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犯罪治理现状与可行方案研究

2023-12-18 17:25张宇军杨帆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
警察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标签区块犯罪

张宇军 杨帆 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

引言

作为区块链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应用类别,虚拟资产近年来发展尤为迅猛,众多科技和金融机构加速布局,香港、新加坡等地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但风险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不法份子利用虚拟资产匿名、跨境快速流通等特性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犯罪类型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加之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涉及虚拟资产的犯罪通常具有定性难、追踪难、处置难等问题,给监管与打击相关犯罪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将从全球区块链技术安全体系出发,结合当前虚拟资产犯罪态势,基于区块链数据取证、数据清洗分析、地址标签系统建立、资产处置与托管等技术角度提出应对虚拟资产犯罪的可行方案。

区块链技术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电子支付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第三方信任的问题,通过将共识算法、哈希函数、默克尔树等成熟技术进行组合,结合数字签名和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技术,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区块链技术如今在国内外逐渐形成了公有链和联盟链两大体系。其中,公有链技术主要面向下一代互联网持续迭代,在拓展性、兼容性和能耗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优化,在智能合约、数字身份、隐私保护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NFT、数字资产等模式创新形成数字生态闭环,在资产发行、资产确权、资产清结算等区块链原生金融应用方面形成一定规模,被视为是数字原生经济多可信底座;联盟链技术则聚焦实际业务场景进行优化,通过融合全球开源项目优势,在基础架构、共识算法和部署性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技术创新性及活跃度与公有链生态存在一定差异,应用方面则主要聚焦数据可信存证流转,以技术信任解决传统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在金融、政务、能源、医疗健康等场景取得一定应用成效。

一、我国虚拟资产犯罪现状分析

(一)我国涉虚拟资产犯罪基本态势

区块链技术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创新便利的同时,由于技术本身的天然特性,给很多不法活动提供了发展的温床。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频繁以基于区块链技术而产生的虚拟资产为作案工具或作案资金载体,实施各类危害金融秩序和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活动。

虚拟资产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类玩法模式不断翻新,加上其天然具有的匿名性和全球流通便利,导致其作为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的风险日渐凸显。据欧科云链研究院统计,从2017年起,全球涉虚拟资产犯罪损失金额基本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22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了42.5%,创历史新高。

国内涉虚拟资产犯罪态势同样严峻。以“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比特币(BTC)”“以太币(ETH)”“USDT”等多个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检索,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去重和分析,发现:从2013年到2021年间我国虚拟资产犯罪数量逐年递增,2022年虚拟资产相关案件数量较2021年出现大幅回落。其中,2017年和2021年是两个关键时间节点,2017年之后虚拟资产案件数量增速明显提升,2021年之后虚拟资产案件数量首次出现回落。

这可能是由于:2017年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币发行)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据Crypto Valley Association和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单年共诞生430个ICO项目,共募集资金46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高达90%以上的ICO项目涉嫌欺诈。因此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指出ICO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号),随后多部门联合打击各类涉虚拟货币违法犯罪行动,涉虚拟货币挖矿、发行等犯罪活动大幅减少。

从犯罪案由来看,我国虚拟资产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类型比较多,仅2022年与虚拟资产相关的265起刑事案件中就涉及近20个不同罪名。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简称“掩隐”)”“诈骗罪”“开设赌场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五大罪名占2022年国内虚拟资产刑事案件总量的84%。

从涉案币种看,Tether发行的美元稳定币USDT是各类犯罪资金载体的绝对主力,占比高达52.99%,比特币紧随其后,所涉及的案件数量占比超过33.33%。

通过对2022年典型案件的初步梳理,可以基本总结提炼出当前虚拟资产犯罪涉案人员的群体特征:年龄方面,90后是实施虚拟资产犯罪的主要群体,占比超过60%,80后占比仅次于90后,占比大约在20%左右;性别方面,男性会比女性更容易卷入到虚拟资产犯罪活动中;户籍分布方面,部分中部省份是虚拟资产涉案人员的主要户籍所在地;而从学历分布情况看,目前虚拟资产涉案人员中60%以上都是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到三成。

