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运用矿物药治疗肿瘤之经验

2023-12-17 21:17卢冬冬郭喜平武艺超付月婉商建伟张耀圣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赭石癌毒王老

卢冬冬 王 杰 刘 菡 郭喜平 武艺超 付月婉 商建伟 张耀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07)

肿瘤疾病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我国因肿瘤所致的死亡率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多数肿瘤患者寻求中医诊治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此时的治疗较为局限,预后一般。西医治疗肿瘤的手段有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虽然少部分患者通过上述治疗改善了肿瘤情况,但多数患者不排除经上述治疗后加速了肿瘤的发展,且放化疗及靶向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扶正祛邪的独特优势,既能缩小肿瘤,又能减轻放化疗及靶向药引起的毒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沛教授是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外科、肿瘤科专家,王老提出了“固摄法”治疗肿瘤,坚持中医为主、辨病与辨证结合、内外治结合等原则,擅用生药、小毒药,攻补兼施,注重顾护脾胃,固护正气。王老认为肿瘤类似于“阴疽”“痰核”“流痰”等,总属阴毒凝聚、痰瘀互结之证。肿瘤病机虚实夹杂,主要体现在“正虚”和“邪聚”,正虚多为气血津液、脏腑等亏虚,邪聚多指热毒、痰浊、瘀血等结聚,故临床治疗常攻补兼施。对于“正虚”,予以扶正补虚以增强机体抗邪能力;对于“邪聚”,则予以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化痰通络、活血通络等以减毒增效、畅通气血。王老临证长期应用矿物药治疗肿瘤,不拘泥于典法,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承王老,现将其运用矿物药治疗肿瘤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矿物药治疗肿瘤之渊源

矿物药常生于自然山谷之中,以苦、辛、咸味居多,部分有毒性。《素问·宣明五气》记载:“苦走骨”“辛走气”“咸走血”。苦可走骨祛邪,辛可通络祛壅,咸可软坚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数矿物药具有抗肿瘤作用[1-4]。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穿孔透单”,通过取类比象,肿瘤与矿物药形态特征相似,坚硬不平,且矿物药秉承天地寒热之气,肿瘤亦有寒热之毒气,矿物药可利用寒热之性抑制肿瘤寒热之毒,而且部分矿物药之毒和肿瘤的毒性相通,皆有峻猛之性,有毒矿物药可以抑制肿瘤毒性从而以毒攻毒。另外,矿物药药源丰富、功效确切、毒性和生物活性共存,善于攻邪疗伤、以毒攻毒[5-6]。因此,用矿物药治疗肿瘤能发挥独特的优势。古人已普遍应用矿物药治疗肿瘤疾病,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朴硝“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阳起石“可破子脏中血,癥瘕结气”,姜石“治烂伤瘀血,泄利寒热,鼠瘘,癥瘕结气”。又如《外科正宗》中记载“硇砂散”治疗良性肿瘤,现在也用于治疗食管癌、鼻咽癌等。现代医家也在矿物药治疗肿瘤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譬如张亭栋教授发现砒霜可治疗白血病[7]。

2 矿物药对不同实证肿瘤的治疗原则

2.1 热毒内结——清热解毒 热毒内结是肿瘤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热毒内蕴,引动伏火,耗伤津液、气血,变生痰瘀,阻滞脏腑经络,发为肿瘤,临床常见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数等热证,应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王老临证多根据热毒及正气强弱酌情选用清热解毒药,常用矿物药如硼砂。

