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生涯价值观探索教学实践研究

2023-12-16 09:18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00025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生涯体验式梦想

陈 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100025)

价值观探索与引导在学校生涯教育中至关重要。价值观探索是高中生涯规划“探索自我”专题的最后一环。教师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应用于价值观探索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将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较好地结合,学会将自身努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桥梁,进而获得有效提升。

一、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生涯课程教学

美国组织行为教授大卫· 科布尔(David Kolb)提出体验式学习模型(experientiallearning model),认为学习、转变、成长是“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的封闭系统的整合过程。黄天中在体验式全程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中对体验式学习循环流程再做丰富,即“前期准备—初期体验—观察反思—总结评估—持续应用”,强调体验前的目标设定以及体验后的效果评估。

体验式学习的效果已获得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同。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认知、实践和情感投入,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亲历性,通过亲身经历,实地体验,才能形成某种体验,亲自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生涯课程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授受模式,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对话,变预设答案为现场生成,变标准化答案为自我反思建构,师生共创激扬生命活力,呈现“身体有运动、思维有搅动、心灵有触动、个体有行动、生涯有转动”的活力课堂,建构“走向对话、走向生成、走向建构”的课堂生态,形成“生涯五动活力课堂”教学策略。(见图1)

图1 “生涯五动活动课堂”教学策略

二、 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是体验式生涯课程教学的设计基础

价值观的大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开始形成和稳定。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第三,高中生的价值观反映其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学生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和归因方式均不一样;第四,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仍具有可塑性。当学生面临课程、课余生活、专业、毕业后出路等多种选择产生迷茫时,教师在生涯教育中要尤其注意进行正向价值引导。

价值观是个体现象,也是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美国人类学家佛罗伦丝·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由此可将价值观理解为“一种影响选择的建构”。这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即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涯选择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感受内在价值排序,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应用“专业选择”“异性交往”“报考大学”“休闲生活”等学生实际面临和关注的主题进行价值观引导,学生反馈“接地气”“有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跃程度也能反映这一情况,这说明体验式学习方式下的教学设计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应用贴合学生兴趣、困惑等素材进行,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 “生涯五动活力课堂”教学策略在价值观探索课程中的应用

教师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观探索教学中尝试应用“生涯五动活力课堂”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有效指导高中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涵义,认识到价值观对生涯选择的潜在影响,能在初步澄清并统整人生价值观基础上站在更高角度思考未来发展方向。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活动体验、自我反思和同伴讨论,初步澄清与统整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难点是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针对重难点突破,教师应用“生涯五动活力课堂”教学策略,设计了“‘不一样’的颜色”和“人生梦旅程”生涯体验学习活动,指导开展“放眼人生走高中”自我设计。

1.体验学习:“不一样”的颜色

该活动为课程引入的热身活动。教师通过询问“高中毕业后是否到外地城市上大学?”“未来是否希望能自主创业?”等问题,请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做出回应,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身体有运动”和“思维有搅动”。学生通过反思理解价值观的涵义,初步发现价值观差异。

2.体验学习:人生梦旅程

该活动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主体活动。教师通过氛围营造模拟寻梦情境,让学生持虚拟生命币(代表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生命可付出资源)自主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梦想。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评估每一个梦想对自己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做出是否换取的选择,在参与活动中逐步澄清自我价值观,理解个人价值观对于生涯选择的作用,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用指导语引入,创设活动情境:我们将模拟一段人生的梦想旅程,在旅程中继续探索“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价值观对我们的生涯选择有什么作用”等话题,请大家准备好学习单。从现在开始,每名学生都将有机会获得一些“人生梦想”,每个梦想的价值不等,需要用自己的模拟生命币来换取。每人最开始都有10个生命币(生命币代表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生命可付出资源),换取哪个梦想以及换取多少,都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从而自主选择那些对你“最重要”的梦想。