(二)常见的虚拟资产犯罪形式

目前常见的虚拟资产犯罪形式有诈骗、传销、网络赌博以及洗钱等四大类。其中,诈骗、传销、网络赌博为上游犯罪,洗钱为下游犯罪,用于处理和洗白上游犯罪中获取的非法所得。

1.诈骗

随着虚拟资产在全球日益火爆,越来越多不法分子开始披着虚拟资产的外衣实施诈骗,借助所谓的市场热点发行山寨币、空气币,或通过可人为控制虚拟资产价格涨跌情况的交易平台,实施杀猪盘类、投资理财类诈骗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骗取用户信任后诱导用户主动参与到虚拟资产项目投资。虚拟资产诈骗犯罪通常还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罪名的典型特征。

2.传销

以虚拟资产为工具或噱头,传销犯罪正变得越加越常见。犯罪分子常以虚拟资产投资的高额收益为诱饵,通过消费返利、推荐有奖等方式吸引普通用户参与投资,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多层级管理,最终骗取用户财产。近年来,公安机关查处的虚拟资产传销案件大都具有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跨区域甚至跨境作案等特点,侦破难度及社会危害性都远超传统聚集式传销手段。

3.网络赌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近13%的赌博网站支持虚拟资产充值方式,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区块链网络的技术特性来逃避资金溯源,将虚拟资产作为支付和结算的主要媒体载体来躲避监管和洗白赌资。根据破获的相关案件,现阶段出现频次最高的虚拟资产赌博方式多为链条式赌博犯罪,并且链条方式呈现多样化,即犯罪分子通过设计赌博规则、赌博软件研发、赌博软件贩卖、网络组织参赌在内的完整链条,再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赌资,使得侦破案件的难度加大。

4.洗钱

虚拟资产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洗钱渠道之一。匿名币、跑U平台、混币服务等新型的洗钱手段的出现也让虚拟资产成为洗钱分子眼中的"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54.72%的虚拟资产犯罪案件最终都与洗钱有关,仅2022年,全球就有超过价值73.3亿美元的虚拟资产涉嫌洗钱活动。

二、涉虚拟资产犯罪的处置难点

当前在司法实践中,涉虚拟资产犯罪活动通常具有线索追踪难、办案周期长、案件定性难等难点。

(一)线索追踪难

虚拟资产交易具有高度的匿名性及隐私性,即便执法部门能在公开的区块链网络中定位到犯罪分子使用的交易地址,也难以快速确定其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及位置。加上近年来混币技术与隐私技术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虚拟资产犯罪的线索追踪难度。犯罪分子往往会使用混币平台对非法所得进行清洗,或通过找零模式切断交易关联,最终实现输入资金与输出资金的混淆。

(二)办案周期长

线索追踪难是导致办案周期长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现阶段虚拟资产犯罪大多具有跨境作案的特征。犯罪分子往往会将主要作案团队和服务器等设置在海外,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群等方式向国内用户实施犯罪。这也就导致在处理相关案件中往往需要与海外司法机关建立联系,这个过程将会进一步拉长办案周期。加上虚拟资产犯罪最终都需要通过交易平台进行提现,但目前主要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都在海外运营,司法机关在处置相关案件中进行取证、调证也往往需要经历漫长周期。

(三)案件定性难

当前国内司法实践过程中对涉虚拟资产犯罪的行为定性、涉案账款处理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意见包括三类:(1)虚拟资产仅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数据,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应当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务;(2)虚拟资产属于虚拟商品,具有财产价值,可以将其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但不宜将其认定为合法财产予以保护;(3)虚拟资产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且属于合法财产,除非被持有人用于违法犯罪或直接源于违法犯罪活动,否则应保护其持有人的财产权益。由于虚拟资产自身的定性问题尚不明确,办案机关在缴获相关案件后的处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

