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2023-12-10 18:47朱果真张巧丹肖兵海桂永青蔡正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9期
关键词:竹乡广德画廊

朱果真 张巧丹 肖兵海 桂永青 黄 静 刘 云 陈 新 蔡正国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安徽广德 242200)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2 165 km2,常住人口51.5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2万[1]。广德市土地资源储备丰富,农田面积约30 000 hm2,旱地面积约11 333 hm2,林地面积约121 333 hm2[2]。2021年,广德市积极响应安徽省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着力推动“竹乡画廊”风景道的建设,助力交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竹乡画廊”风景道以广德市南部山区为核心,联动全市旅游资源,全面展示广德地域文化、串联旅游景区点、带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经济大动脉[3]。

本文调研了“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中广德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德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乡村建设行动、农村改革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2022年,广德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2.588 4亿元,同比增速4.7%;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049 元,同比增速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增速均居宣城市第一。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6 933 hm2,粮食总产229 900 t,共发展茶园8 533 hm2,茶业总产9 900 t。2022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3.45 万头,同比增长2.05%;2022 年全年生猪出栏28.78 万头,同比增长5.96%。肉类总产量83 500 t,同比增长2.7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3 500 t,同比增长1.59%。禽蛋产量23 000 t,同比增长11.77%。家禽出栏2 682万羽,同比增长1.7%。全市可养水面2 269 hm2,水产品总产量8 090 t,同比增长3.7%。

2 “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本研究重点调查了建设“竹乡画廊”以来广德市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产业链发展情况、产业面发展情况和农业新动能情况。

广德市坚持全域推进总体思路,瞄准“建一条路、串一片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奋斗目标,着力推动“竹乡画廊”的建设,以点带面,全力构建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竹乡画廊”建设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了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推动广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1 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过程中不断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树立了本土行业发展标杆。目前,全市发展龙头企业23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合作社633 家(省级以上19 家)、家庭农场3 654 家(省级以上41家)、乡村产业带头人549人。全市72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共发展“一村一品”18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广德毛腿鸡、广德黄金芽和五合茶业。2023年安徽丫丫谷食品有限公司、广德优维坊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晋级省级龙头企业,森泰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新杭镇丰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晋级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产业带头人联农带农作用,有效帮助农户解决了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销售不畅等难题,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协同推动产业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2.1.1 龙头联农带农典型案例卢村传锋杨桐专业合作社常年有80多名妇女务工,被评为卢村乡留守妇女就业基地。合作社通过租用农户山场、出售杨桐树叶、雇佣农户、社员分红4 种助农增收模式,带动平均每位农户年增5 万元收入;广德县中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2020 年被评为安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2 年规模以上加工产值达到1.7 亿元,公司与广德县利民农田水利合作社合作,成立省级广德利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直接带动本地75 家家庭农场、5 000 多家农户经济创收,覆盖生态农田6 666 hm2;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成长为安徽省本土最大的生猪产业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带动3 000 余户农民就业,建成约333 hm2林场和苗木基地,开发养殖水面约133 hm2,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以种猪繁育为龙头,以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屠宰加工配套服务为延伸,以“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化模式,建立了“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

2.1.2 农业带头人典型案例新杭镇金鸡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广奇,成立“金益农”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十里茶谷、万亩茶园”为突破口,带动200 户村民种植茶叶近万亩,成为广德市面积较大的茶叶集中种植基地和长三角地区面积较大的智慧茶园。依靠茶产业,该村实现了4 年内村集体经济从“0”到200 万元的突破[4]。

2.2 特色产业链发展情况

“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以来,不断延伸了广德市产业链条,扩大了品牌带动效果。截至2023 年6月底,全市已签约项目5个,登记金额14.23亿元;已开工项目2个,投资额5.51亿元。全市共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700家(其中预制菜加工企业6家),截至2023 年6 月底,创产值100.74 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4 家,完成产值32.43亿元。

2.2.1 特色茶产业发展情况2022年广德市新建改种良种茶园233 hm2,新增标准茶园200 hm2,新建清洁化加工厂6 座、加工流水线8 条,全市共发展茶园8 533 hm2,茶业总产量9 900 t,创产值14.4亿元。成功举办2022 国际茶日“皖美茶香”暨广德黄金芽品鉴会、开市节,省电视台同步直播。广德黄金芽被评为2022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启动了广德黄金芽高铁品牌专列宣传,通过“中国推介”“第一时间”“辉煌中国”视频展区开展了广德黄金芽品牌宣传,大力实施“地道广德”“广德黄金芽”农产品品牌振兴工程,以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在南京、合肥、上海等城市布局黄金芽品牌专营店,提高农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多举措提升黄金芽品牌价值,打造了综合产值超15 亿元的茶产业链条,广德黄金芽实现种植面积3 333 hm2,种植面积、产值均居全国前列,有“中国黄金芽第一县”之称。

2.2.2 畜禽产业发展情况依托扎实的畜禽产业基础,推进本土畜禽种业的发展和动物源性食品精深加工。全市现有144 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其中生猪、蛋鸡的存栏量均居宣城市第一。拥有5家禽类屠宰场和2家生猪屠宰场,2022年禽类屠宰3 296 万羽,同比增长10%,生猪屠宰45 万头,同比增长19%。积极推动100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冷链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新突破。预计2023 年底投产的安徽荣达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年产10 000 t鸡蛋鸡肉深加工产品项目,将年产各类蛋制品及鸡肉制品10 000 t,年新增营业收入1亿元。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 家:安徽安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省级圩猪保种场和广德市三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国家级皖南黑猪核心育种场。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先后通过省级认定2 个,通过国家级认定1 个,其中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认定的凤达1号也是安徽历史上首个国家级优质蛋鸡新品种,该品种2020 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产业面发展情况