硼砂,性味甘、咸、凉、有小毒,归肺、胃经,主清热化痰、解毒防腐。《日华子本草》言硼砂“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为治喉痹要药。王老经多年临证发现硼砂除喉痹、畅梗阻的疗效突出,认为凡是引起进食梗阻的肿瘤皆可应用,有研究显示硼砂能抗癌缩瘤、缓解癌痛[8]。然需明辨正邪强弱之势,对于肿瘤标志物动态升高、疼痛明显、舌质嫩红、苔黄、脉数实等热毒炽盛者尤为适宜,而对体虚明显、纳差消瘦等正气不足的晚期肿瘤患者则应慎用。王老临证发现,食管癌、胃癌、甲状腺癌均会导致进食梗阻,梗阻之因亦有差异:(1)食管癌早期因之于热毒袭喉,常伴有咽喉灼热疼痛,宜用硼砂1~1.5 g配伍半枝莲15 g、干蟾皮8~15 g清热解毒。若咽喉剧痛者,为热毒壅盛,硼砂可用至2 g,并加用西黄丸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食管癌痰涎壅盛不易咳出者,可加用硇砂0.1 g稀释痰液;王老认为用硼砂清热解毒的同时,应注重滋补肾阴,常用药如女贞子15~30 g、山萸肉12~15 g、熟地黄10~15 g等。(2)胃癌所致的进食噎膈常伴有胃部灼热感、呃逆、反酸、恶心,乃热毒犯胃、胃失和降、痰凝瘀滞所致,常用硼砂0.5~1 g清热解毒,并配伍旋覆代赭汤加九香虫10 g、威灵仙15~30 g、瓦楞子30 g以降逆化痰、理气和胃、化瘀散结。(3)甲状腺癌所致的进食梗阻常伴咳嗽、喑哑、烦躁,乃肝郁痰瘀日久化火,循经上扰所致,王老善于将硼砂0.3~1 g和硇砂0.2~0.5 g同用以清热解毒,并选用海藻玉壶汤加山慈菇15~30 g、黄药子10 g、贝母10~30 g等化痰祛瘀散结。

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 g,一般入丸散,而王老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食管癌进食梗阻为主要症状,可用至1~2 g,且入煎剂。若服用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轻度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用生甘草10 g解毒;若出现昏迷、视力障碍、精神错乱、血压下降等严重副反应,应立即送医抢救。王老嘱咐可根据硼砂用量多少,相应地配伍生甘草10~15 g,并煎煮40 min以上,一般不会中毒。

2.2 阴毒深伏——以毒攻毒 肿瘤之毒即癌毒,能引起各种癌病,脏腑受损、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外感六淫等是导致癌毒形成的基础[9]。王老认为癌为“阴毒”,类似于“阴疽”“痰核”“流痰”等[10],总属阴毒凝聚、痰瘀互结之证,阴毒深伏,顽固难愈,非攻不可,故常用毒性猛烈之药进行攻伐以求以毒攻毒之效。然多数肿瘤患者体虚不耐攻伐,而鲜用毒性猛烈之药,但王老长期临证发现某些有毒药往往量小而力大,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灵活运用,就能取得较佳的效果,比如矿物药硇砂。

硇砂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功善以毒攻毒、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祛痰利尿。王老认为硇砂毒性峻烈,且性味咸、苦、辛,常取1~2 g入煎剂治疗邪盛正未虚之肿瘤,对以下证型常能取得较佳疗效:(1)痰瘀互结证,症见咳嗽痰多、咳血、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吐血、吞咽困难、局部疼痛、面色晦暗无泽、舌质暗或夹瘀斑、苔白、舌底络脉迂曲、脉滑涩等。肺癌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常配伍沙参15~30 g、紫苏子10 g、青礞石15 g、血竭3 g、三七粉3~6 g祛痰化瘀,配伍闹羊花0.3~0.6 g以毒攻毒;胃癌患者多伴有胃脘痛、恶心呕吐,选用硇砂1~2 g,并与旋覆代赭汤、莪术15 g、降香10 g等同用以降逆化痰、祛瘀止痛;食管癌患者常见吞咽困难、咳痰喑哑,常选用硇砂1.5~2 g,并配伍半夏15 g、桔梗10 g、石见穿20 g化痰祛瘀,且有研究显示,硇砂对肺癌、胃癌、食管癌均有抑制作用,能腐蚀并缩小瘤体[11]。(2)阴毒结聚证,症见咳痰色白、肿块坚硬、怕凉食、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苔白、脉沉迟等。王老常选用硇砂并配伍阳和汤以温阳通滞、驱散阴毒。然对于乏力倦怠、易汗、纳差等正气亏虚的肿瘤患者,常选用硇砂1~2 g配伍生炙黄芪20~30 g、党参15 g、山萸肉10~15 g、茯苓15 g,以益气补虚,减轻硇砂攻伐之力。

