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生失眠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调查分析

2023-12-11 01:06欧阳云帆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证型医学生高职

欧阳云帆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部生理学教研室,永州,425100)

睡眠对人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理需求。正常情况下,人的一生每天大约有1/3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正常学习生活、适应环境、增强免疫能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及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体本应享受的基本权利。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的学者对人的睡眠质量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而且严重程度高于正常人群[1]。方必基等[2]对近20年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当今,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引起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我们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3]、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学生失眠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表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医学生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并对失眠学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究高职医学生的失眠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目的是改善高职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保障高职医学生的身心健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3个年级5个专业的高职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2%。睡眠质量良好者或睡眠质量一般者739份,占84.5%,睡眠质量差者136份,占15.5%。

1.2 纳入标准 1)PSQI评分>7分;2)年龄16~22岁;3)学生能自愿与医务人员正常沟通者。

1.3 排除标准 1)有继发性失眠;2)由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3)近3周内有重大生活事件;4)近3周内使用过安眠药物者。

1.4 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首先进行PSQI、SRSS及学生失眠中医辨证调查表测评失眠的程度,再由有经验医务人员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分型。

1.4.1 PSQI评分 该量表由7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构成。每个因子按0~3分计分,各因子累计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4]。PSQI评分<4分为睡眠质量好,4~8分为睡眠质量一般,>8分为睡眠质量差。PSQI评分8~11分为轻度失眠,12~15分为中度失眠,16~21分为重度失眠。

1.4.2 SRSS评分 此量表是采用中国健康生理学杂志执行主编李建明教授编制的睡眠状况自测表评分标准,并根据问卷要求,设计为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级,每级2分。量表评分越高,说明睡眠问题越严重。最低分为10分(无睡眠问题),10~20分(轻度睡眠问题),20~30分(中度睡眠问题),30~40分(重度睡眠问题),40~50分(严重睡眠问题)。

1.4.3 学生失眠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表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的中医证型标准制订,并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分为5型,1)肝郁化火型:心烦易怒,烦躁多梦,难以入睡,胸闷胁痛,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胘数。2)痰热内扰型:心烦懊恼,睡眠不安,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头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3)心脾两虚型: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纳差,健忘,心悸,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4)阴虚火旺型:心烦不寐或多梦易醒,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心悸汗出,健忘或有腰膝痠软,遗精,月经不调,舌红,脉细数。5)心胆气虚型:失眠多梦,时容易惊醒,胆怯怕声,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高职医学生失眠一般情况 通过对875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自愿参与问卷调查对象中,睡眠质量好的458名,占52.4%,睡眠质量一般的281名,占32.1%,睡眠质量差的136名,占15.5%;其中男生49名,女生87名。PSQI评分结果:轻度失眠者109名,占80.1%;中度失眠者27名,占19.9%;无重度失眠者。本次调查以轻度失眠者占主导。

2.2 高职医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不同性别失眠情况分布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高职医学生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大一学生失眠人数为48名,占35.3%;大二学生失眠人数为32名,占23.5%;大三学生失眠人数为56名,占41.2%。其中护理学院学生失眠人数为36名,占26.5%;临床学院学生失眠人数为31名,占22.8%;影像学院失眠人数为26名,占19.1%;药学学院失眠人数为23名,占16.9%;中医学院失眠人数为20名,占14.7%。男性失眠人数为49名,占36%,女性失眠人数为87名,占64%,女性失眠率高于男性。

2.3 高职医学生失眠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36名失眠医学生中医证型分布,肝郁化火型63名,占46.3%;阴虚火旺型38名,占27.9%;痰热内扰型21名,占15.4%;心脾两虚型9名,占6.6%;心胆气虚型5名,占3.7%。以上分型中以肝郁化火型最多见,偏于实证,而阴虚火旺型次之,偏于虚证,失眠多以实证为主。