活动分为“生命加油”和“启航梦之旅”两个步骤。在“生命加油”环节中,教师结合学习单内容引导:“虽然生命币只有10个,但是我们生命中有些资源是可以为我们平添助力的,请在学习单上选择5个自己希望养成并终身持有的良好个性、5个现在持有的人生资源,如果学习单上没有自己想选择的项目,可以自行增加内容,但是选择数量分别不能超过5个。”在“启航梦之旅”环节中,教师结合学习单内容引导:“请同学们在活动中完成购买后,划掉相应数量的生命币,并将所获取的梦想记录在学习单上的‘梦想’栏中。”

在“启航梦之旅”环节的活动规则是教师列出这些梦想时,学生用相应生命币值选择购买,并对实现这些梦想有所助力的良好个性和人生资源进行反思和讨论,如果阐述合理,可以获得生命币返值。例如,对获取实现“进入理想大学”的梦想需要花费1个生命币,但是“勤奋”等个性和“智商高”等资源可以对此有很大帮助,如果学生具备这些个性或资源,可以获得1个生命币的返值。

该活动对课程教学重难点做了有效突破。活动通过提供模拟选择情境,创设生涯问题,激发师生、生生讨论式对话,让过程充满欢乐,又发人深省。活动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能够引发学生高度共鸣和情感融入;活动设计注重“玩中学”的理念,虽然关于价值观话题的探讨是深入而严肃的,有时面临两难选择的情境甚至是略带“残酷”的,但是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教师希望课堂呈现积极向上的风貌,能带给学生幸福感和愉悦感,给予学生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希望学生在“玩”中也能够完成震撼的“心灵叩问”;该活动过程融入价值观引导,引导并非直接与强硬的说教,而是借由“人生梦旅程”活动中“返还生命币”这一活动规则设计,给予学生模拟奖励,传递核心价值,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启示学生要将个人价值实现与民族、国家、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要将自己融入社会,为人类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过有意义人生。

3.自我设计:放眼人生走高中

“生涯五动活力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中促动“个体有行动”和“生涯有转动”是最具挑战的部分,也是课程教学局限的部分。鉴于此,教师专门设计了“放眼人生走高中”学习单,学习单内容紧扣“人生梦旅程”活动,详细并清晰地助力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呈现并澄清自我价值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

教师在活动后组织学生持学习单在小组内进行同伴交流,探讨“我实现了哪些梦想?”“总体看来,对自己最重要的三个梦想是什么?”“结合之前自己的生涯规划,我认为在高中期间最需要着力培养的是哪些良好个性? 开拓哪些人生资源?”等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并与同伴互动,进一步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聚焦思考高中发展方向,表达在高中期间需要着力提升的方向,进而自主规划高中生活,提升自我掌控感,延伸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与思考,发现价值观是选择背后一个最深层的因素,是生涯选择的潜在舵手,在认知层面共识澄清价值观可以帮助自己在面临生涯选择时候合理决策,在情感层面减少内在冲突,在行为层面增进自我探索和自主决策,从而提升对高中生涯的掌控感。

四、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生涯价值观探索教学实践效果

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教师两次开展现场调查,即请学生用手臂夹角做度量,主观判断自己现在是否能够向同伴、父母清晰和笃定地描述自己的价值观(非常清晰用90 度角表示,非常不清晰用0度角表示),前后调查对比中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关于自己价值观的澄清程度有所提升。课后,教师也发布了关于教学目标达成的调查问卷,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关于辅导总体感受,有65%的学生“非常喜欢”本次课程,35%的学生“较为喜欢”本次课程;关于“人生梦旅程”活动感受,有96%的学生觉得活动“有乐趣而有意义”;关于自己价值观的初步澄清程度,有43%的学生觉得“有很大提升”,48%的学生觉得“较有提升”;关于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规划高中生活的能力,有31%的学生觉得“有很大提升”,44%的学生觉得“较有提升”。

猜你喜欢
生涯体验式梦想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梦想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