学生观察,各种信息错综复杂,许多不良因素并不利于学生深入感知。而课外阅读则成为学生积累素材、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当前,学生的阅读已经不再仅限于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四大名著等传统读物之中,各种文化期刊、都市报纸都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部分。特别的是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能够根据课外读物中的内容来了解现实社会,也能够通过文章当中的事件与论据来丰富自身写作素材。

例如,科技科普类的期刊、小说等读物,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人类的科技尖端,了解到当前一切智能生活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提高自己对现代科技的认识,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现代化。社会人文类的读物,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运行机制,感知各地方真实生活,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文基础。虽然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内,社会人文类的读物过深奥,难以理解,但通过学生稚嫩心灵所感受与领悟到的内涵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

(三)扩视野,提高学生意识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想象力,经常会在脑海中浮现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往往会体现到实际的写作当中,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正确引导。想象力丰富固然是好的,但是要朝着正确的、基于实际的方向进行,并将其服务于写作。而课外阅读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当中,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种类、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文章,自身的知识、文化、涵养、审美等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学生原本就活跃的大脑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相结合,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学生在阅读经典故事等小说读物时,能够感受到文章的故事情节处理以及场景转换等,并且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到学生自身,使其在实际写作当中可以更好地处理文章结构以及上下文的承接。而对于一些科普类的读物而言,其中丰富的社会知识与常识将会成为填补学生文章漏洞的关键因素。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我认知,拓宽自我视野,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写作当中。

(四)增阅历,弥补学生经验不足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与小学生并不沾边,阅历浅薄以及经验不足往往是形容那些初出社会的年轻人。但实则不然,任何一个个体都应当具备与其年龄、生活相仿的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成年人是这样,小学生也同样如此。小学生具备的应当是自己对平时生活如家庭、学校、社交、尊重长辈等方面的阅历与经验,他们应当知道自己的年龄应该做些什么以及该怎样去做,并且要对生活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3]。但很显然,当前小学生受到了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并不能良好地深入社会,大量的课外阅读便成为了其增加生活阅历,提高社会经验的主要途径。

例如,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可以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当中,通过文章中的社会来感受自己的现实生活,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来了解自己的真实生活,并与之产生共鸣,将文章与现实进行结合,产生相应的情感与感悟。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将深沉的父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可以通过文章来感受现实生活中父亲那深沉内敛的爱,从中获得感染。在大量课外阅读的加持下,学生写作时的情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空话、套话等现象也将减少。

三、助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量的有效策略

(一)氛围使然,激发学生热情

营造良好的阅读与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更快沉浸到阅读的氛围当中。正如上文所说,对于小学生而言,进行课外阅读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这就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可阅读书籍,并且让学生很方便地接触到书籍进行阅读[4]。可以将教室和走廊的一些角落改为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并提供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每周设立几节阅读课程。在班级和学校内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营造一个书香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人文的气息。教师也应言传身教,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共同探讨书中的人物与故事,向学生讲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一同思考并产生共鸣。在这样有充足的阅读资源与教师的耳濡目染下,一定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于阅读的热情。

(二)书籍引导,切合学生实际

并非所有课外读物都适合学生阅读,过于深奥的读物容易让学生缺少阅读体验,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失去阅读兴趣;而过于幼稚的阅读则无法让学生获得提升。小学生的年龄与阅历决定了其无法正确挑选书籍,因此,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要作出一定的干预与引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且适合的读物,以此来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例如: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因此在读物推荐与引导方面有着很多的选择,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小说,以拓展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知;还可以选择以《海底两万里》《汤姆索娅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等长篇小说,以其中的人物经历来培育学生思维意识;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以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内外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大量的课外阅读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表达能力,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内阅读才是学习之本[5]。为此,教师要能够合理调配课内外阅读的重心,适当进行调整与转变,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兴趣,以课内阅读检验阅读水平,二者之间相互结合,一方面拓宽认知视野,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课内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书本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此阶段学生学习与阅读要求标准的,但是缺点是种类较为单一,许多经典文章只有寥寥几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课外阅读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对于某些经典文章、优秀文章、优质文章结构等,教师可以整理之后推荐给学生,或者通过多媒体寻找文章资源,将课内外相同类型文章进行比较,以此达到更加深度的阅读与理解,这对于学生的作文表达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语

课外阅读量的提高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帮助,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素材积累、情感表达、文字审美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甚至升华,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真正做到了均衡培养、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能够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作出科学的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帮助学生将阅读所得的精华灵活运用到写作表达当中,以此来补足课堂教学,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小学生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是小学生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