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12-15 14:28盖晓庆吕素香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生

□ 文/盖晓庆 吕素香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2005 年,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2007 年,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紧迫性。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而且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任务。新时代,继承和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载体,以“廉”育人、以“廉”化人、以“廉”成人,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高校廉洁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国家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廉洁教育师资力量逐渐加强、廉洁教育与学生教育活动融合度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成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新渠道等方面。作为高校廉洁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态度、参与度以及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廉洁教育的现状。

为掌握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向京内外30 所高校发放了《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140 份。调查对象84%是本科生,68.47%有学生干部经历。超过95%的调查对象表示“会经常关注廉洁治理或反腐败的热点事件”,说明学生对此持高度关注态度。

1.学生对不廉洁行为有基本判定,但也一定程度存在模糊认识

调查发现:学生们对于论文造假、考试作弊、吃拿卡要、违规破坏学术环境、请客送礼等典型的不廉洁现象认识较为到位,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些行为属于不廉洁行为。但对于班干部不如实上报考勤、在推优时优先推荐自己好友、与老师套近乎提高分数、实验数据拼凑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并不认为涉及不廉洁层面。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一些生活场景的“不廉洁”行为辨识能力稍显不足,廉洁认知还有提升空间。

2.学生能够时常参与廉洁教育活动,但对教育形式有更多期待

调查发现:学生们能够通过书籍报刊(53.54%)、视频网站(72.56%)、党团日活动(37.77%)等形式参与廉洁教育,并在实践中培养廉洁情感、养成廉洁习惯,也有学生表示廉洁教育方式较为单一。45.03%的受访者表示“廉洁教育方式过于死板,偏重说教”;56.18%的受访者表示“教育渠道不丰富,缺乏新颖性、吸引力”;42.8%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大学生活关系不紧密,无法产生切身体会”。可见,学生对各种渠道的廉洁教育效果评价不一,对专业课程教学、校外参观实践等表现出了更高的期待。

3.学生面对不廉洁行为的斗争意识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廉洁价值的认同程度非常高,有基本的是非观念。但学生对不廉洁行为坚决反对、主动制止的态度还不够坚决。例如:“某企业平时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但在接受环保检查时,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蒙混过关”,有89.68%的学生认为是不廉洁行为,但只有22.42%学生选择“当场指正”,50.06%学生选择“不当面反对,但会想办法举报”,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沉默”,这说明学生对不廉洁行为的斗争意识还须进一步提升。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性工程。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就是要不断完善廉洁教育的系统设计,将廉洁教育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更加凸显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在如何推动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等具体实践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创新,但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时代要求,与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育人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1.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认识不到位,课堂融入不足,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主要讲授者,理应是大学生廉洁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但从调研结果看:对于“大学生廉洁教育对防治腐败的作用”,只有50%的思政课教师选择“起到非常大的预防作用”,还有一半的思政课教师对此并不认同。近95%的思政课教师认为有必要将廉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但只有39.29%认为高校思政课与廉洁教育密切相关,只有23.20%的思政课教师选择廉洁教育在思政课上“系统融入”。这说明思政课教师对廉洁教育融入思政课思想上表示认同,但行动上迟缓,导致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只近38%的思政课教师对廉洁教育融入思政课效果表示满意。

2.其他教师队伍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参与度低,思想引领力不足,全员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专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注程度比较低。对于学生中是否存在“作为学习委员负责班级每日考勤,但碍于面子直接向学院报全勤”的问题,有36.9%的专任课教师选择“不知道”,有34.5%的管理岗教师选择“不知道”,说明教师群体对课堂出勤记录这一最平常的课堂管理关注不够,对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教育引导缺失。而在对学生调查的问卷中,有近85%的学生表示不同程度存在“碍于面子直接报全勤”的情况。与思政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融入廉洁教育元素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更低。仅有不足10%的人认为专任教师结合课程思政内容对廉洁教育进行了系统讲解,61.8%的教师表示“未曾融入”或“未曾关注”。对于廉洁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较低,有34.5%的教师评价“融入程度一般”或“几乎没有融入,教学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全员主动参与廉洁教育格局尚未形成。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缺少一贯性设计,教育衔接不足,全过程育人模式尚待构建

由于思政课堂中未对廉洁教育作出统一要求,导致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廉洁教育内容尚未形成专题,思政课上的廉洁教育教学内容分散而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有效衔接也稍显不足。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多数还局限在应然的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然的现实关照与分析,脱离了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第二课堂的廉洁教育活动也呈现碎片化、程式化特征,教育内容与理论教学中的内容缺乏衔接性,未能同频共振,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廉洁认知和技能,也未能发挥出廉洁教育的辐射作用。此外,对校外廉洁教育资源开发使用也缺乏统筹设计,只有2.9%学生表示通过校外主题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接受廉洁教育。

总体来说,高校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施主体,在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统筹、系统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未能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系统的廉洁教育教学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促进廉洁教育更加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对策建议

1.抓实“大师资”建设,做大做强师资队伍

办好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师是关键。一是要营造人人参与廉洁教育的育人氛围,建立一支以党政干部、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全员参与的廉洁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要重视师资培训,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提高教师对廉洁教育内容的驾驭能力,鼓励开展相关研究,提高理论转化和课堂教学水平。三是要提高教师廉洁从教意识,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好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2.拓展“大课程”建设,创新廉洁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育人是大学育人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路径,必须不断构建包括课堂理论教学等在内的廉洁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洁认知和行为问题,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凸显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意识、中国革命道德中的廉洁观念等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意识、践行廉洁自律行为。二是将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融合贯通,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廉洁教育一体化推进,发挥教育一贯性的育人合力。

3.丰富“大课堂”建设,实现廉洁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衔接

“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总目标。大学生廉洁教育不应只局限在校园内的小课堂,更应该自觉融入社会大课堂,成为集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校史校风等融入廉洁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牢固树立“互联网+廉洁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多样、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廉洁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建立“高校—基地”廉洁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双方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育对象、教学效果等方面协同合作,充分体现“基地”廉洁教育资源的时代价值,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完善的体系创新发展,帮助大学生筑牢“不想腐”的思想之基,系好“从业的第一粒扣子”,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可堪当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