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卫生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3-12-16 05:21潘聪洁麻秋娟毕文柱冯素香
广州化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卫生化学思政

潘聪洁,麻秋娟,毕文柱,冯素香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相继开启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课程思政合理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成为高校教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

卫生化学是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中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课程,为食品药品安全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和预防疾病流行等公共卫生问题提供科学方法[2]。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卫生化学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卫生化学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卫生化学的教学中,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卫生化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教师素养、思政案例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卫生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1 卫生化学课程特色

卫生化学是应用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中与健康相关的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卫生化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基本内容属于分析化学的范畴,涉及到很多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和操作方法[3]。卫生化学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分析、环境质量评价以及预防疾病流行等公共卫生问题,被誉为预防医学的“眼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及国家公共卫生的保障,需要卫生化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在卫生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理工类课程,如何把思政教育和卫生化学教学实现有效的融合,是急需思考的问题。卫生化学课程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政资源的充分挖掘,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和卫生化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2 卫生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认识到思政教育并不只是政治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无论哪个专业,教师都应在课堂上适时渗透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卫生化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以及公式推导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上课过程中难免出现兴趣不高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点适当融入思政元素,以典型公共卫生事件和人物事迹为例,不但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思政融入卫生化学的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端正为学和为人的态度,是提升卫生化学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3 在卫生化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

3.1 提升教师政治觉悟和素质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政治觉悟的不断提升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4]。理工科老师大多存在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不知道从哪融入课程思政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师首先应转变以往重专业知识讲授、轻价值引领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思政理念。教师应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思政基础,才能将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入到专业课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把思政教育渗透并融入其中,努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

卫生化学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集体备课以及学术交流等方式寻找与专业知识契合的思政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典型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恰当的思政案例并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合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3.2 深入挖掘卫生化学中的思政元素

思政素材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作为预防医学的“眼睛”,卫生化学的研究对象涉及预防医学的各个领域,人们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这双眼睛。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切入点,卫生化学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如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发现等,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关思政教育。思政案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各章节知识点,合理融入思政的内容,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共鸣,避免生搬硬套。下面介绍河南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实践,部分教学内容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3.2.1 卫生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在卫生化学教学中开展爱国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可讲述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结果。如在绪论部分,向同学们分享著名卫生化学家林公际先生的事迹。1939年前后,林公际结合工作实践编写了《卫生化学》一书,开启了卫生化学的先河。1942年夏,温岭县霍乱流行,药品奇缺,林公际夜以继日研制药物,仅一月有余,数百名病人皆被治愈。林公际将其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药学和生化事业。在林公际先生身上,不仅能让学生看到老一辈科学家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讲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可介绍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家黄本立院士的故事。在国家刚解放之际,黄本立毅然放弃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参加支援东北建设,配合东北地区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光谱分析研究。从此,黄本立将自己的命运与原子光谱分析牢牢结合。黄本立院士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的艰辛探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中国科学家献身科研的精神,培养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色谱分析法概论授课时,教师可引入中国色谱之父卢佩章院士的故事。在建国初期,卢佩章带领研究小组研发出中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显著减少了样品用量并缩短了分析时间,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20世纪60年代,卢佩章及其团队设计了腐蚀性气体色谱,解决了国防工业的难题。20世纪70年代,他成功研发了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该色谱柱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卢佩章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爱国情怀。通过分享科学家们的事迹,一方面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将科技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3.2.2 卫生化学教学与公共卫生安全相结合

在卫生化学教学过程中,将一些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引入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在绪论部分,对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以及毒胶囊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让学生了解食品药品质量控制的知识,认识到学习卫生化学的重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卫生分析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教育学生以后在从事相关工作时,要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为老百姓的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把好关。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章节中,通过“镉大米”事件讨论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自觉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2.3 卫生化学教学与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相结合

在卫生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章节内容引入新型检测技术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如在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质量保证章节讲授时,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探测为例,讨论航空航天与科技发展。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火星车组件的设计为火星表面探测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完成也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对不确定因素和偏差的综合分析。火星探测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做出了开拓者的贡献。通过上述实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献身科研事业,为祖国发展努力奋斗的决心。在讲授荧光分析法时,结合目前的新冠疫情,介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疫情爆发伊始,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第一时间研发和生产出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高效的核酸检测技术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3.3 改进卫生化学教学模式

近年来,新兴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和混合式教学等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如何将这些新型教学方法有效融入卫生化学教学中,是提高卫生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5-6]。教师应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卫生化学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将优质的思政元素以及卫生化学领域最新的研究定期分享给学生,通过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将思政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等多个环节,让课程思政在课堂内外都能开花结果。

4 结 语

卫生化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专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将典型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和创新科研成果等思政元素融入卫生化学教学过程中,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卫生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卫生与健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