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滋阴润肺防秋燥

2023-12-12 16:15王文咏
养生月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照海秋燥太溪

◎王文咏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但是秋燥也正悄悄地偷袭着人体,燥邪当令,容易导致口干、口渴、鼻燥、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等症状的发生。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抗病能力也会减弱,秋燥之邪就很容易乘虚侵入。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通过中医穴位按摩可以预防、缓解和治疗秋燥的症状,从而达到扶正固本、养阴润燥、全身调理的目的。

秋干鼻燥,有的人容易感到鼻塞不通,甚至引起鼻出血,通过穴位按摩不仅可以促使鼻黏膜分泌增加,鼻腔湿润通畅,而且能够有效地治疗鼻炎,预防感冒。自己用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按摩鼻的两侧,来回摩擦鼻翼至鼻根,直到鼻翼两侧发热。点按迎香穴也有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防止鼻病及面神经麻痹。点按印堂穴,可以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刺激嗅细胞,增强嗅觉灵敏度。

太溪穴、照海穴、太渊穴是治疗和预防秋燥病症的关键穴位,按摩太溪穴可以滋阴益肾,与照海穴配合使用,能够加强滋补肾阴的作用。太渊穴和太溪穴配合按摩,可以滋补肺肾之阴,具有潜降虚火、理血通脉、宣肺平喘、止咳化痰、清泻胃热的作用。按摩这几个穴位时,用拇指指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揉动2~3 分钟,手法轻柔稳健,有渗透力,可以间隔5 分钟后再进行按摩,每穴按摩总时长5~10 分钟为宜。也可以从照海穴向太溪穴的方向按照经络循行路线进行按摩。

肾开窍于耳,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廓,用力搓擦3~5 分钟,既能补肾虚,又可预防秋燥。用舌尖反复卷磨牙龈内外,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下。单手或者双手重叠放在腹部,对脐部、小腹部进行按摩,然后反复按摩整个腹部。双手掌小鱼际分别放在腰的两侧,上下摩擦直到局部发热。用拇指着力按揉小腿两侧的足三里3~5 分钟,使之有酸胀感为最佳。用手掌小鱼际按摩脚掌心,两脚交替进行,直到发热。取站立位,用手掌或者握拳拍打臀部两侧,左右臀部各打50~100 下,然后以双手的掌背拍打骶部、尾骨两侧约2 分钟,拍打的力度不宜过猛,从慢到快,从轻到重,女性月经期间要慎用此方法,孕妇禁用。每天双手相互拍击手心窝100~200 次,对手掌和手背采用揉、捏、拿、摸、按等按摩方法,弹拨手掌指面的经络,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在手指的两侧用力揉动,使之有酸胀感,活动指关节,同时手掌和手背可以进行相互摩擦直到发热。以上这些穴位按摩配合使用,是很好的“按摩清补”疗法,可滋阴润肺,能很好地起到预防和治疗秋燥症状的作用。

秋季早晚气温比较凉,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坚持每天慢走、打太极拳等。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度焦躁,引起气郁化火,加重体内热邪。

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食辛辣、油炸、酒及膨化食品,多吃些清淡的蔬菜和滋阴润燥的水果,比如雪梨、火龙果、李子、苹果等。也可以用水果煲成羹汤,比如冰糖雪梨汤之类。蜂蜜、乳制品、糯米、芝麻等比较柔和的食物,也有利于清热滋阴、清肠润肺、益胃生津。一些药物也可以预防和缓解秋燥,比如石斛、天冬、麦冬、玉竹、黄精等,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配伍,煎煮口服。配合针灸理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防秋燥更有效果。

猜你喜欢
照海秋燥太溪
照海穴的临床运用概况※
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
温暖手脚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揉照海,治失眠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去秋燥 吃啥喝啥很重要
太溪穴 填精壮阳太溪妙 通络安眠堪称奇
太溪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