2.4 高职医学生失眠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的关系 在高职医学生失眠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的关系中,肝郁化火型男生失眠人数20名,占14.7%,女生失眠人数43名,占31.6%;阴虚火旺型男生失眠人数11名,占8.1%,女生失眠人数27名,占19.9%;痰热内扰型男生失眠人数13名,占9.6%,女生失眠人数8名,占5.9%;心脾两虚型男生失眠人数3名,占2.2%,女生失眠人数6名,占4.4%;心胆气虚型男生失眠人数2名,占1.5%,女生失眠人数3名,占2.2%。失眠各证型中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4个证型均女生多于男生,而痰热内扰型则是男生多于女生。

3 讨论

高职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和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出现失眠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从而影响生活、学习及今后的发展,严重的有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甚至会出现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WFSRS)在联合发表《健康与睡眠》的报告中指出,睡眠和空气、食物、水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睡眠问题已经普遍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以此唤起全人类对睡眠重要性的认知和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可见睡眠质量对人体的重要性,优质的睡眠是维系人体健康的保证,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重要基石,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对高职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极为重要。本调查发现,我院部分高职医学生出现了失眠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失眠是以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影响高职医学生身心健康的睡眠障碍。

3.1 高职医学生失眠状况分析 高职医学生失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我院高职医学生失眠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就业竞争等问题,失眠率为15.5%。该调查结果与国内同类研究基本类似,但要高于曾琳娜[6]调查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6%和刘贤臣等[7]调查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3.94%;低于刘志强[8]调查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的18.5%。石绪亮等[9]对大学生调查发现有17.3%的大学生存在失眠问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失眠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日趋严重的群体性问题[10]。本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睡眠质量好于女生睡眠质量,大一与大三高职医学生失眠的人数高于大二学生,这可能是大一学生刚进入学院对新校园环境、学习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还不适应,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而导致失眠;大二学生对环境、学习、生活都已经基本适应,还没面临继续深造、临床实习、就业压力及社会关系等问题,失眠发生率就相对较低;大三学生面临临床实习、继续深造、就业竞争、各种考试考证及步入社会等因素,使他们应接不暇[11],使情绪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心理承受力常处于紧张之中而难以入眠,因而失眠发生率偏高。据统计上述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已成为高职医学生常见疾病之一,较为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3.2 高职医学生失眠中医证型分布分析 失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医学中失眠称之“夜不寐”“夜不眠”[12]“不得卧”“目不瞑”的范畴,《黄帝内经》称此类病证为“目不瞑”“不得卧”“卧不安”和“不能眠”等,此后很多医学家如张仲景、华佗等也使用了“不得卧”“不能卧”“不得眠”等称谓来记述此类疾病。隋朝时期,又出现了“眠卧不安”“睡卧不安”“卧不安席”等。失眠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常有着密切关系,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证,有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早醒、睡眠不深或彻夜不寐等多种情况。失眠为人体阴阳失衡、阳不入阴、心神不宁所致。从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失眠中医证型多为肝郁化火型、阴虚火旺型和痰热内扰型,失眠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我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相符。除痰热内扰型外,其他各证型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由此可见,失眠与性别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女性失眠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女性有着独特的生理特性,因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主疏泄,与人体血气津液的运输及人体的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失眠症多具有血虚肝热的特点,肝为刚脏,赖以血养,肝血不足则肝失所养[13],易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邪扰动心神,神不安则失眠。又因女性以血为本,以血为用,阴血不足,营血亏虚,阴液亏少不能制阳则阴虚火旺,火盛神动,神志不宁,卧不得安。血为气之母,女子血衰气少,加之女子每月行经,致心气虚则神不守舍而失眠。另外,由于学习等多方压力与思虑太多则致心脾两伤,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不得安宁,因而失眠。

根据我国原卫生部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失眠症的发病率高达10%~20%,失眠在人群当中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睡眠问题。睡眠状况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高质量的睡眠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认识到证候是认识生命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与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价值。针对高职医学生失眠状况,分析医学生失眠原因,学院采取多种方法,积极寻找失眠对策与防治措施,帮助高职医学生摆脱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减轻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加强人际交往与适度运动,同时大力做好高职医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并加大对大学生睡眠卫生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推广和应用中医特色的防治方法和中医情志调节方法[14],努力提高高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减少失眠的发生,改善睡眠质量[15],积极培养、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16],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失眠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证型医学生高职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