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2023-12-17 08:16苏洁吴婷况琦
新中医 2023年23期
关键词:平喘阿奇霉素

苏洁,吴婷,况琦

1. 丽水市中医院药剂科,浙江 丽水 323000;2. 丽水市中医院儿科,浙江 丽水 323000

支原体肺炎(MMP)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儿童群体[1]。该病发病较为急骤、病程较长,部分病情较重患儿可发展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生命安全[2]。临床对MMP 多采取抗感染、止咳、退热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治疗,其中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发现该类抗生素长期使用,耐药性大,容易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3]。中医将MMP 归属于温病、咳嗽等范畴,认为肺气郁闭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痰热是其病理产物,两者互为因果,治疗以宣肺开闭、清热化痰为主。清热化痰活血方是由黄芩、陈皮、法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活血平喘的功效。本研究观察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 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文献[4]中小儿MPP 的诊断标准。新出现咳嗽、干咳或咳少量黏液或脓性痰,多伴发热;胸部X 线片或CT 检查显示肺部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

1.2 辨证标准参照文献[5]中痰热闭肺证辨证标准拟定。壮热烦躁,咳嗽剧烈,气促,鼻翼煽动,甚至喘憋;喉间痰鸣,痰稠黄,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辨证标准;能规定接受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年龄3~14 岁,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伴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有热性惊厥史或中暑患儿;合并重症肺炎或难治性肺炎;合并其他组织和器官炎症;伴有免疫缺陷疾病。

1.5 一般资料选择2021 年3 月—2022 年4 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110 例MPP 痰热闭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3 例;年龄3~10 岁,平均(6.74±1.50)岁;病程1~8 d,平均(6.72±1.60)d;体质量指数19~23,平均20.27±5.18;入院时体温37.5 ℃~38.6 ℃,平均(38.12±0.40)℃。治疗组男30 例,女25 例;年龄3~12 岁,平均(6.69±0.48)岁;病程1~9 d,平均(4.68±0.57)d;体质量指数20~24,平均20.30±5.22;入院时体温37.6 ℃~38.8 ℃,平均(38.09±0.38)℃。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丽水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伦审第(S16)号]。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130)治疗,按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持续5 d 后停药。停药4 d 后改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153),每次10 mg/kg,每天1 次,连续治疗3 d 后,停4 d。总疗程16 d。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处方:黄芩、陈皮、法半夏、桃仁、苦杏仁、麦冬、桔梗各10 g,瓜蒌、茯苓、红景天各15 g,白僵蚕、地龙各9 g,生甘草6 g,全蝎3 g。每天1 剂,水煎取药汁,每次300 mL,每天早晚2 次。连续治疗16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参考文献[5-6]中相关量表对2 组治疗前后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计0、1、2、3 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②血气分析指标。采用血气分析仪(美国Beckman 公司)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红蛋白(Hb)、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③血清炎症因子。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2 cm)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④不良反应。记录2 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头晕头痛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考文献[5,7]拟定。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胸片示病灶完全吸收,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减轻,肺部啰音基本消失,胸片示病灶基本吸收,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肺部啰音好转,胸片示病灶部分吸收,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仍有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啰音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胸片示病灶阴影仍存在,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98.1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发热、咳嗽、咳痰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发热2.04±0.32 0.91±0.23①2.09±0.38 0.20±0.06①②咳嗽2.24±0.33 0.96±0.25①2.27±0.38 0.18±0.05①②咳痰2.10±0.40 1.02±0.24①2.18±0.39 0.19±0.06①②

4.4 2 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O2、PCO2、Hb、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1 mm Hg≈0.133 kPa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 PO2(mm Hg)39.76±6.08 50.22±7.13①40.04±6.13 56.84±7.22①②PCO2(mm Hg)23.76±4.20 29.51±4.62①23.84±4.35 33.44±4.71①②Hb(g/L)102.61±13.25 115.31±14.27①102.43±13.16 126.53±15.04①②SaO2(%)57.34±7.42 63.51±7.83①56.92±7.36 70.35±8.14①②

4.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 TNF-α(pg/mL)37.58±5.43 15.69±3.38①37.62±5.51 8.74±2.22①②IL-6(pg/mL)40.41±6.63 16.51±2.46①41.05±6.72 8.39±1.55①②CRP(mg/L)15.11±3.40 8.46±2.41①14.83±3.35 4.07±1.06①②

4.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有恶心呕吐5 例,腹痛腹泻4 例,皮疹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治疗组头晕头痛和嗜睡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4%,2 组未经特殊处理,2 d 后症状消失,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MPP 主要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该微生物在呼吸道传播,并可引发肺部炎症,症状较重会累及神经系统,甚至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8-9]。中医认为小儿MPP 的病机为小儿形气未充,卫阳不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感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邪气犯肺,肺气郁闭,肺津因之熏灼,凝聚成痰,痰阻肺络,使肺气闭塞。痰热闭肺证是临床常见证型,治疗以宣肺开闭、清热化痰为主。本研究采用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法半夏燥湿化痰,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长于清热化痰,共为君药。桃仁活血祛瘀、止咳平喘,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红景天清肺热、活血平喘,桃仁合红景天活血平喘,共为臣药;白僵蚕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全蝎熄风镇痉、通络止痛,地龙清热熄风、通络、平喘,三者化痰止痉,以助臣药平喘之功;茯苓健脾除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麦冬生津,以防苦寒伤正,桔梗宣利肺气、化痰止咳,合苦杏仁升降相因,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活血平喘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咳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 痰热闭肺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在MPP 患儿中呈现高表达,TNF-α 作为初级炎症因子,是炎症细胞将致病微生物吞噬后产生的代谢产物,该指标增高表明机体炎症水平较高[10];IL-6 是一种内源性炎症因子,健康儿童体内IL-6 水平较低,一旦支原体感染则机体T 淋巴细胞释放大量IL-6,产生炎症级联反应,加重肺部炎症损伤[11];急性蛋白CRP 由肝脏合成,是常用监测机体感染程度的血清指标,当机体受到感染刺激时,血清CRP 水平显著升高,而机体感染消除时血清CRP 水平则会明显降低[12-13]。本研究中治疗组TNFα、IL-6、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现代药理学发现桃仁中的山柰酚可显著抑制TNF-α 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和炎症细胞迁移、侵袭,产生抗炎作用[14];麦冬中的化学成分麦冬苷元E 可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磷酸化,降低一氧化氮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来发挥抗炎作用[15];黄芩中的黄芩苷可通过多靶点途径发挥广谱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能下调细胞中磷酸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抑制TNFα、IL-6 的释放,产生抗炎作用[16]。

PO2、PCO2、Hb 和SaO2水平能反映肺部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是否出现低氧血症。临床上发现MPP 患儿常伴随肺部感染和炎症,这可能会影响气体交换,影响氧气的输送,导致PO2、PCO2、Hb、SaO2水平降低[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PO2、PCO2、Hb、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能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药理研究发现陈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橙皮苷具有抑菌活性,能抑制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起到祛痰镇咳的作用[19]。桔梗中总皂苷既可通过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共同代谢通路发挥镇咳祛痰药效,也可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发挥镇咳祛痰药效[20]。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清热化痰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 痰热闭肺证患儿疗效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降低机体气道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平喘阿奇霉素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Pingchuan formula (平喘方) improves allergic asthma in mice through inhibiting nuclear factor-kappa B/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地龙生姜平喘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