王老认为硇砂药性峻烈,易伤脾胃,日久及肾,应中病即止,避免中毒,同时主张脾肾同补以防中毒,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2],也符合肿瘤发病在于“本虚”之意。煎煮硇砂时久煎至1 h以上亦可减轻副反应,若服药过程中出现口腔灼痛、吞咽困难、呕吐腹痛、乏力加重、便血、高热等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频服半枝莲、生甘草煎剂各15 g以减轻中毒反应。

2.3 瘀血阻络——活血止痛 久病体虚、外伤、寒凝、情志不畅等均可致瘀,瘀血长期蓄积体内对肿瘤的形成有关键作用,正如《灵枢·水胀》所言:“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杯子。”其特点为痛症、积聚肿块、出血、舌色暗红或有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多涩等,治宜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常用矿物药如无名异、自然铜等。

无名异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味甘,性平,无毒,归肾、肝经,可祛瘀止痛、消肿生肌。《神农本草经疏》[13]151曰:“无名异,咸能入血,甘能补血,寒能除热,故主金疮折伤内损及止痛生肌肉也。”无名异尤为适用于肿瘤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表现为肿块坚硬、局部疼痛、舌暗有瘀斑、脉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无名异主要成分MnO2能降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缩小肿瘤,增强化疗和光动力疗法的疗效,甚至完全治愈肿瘤[14]。治疗肿瘤轻度疼痛时,无名异的一般用量为0.3~1 g,入煎剂服用,若疼痛剧烈或伴有骨转移,可用至2~4 g,常与自然铜10 g相须为用以活血止痛。无名异还可以消肿生肌,可用于肿瘤疮疡不敛,取无名异2~3 g,与丹参30 g、乳香10 g、没药10 g等同用以活血消肿、祛腐生肌,共入煎剂。王老认为无名异用于止痛,有时不必拘泥于是否只有瘀血阻滞证,辨证使用即可,比如肝癌阴虚血瘀证,症见发热、疼痛、舌暗苔少等,常与青蒿10 g、鳖甲10~20 g、莪术10~20 g等同用以滋阴活血止痛;结肠癌湿热血瘀证,症见肛门下坠、疼痛、舌暗苔黄腻等,常配伍猪苓20~30 g、茯苓20~30 g、半枝莲10~20 g、赤芍20~30 g、莪术10~20 g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乳腺癌肝郁血瘀证,症见胸闷烦躁、两胁胀痛、脉弦涩等,常配伍山慈菇10~30 g、夏枯草10~30 g、香附6~10 g、郁金12~30 g等解郁散结、活血止痛。

自然铜,性味辛、苦、平、无毒,归肝、肾经,主散瘀止痛、接骨续筋。《开宝本草》言其:“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王老认为自然铜尤擅散瘀止痛,还可抑制骨转移,常取自然铜10~15 g治疗肺癌、膀胱癌、骨癌等肿瘤:(1)肺癌痰瘀互结证,症见胸闷胸痛、咳嗽痰多、舌暗苔腻、脉滑,常与沙参30 g、麦冬20 g、天冬20 g、青礞石10~20 g等同用以清肺化痰,配伍无名异0.3~1 g、丹参30 g等祛瘀止痛;(2)膀胱癌湿热血瘀证,症见尿血、尿痛、下腹部沉坠感、舌暗红、苔黄腻,常与萆薢30 g、土茯苓40 g、猪苓30 g或八正散同用以清热利湿,配伍闹羊花0.5 g、三棱20 g、莪术20 g等活血止痛;(3)骨癌寒凝血瘀证,症见骨痛、关节积液、畏寒肢冷、舌淡暗、苔白、脉紧等,常配伍蜈蚣2~3条、地龙10~15 g、全蝎3~6 g等活血通络止痛,并与阳和汤合用散寒通滞。使用时常将自然铜与诸药共入煎剂。

