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公益的新场域

2023-12-17 16:39
环球慈善 2023年6期
关键词:咖啡店中国式村庄

乡村振兴,为什么是中国公益的新场域?这要从《南京条约》说起。

1842 年大清王朝与大英帝国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耻辱条约,它彻底改变了自然经济封闭的状态,将中华民族的发展被动地纳入以欧洲资本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扩张的路程,也从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被动式现代化的过程,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我们还没有像英国和欧洲大陆那样完成农业革命100 多年后开启工业化,而我们被动、仓促地卷入现代化过程以后,最大的问题是大量西方廉价的农产品,像丝绸、纺织品,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破坏了自然经济,19 世纪中叶以后到民国时期,我国乡村走向衰落。为了让中华民族自强起来,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工业化、现代化思想,我们一方面认识到落后是因为没有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是农业没有完全实现农业革命,无法支撑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历史上一个最大的问题。

经过了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

台湾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推动了工业化,同时也推动了农业发展,海峡两岸都是在现代化的轨道上,尤其是与大陆非常大的经济体不一样,这么复杂巨大的社会经济体,用40 多年的时间实现了根本转型,这个转型非常重要,使得中华民族在今天屹立于世界之林,不管是台湾的还是大陆的,在这个问题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巨大的飞跃。

我们在推动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直都有一个短板,我叫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洼地”,也就是中国乡村的问题。乡村一直都是为现代化提供资源、资本、人力资本的资源库。乡村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是流出的,现代文化让我们一直是以推动城市化、推动现代化为主。在大陆20 世纪60 年代出生的人读书了不出去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乡村的人才是需要出去的,这就造成了现在城乡差距的问题。

如今,在大陆真正依靠纯粹农业的人口不到20%,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乡村户籍人口只有25% 左右,农业GDP 占总GDP 的比重由1978 年的36% 降到7% 以下。总的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道,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条件,我们已经进入了城市反哺农村工业的阶段。

百年以来,中国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化的问题,不管是讲人的问题、素质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我自己认为核心是现代化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公益和传统的慈善是有区别的,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的各种力量,包括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公益的力量应该聚焦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这个过程是公益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西方资本主义公益是补充性的,补充制度不足,更多的是救助、建大学;传统的慈善公益更多的是私益,不完全是公益。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特色的公益,中国特色核心是如何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短板就是乡村这个洼地,公益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乡村。

过去十年,我在乡村大地上,与各种企业人士、公益人士一起从事公益的体会颇深。

案例一:瑶族妈妈的客房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河边村,是一个靠近老挝边境的村庄,我在这个村庄从事扶贫工作。2015 年到2017 年,我在村庄的三年期间,每年在这里生活10 个月,我想把这个村庄改造出来:农户一半自己住,一半做休闲旅游。這里冬天非常暖和,夏天很凉快,是非常理想的休闲度假地。我用脱贫攻坚的资金,通过公益筹集的资金,各个方面的资金放在一起,打造出了会议、文旅、研学的地方。

在过年的时候,这样一套房子一天可以挣5000 多元,这是最高端的套房。这里还可以举行会议,村庄还有酒吧、便利店、美食等。

这样一个瑶族贫困村庄经过改造,不仅改造了村庄本身的面貌,也推动了人的现代化。

河边村是中国公益实践智慧的结晶,有各种公益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凝聚了中国公益的智慧。

我们不仅是搞研学,同时还开发特色农产品。村庄的木瓜特别好吃,柚子也非常好吃,在房前屋后种了很多。我们援建了幼儿园,聘请了老师,教孩子们说普通话,如今村庄的孩子们全部入园。中国扶贫办领导到河边村幼儿园以后,用普通话问他们,孩子们都用普通话回答,他觉得孩子们的普通话说得太好了。

案例二:乡村咖啡店

最近一两年,我在云南省昭通市大苗寨。2022 年,这个村庄非常落后,经过一年多稳固脱贫攻坚,他们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没有实现乡村振兴。我们用经费做了咖啡店,盘活资产。我发现农户的房子干了一半,他们出去打工了,挣钱了盖一层,再挣钱了再去装修,我们把这个资产盘活,变成产业,在村庄里建了咖啡店、漂亮的厕所,把所有能够用的房间都加上夹层,变成客栈、嵌入式精品乡村公寓,做得非常高端。现在乡村旅游非常火,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他们有消费的能力,愿意去乡村,乡村变得非常稀缺。

昭通市大苗寨的乡村公益,不是为企业家、有钱人建的,完全是为村民建设的,咖啡店非常美, 大家可以去参观参观, 住得很好,吃得很好,村庄里没有任何企业,全部是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他们自己经营。其中有一位留守妇女,我们培训她,她会拉花,拉得非常好。上个星期带德国朋友去村庄,她开始学英文,一见面就讲“Welcome to mycoffee shop。”

如果不解决人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我做的公益和政府紧密衔接,按照政府的规划协助政府。我们有这么多人和志愿者,还有很多资金,可以做很多引领,所以叫做“先导式发展”。现在,我们建的这个咖啡店年营业额超10 万元,相当于在城市里的收入水平了,而当时才投资40 多万元。我还在这里建了乡村最好的厕所,我对厕所和厨房特别敏感,要讲卫生,学习现代化,所以我把这些东西带到乡村来。建了一个烧烤长廊,当地人喜欢吃烧烤,于是在昭通市宜良县大山上一个苗族村庄建了这个长廊。

让中国乡村振兴成为公益新场域,公益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公益的作用会显得更有效。

猜你喜欢
咖啡店中国式村庄
休闲的咖啡店
奇妙的咖啡店
中国式民主
我的小村庄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村庄,你好
医院里的咖啡店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村庄在哪里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