2.3.1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展情况广德市聚焦产业“面”发展,持续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3 年新创以畜禽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桃州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全市已获省级认定产业园3 家: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誓节现代农业产业园、桃州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推动了茶叶、畜牧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园区产业平稳发展,2023年上半年,3 家园区产值共计达到38.83 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

2023年,中天粮油、大溪坞农业创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三兄弟薯业、丫丫谷食品入选2023年创建名单。目前全市共建成5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3 年1—6月,各基地实现一二三产总产值5.82 亿元;猪肉、粮、油、鸡蛋、茶业等总销售量40 800 t,其中沪苏浙地区销量29 500 t,占比72%;对应总销售额5.46 亿元,其中沪苏浙地区的销售额4.32 亿元,占比79%。广德市充分鼓励基地发挥市场主体经营潜能,依托区位优势开拓长三角市场。荣达禽业80%以上的销售市场在长三角区域,该企业在上海各区,浙江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江苏南京、苏州、徐州等各大中城市均有办事处及销售点,产品畅销盒马生鲜、苏宁易购、大润发、苏果、联华、合家福、元初等各大商超,长三角区域市场年销售额达2 亿多元。

通过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进一步凝聚了广德市农业质量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壮大优势产业,做优做强广德市特色农业。

2.3.2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情况2022年,广德市落实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全力织密财政支持“保障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成效斐然。3个片区围绕60个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共谋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08 亿元。东亭片区以“竹乡画廊”风景道为轴布局产业,激活沿线产业发展新动能。卢村片区笄山景区、珀洱度假山庄、牧春等80 余家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先后营业,年接待旅客量超30万人次。新杭片区初步形成以合兴村荷花、菊花为一产代表,金鸡笼村广德黄金芽深加工为二产代表,彭村新天地度假、培训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2.4 农业新动能情况

2.4.1 休闲农业情况广德市立足本土,开拓创新,积极开发“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新产业新业态。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农文旅、教育康养、生态休闲、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策划推广研学体验游、赏花采果旅游、体育赛事等主题路线。目前,多种“农+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如“种植业+旅游”的箐箐庄园、海棠小镇,“畜牧业+旅游”的友情岁月家庭牧场,“渔业+旅游”的桐花鱼养殖基地等。

截至目前,广德市共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 个,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7 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 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1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 个(卢村乡笄山村、东亭乡高峰村)。形成“竹乡画廊”“山水竹乡、农游乐园”等4 条旅游线路,2023 年上半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收入6.23亿元。

2.4.2 销售模式新业态情况广德市加快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助力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四合乡总建筑面积41 800 m2的农村电商创业基地正在建设中,有望让本土优质资源得到更有效地输出,助力实现共同富裕。邱村镇“邱村农耕、天生好物”数字电商直播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邱村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迈入“数字直播时代”。

2.4.3 生产模式新业态广德市新生代企业家刘行行积极响应国家豆粨减量行动,启动了广德蛋白桑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创造性将桑蚕叶与毛腿鸡联合养殖,结合广德独特的毛腿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带领广大农户参与到蛋白桑的种植和广德毛腿鸡的养殖当中,通过蛋白桑喂鸡,提高鸡和鸡蛋的品质,同时开发桑叶菜、桑叶茶、桑叶面等产品,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为“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布局和全产业链开发注入新动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按照项目规划,五年内将整市推广蛋白桑种植面积6 666 hm2,实现广德毛腿鸡蛋养殖量500 万只,带动上万户村民加入蛋白桑种植和毛腿鸡养殖。

3 “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挑战及对策

3.1 农业产业发展挑战

广德市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竹乡画廊”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上台阶、出实效。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及时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阶段农业人员行列中,年轻层比重小,引进、培养、留住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技术骨干难。2023年新增150名乡村产业带头人中,其中30 岁以下2 名,30~40 岁24 名,40~50 岁57 名,50 岁以上78 名。二是全产业链仍需完善,产业链不够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三是“竹乡画廊”带动沿线经济还在初步阶段,尚未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3.2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2.1 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化“两强一增”行动,推进科技强农全链条延伸。大力实施种业振兴,加强黄金芽、皖南黑猪、广德毛腿鸡等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引进新技术和农业人才,开发精深加工新产品。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切实提升对农业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从增加就业、搞好经营、用活资源等渠道持续巩固农民收入增长趋势,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政策倾斜,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施项目帮扶,加快优势产业的加工基地建设,不断延伸和丰富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

3.2.2 推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开展电商培训,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网红电商等新模式,带动更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入电商,以新销售模式做大做强农村电商产业。

3.2.3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突出广德市自然景观风貌、传承保护深厚乡村文化为前提,以乡村旅游产业条件及区位条件为依托,围绕广德市南部山区生态康养和北部田园乡村特色,打造广德市“竹乡画廊”旅游公路品牌。加大“竹乡画廊”沿线在建项目建设宣传推介,运营好建成项目,使文旅项目和美丽乡村串连成线,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调研了“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中广德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竹乡广德画廊
广德市交通运输局
——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名家书画
摄影
竹乡娃
竹乡永安
竹乡风情
画廊
欠债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