2.4 痰湿阻络——化痰通络 痰湿阻络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痰大家朱丹溪先生多从痰论治肿瘤,他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肿瘤痰浊阻络者多表现为身体困重、乏力、痰多、头晕目眩、纳呆呕恶、局部疼痛、舌苔腻、脉滑等,治宜化痰通络,常用矿物药如白矾、礞石、赭石。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主含水硫酸铝钾,性味酸涩、寒、有毒,具有燥湿化痰、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等作用。《千金要方》记载:“矾石酸涩燥裂,最收湿气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饮”,《长沙药解》曰:“矾石化败血而消痞硬。”亦有研究表明,白矾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有明显的抗癌作用[15]。王老常用白矾0.5~1 g入煎剂治疗痰浊深伏之肿瘤,最常见的是脑癌痰蒙脑窍证,此痰有风痰、湿痰、热痰之别,皆为白矾主治范畴。风痰者,症见肢体不利、言语不清、头晕恶心、舌淡苔白、脉滑,常与僵蚕10 g、白附子6~10 g、蜈蚣3~4 条、全蝎3~4 g等同用以祛风化痰通络;湿痰者,症见头昏、肢体困着、舌苔腻、脉濡滑,常配伍半夏15 g、陈皮10 g等以燥湿化痰通络;热痰者,症见头痛脑胀、眼眶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常与胆南星10~15 g、夏枯草15~30 g等同用以清热化痰通络。

礞石有青礞石和金礞石之分,王老最常用青礞石,青礞石为一种形似云母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味辛、咸,性平、无毒,《神农本草经疏》[13]86记载:“礞石禀石中刚猛之性,体重而降,能消一切积聚痰结,消积滞,坠痰涎,诚为要药。”王老认为青礞石尤善治疗无论寒热的顽痰咳喘,尤其是肺癌痰浊阻络证,具体治疗以下病症:(1)热痰蕴肺证,症见咳痰黄稠难出、喘逆胸闷、舌苔黄腻、脉滑数,常取青礞石10~30 g与沙参30~40 g、胆南星15 g、川贝母10 g等共入煎剂以清热化痰通络。伴便秘者,配伍全瓜蒌30 g、厚朴10 g化痰通便;伴烦躁易怒者,常予夏枯草30 g平肝化痰。(2)寒痰阻肺证,症见咳痰色白、胸闷、面色暗、舌淡苔白、脉滑紧或迟等,常将青礞石10~30 g与三子养亲汤共入煎剂以温肺化痰通络,伴胸痛者常配伍瓜蒌15~30 g、薤白10~15 g通阳化痰通络。

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本草再新》谓其“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本草正》谓其“下气降痰,清火”,是降气化痰的要药。王老常用赭石15~30 g治疗痰阻气逆证,多用于胃癌的治疗,症见胃脘痞满、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反酸、吞咽时胃脘部疼痛、舌苔白腻、脉滑或缓等,常与旋覆花10 g、姜半夏10~15 g同用,煎煮40 min以上,取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止呕之意。若胃癌伴吐血或大便色黑,加仙鹤草30 g止血;若胃癌伴腹泻,加椿根皮30 g或补骨脂10 g止泻。赭石还常用于肺癌因痰阻气道引起的咳嗽痰多,常与胆南星10~20 g、沙参15~30 g、莱菔子10~30 g等同用以化痰通络;食管癌因痰阻食道导致的纳食不畅、咳痰、喑哑等症状,常配伍硼砂1.5~2 g、硇砂1~2 g、牡蛎20~30 g等同用以化痰散结通络。诸药共入煎剂,煎煮1 h以上。

3 矿物药可通过固摄扶正抑制癌毒转移

癌毒是不同于六淫邪气的特殊毒邪,不仅可以耗散正气,还可以加重正虚,正虚失于固摄,又易使癌毒扩散。王老认为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作用,只有癌毒的扩散能力超过了正气的固摄能力,肿瘤才会发生转移,气滞血瘀痰凝是癌毒转移的重要条件,故王老提出了“固摄扶正抑制癌毒转移”的新治法,通过固摄法对正气和癌毒的双重作用,抑制正气的耗散,亦使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16]。固摄癌毒的矿物药代表如龙骨、牡蛎。

龙骨多为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性味甘涩,《本草经百种录》记载:“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因此推断龙骨可通过固摄正气来防止癌毒扩散,王老常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生龙骨15~30 g治疗肿瘤,主要用于以下病症:(1)虚阳浮越证,症见面赤身热、头晕乏力、眠欠安、怕冷、便溏等,常与生牡蛎30 g同用以固摄正气、引阳归位、抑癌转移,同时配伍生黄芪15~60 g、熟地黄20~30 g、山萸肉20~30 g、杜仲10~20 g等补虚扶正。(2)痰浊凝滞证,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憋气、舌苔腻、脉滑数等,王老认为龙骨性涩而不敛邪,若肿瘤日渐增大并伴痰多,常将生龙骨与生牡蛎各30 g同用以化痰软坚、防癌转移,正如张锡纯所言:“龙骨与牡蛎合用,为治痰之神品”,同时配伍沙参30 g、胆南星10~20 g、姜半夏10 g等增强化痰之功。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及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的贝壳,味咸性微寒,具有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效。王老认为痰凝是肿瘤发生转移的条件之一,而牡蛎可敛正气而不留邪,且软坚化痰之效显著,是固摄正气、防止癌毒转移的要药,研究也表明牡蛎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17]。王老常用生牡蛎15~30 g治疗肿瘤痰浊凝结证以防止癌毒扩散,症见皮肤包块坚硬、咳痰不爽、胃脘痞满、恶心纳少、头晕、舌淡红、苔滑或厚腻、脉滑或弦滑等,常取生牡蛎与生龙骨各30 g相须为用,并配伍浙贝母10 g、夏枯草10~30 g、山慈菇15~30 g、僵蚕12~15 g等化痰散结。此外,牡蛎还有制酸止痛之功,可用于胃癌所致的胃脘部疼痛,常用生牡蛎15 g与煅瓦楞子10~20 g、生鸡内金20~30 g同用以增强制酸止痛之功。若肿瘤多发或继续增大、疼痛增加的患者,表明癌毒邪势增加,生牡蛎可用至30 g,同时配伍全蝎3~5 g、蜈蚣2~5条、干蟾皮8 g等增强止痛之功。诸药共入煎剂,煎煮1 h上。

4 验案举隅

王某,女,67岁。2016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进食不畅9月余。现病史:患者9个多月前因进食吞咽不畅于外院检查胃镜发现食管中下段占位,取病理活检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后行化疗、中药治疗。现因吞咽不畅伴纳差就诊,刻下:吞咽不畅,无灼热感,纳差,午后呃逆、易疲倦,咳嗽,口干,咽干,面色黄,大小便正常,近2个月体重下降3 kg,舌质暗、苔白腻,脉濡缓。西医诊断:食管癌;中医诊断:噎膈(痰瘀阻结,脾肾两虚证)。治宜降逆化痰、祛瘀消癥、健脾补肾。予以旋覆代赭汤合参赭培气汤化裁。处方:

生黄芪15 g,炙黄芪15 g,山萸肉10 g,当归15 g,肉苁蓉20 g,莱菔子10 g,旋覆花10 g,硇砂2 g,降香10 g,硼砂1.5 g,赭石30 g,香附10 g,大戟3 g,猪苓15 g,茯苓15 g,鸡内金10 g,干蟾皮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016年3月29日二诊:呃逆消失,体力增加,咳嗽好转,仍吞咽不畅,口中无味,轻度喘鸣,痰多,色黄略稠,口干口渴,舌体胖、质暗、苔黄白,脉滑数。予初诊方去山萸肉、鸡内金、旋覆花、赭石,加瓜蒌30 g、黄连10 g、半枝莲30 g、苦参15 g,14剂。

2016年4月12日三诊:精神可,疲倦、喘鸣消失,轻微咳痰,食欲较前提升,但仍吞咽困难,需冲水进食,吐涎,口渴,后背不适,大便数日未行,锁骨上淋巴结(-),舌暗少苔、舌底静脉(-),脉沉细。予二诊方去黄连、半枝莲、苦参,加女贞子30 g、山萸肉10 g、补骨脂15 g、丹参30 g、青皮10 g、陈皮10 g、赭石30 g、厚朴10 g,14剂。

2016年4月26日四诊:吞咽困难较前明显减轻,乏力消失,咳痰明显好转,纳可,大便通畅,效不更方,守方继服1个月。

2016年5月24日五诊:患者精神状态佳,纳食可,进食无梗阻,无咳痰,大便畅,舌暗、苔黄白,脉濡,予以四诊方去厚朴、瓜蒌,加赤芍20 g、白芍20 g,赭石减为15 g,硇砂、硼砂各减至1 g。后期随访,患者自述偶有轻微梗阻感,不影响进食,纳可,精神可。

按:《外科医案汇编》曰“正气虚则为岩”,《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王老认为食管癌本质属虚,局部属实,局部气血壅滞、痰瘀毒聚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本案患者四诊合参,属于噎膈之痰瘀阻络、脾肾两虚,治宜降逆化痰、祛瘀消癥、健脾补肾为主。痰瘀阻络,气血壅滞,故见吞咽不畅、舌质暗、苔白腻;津不上承,故见口干、咽干;肺失肃降,胃气上逆,则见咳嗽、呃逆;脾肾亏虚,故见纳差、易疲倦、脉濡缓。王老常在噎膈痰瘀阻络时选用硇砂化痰通络,本案中选用硇砂配伍当归,破瘀散结而不伤血,硇砂配伍鸡内金,降逆止呃而不伤胃。该患者脉濡缓,本质在脾肾亏虚,因此需配伍生黄芪、猪苓、茯苓、山萸肉、肉苁蓉益气健脾补肾。另外,患者因痰瘀阻络出现吞咽不畅,故用硼砂破症结喉痹,配伍干蟾皮解毒抗癌除梗阻,配伍大戟逐痰饮、消结聚。该患者因肺失肃降、胃气上逆出现咳嗽、呃逆,故选赭石降气止咳化痰,配伍旋覆花、莱菔子使用。王老治肿瘤时注重情志调理,使用矿物药的同时,应配伍降香、香附疏肝解郁。二诊因咳嗽好转、呃逆消失,故去降逆之效的赭石、旋覆花;纳差好转,故去鸡内金;轻度喘鸣,痰多,色黄略稠,表现为湿热之象,故去滋腻壅滞的山萸肉,加瓜蒌、黄连、半枝莲、苦参清热化痰。三诊因表现为疲倦、口渴、舌暗少苔等阴虚血瘀之象,喘鸣消失,仍有咳痰,大便不通,故加赭石降逆止咳化痰,并配伍女贞子、山萸肉、补骨脂、丹参、青皮、陈皮、厚朴滋阴补肾、行气活血。因患者体虚,不宜过用寒凉之药,故去黄连、半枝莲、苦参。四诊时诸症减轻,效不更方。五诊时吞咽不畅消失,咳痰改善,故将赭石减量,且毒药不宜久服,故将有毒之药硇砂、硼砂减量。

5 结语

王老用矿物药治疗肿瘤,取其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活血止痛、化痰通络、固摄扶正之效,临证时根据病机特点灵活应用及配伍用药,以求祛除毒邪,恢复脏腑功能,效如桴鼓。对于硼砂、硇砂、白矾等有毒矿物药的使用,王老不拘泥于古法,而是与草药同煎内服,但需注意用量及煎服时间,中病即止。本文通过总结王老使用矿物药治疗肿瘤疾病的临证思想、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矿物药在肿瘤中的应用开拓了思路。

猜你喜欢
赭石癌毒王老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给人生染一抹赭石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刻着人类历史的红色石头
刻着人类历史的红色石头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