三、应对虚拟资产犯罪的可行技术方案

面对上述虚拟资产相关案件处理侦办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现阶段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在介绍技术方案之前,首先要了解目前涉虚拟资产案件的常见研判流程。简单来说,在司法机构受理相关案件后,其大致流程为:

(1)从报案人员及公开渠道获取涉案地址(或交易哈希);

(2)根据涉案地址追溯资金流向,分析虚拟资产及资金链路;

(3)根据虚拟资产交易归集地址和沉淀地址,定位相应交易所及其他中心化实体,并向其发起调证,从而得到涉案地址背后的人员信息等数据;

(4)对调证结果进行研判,对可能涉案的人员及地址进行监控,并从中找到新的调证点迭代作案人员及其他证据信息;

(5)定位到核心作案人员及资产沉淀地址,装备收网和资金冻结。

(一)区块链数据提取及清洗技术

虚拟资产犯罪通常发生在公有链网络,而公有链网络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但由于使用了密码学技术,普通用户无法直接从链上数据中获取多样化的有效信息。这时就需要用到区块链数据提取及清洗技术。通过使用区块链节点软件获取全节点数据,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再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逐步去除重复数据,修复错误数据和填充缺失数据,然后将提取完成的数据统一转换成CSV、JSON等可用于分析的数据格式,最后存储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区块链数据提取及清洗是获取更多虚拟资产交易及地址信息,进行案件分析研判和追踪监测的前提,也是所有区块链数据服务的基础。

(二)区块链数据分析技术

该技术是根据已掌握的涉案地址情况及交易信息,对资金来源和流向进行溯源的关键。在完成区块链数据提取及清洗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与分析。相较传统数据分析,区块链数据分析更加侧重于资产流向穿透、地址关系网络、交易风险监测与预警等维度。为更高效地协助司法机关完成虚拟资产犯罪案件的研判与追踪,可基于区块链技术特性对虚拟资产交易记录进行分析,识别可疑的交易及地址信息,再通过数据挖掘和聚类分析技术实现可疑交易与地址的多层级穿透和趋势分析,同时借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虚拟资产交易记录等分析准确性和可解析性,从而提高区块链交易与地址分析与追踪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地址标签技术

该技术可以让虚拟资产地址和交易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或机构实体产生联系,是破解虚拟资产案件匿名性的核心技术。地址标签主要通过中台的机器学习、聚类算法经过数据搜集、归纳校验、特征提取、解释修正、聚类整理等路径建立。通常同一实体的地址及交易行为具有某些固定的模式和特征,可以通过机器算法对其进行推演,或基于对已带有标签的地址进行训练,将特定标签与地址关联,从而为更多地址打上标签。借助这些实体标签,可以判断某些地址归属于某个特定实体,理论上办案机关或执法机构只要能判断涉案资金最终流向了哪个实体,就能通过该实体获取更多犯罪份子信息,从而更准确的定位嫌疑人。

除了实体标签,常见的还有交易行为和用户属性标签。交易行为标签主要用于描述用户在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习惯和活动特征;而用户属性标签则类似于区块链地址背后的用户画像,即通过该地址的日常习惯为该地址打上标签。交易行为标签和用户属性标签也是虚拟资产犯罪活动追踪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的有效信息。

(四)其他关键技术与服务

除了上述三类常用于虚拟资产犯罪案件研判与分析的技术外,在维护区块链技术生态安全和打击虚拟资产犯罪过程中可能还会用到智能合约代码自动化审计技术和合规处置与托管服务等。

1.智能合约代码自动化审计

通过特征码匹配、基于形式化验证和基于符号执行和符号抽象的自动化审计技术,能够确保智能合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由于代码质量而导致发生各类安全事件的概率,同时也能通过代码审计发现某些利用智能合约发行虚拟资产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业务逻辑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相关风险。

2.合规处置与托管服务

由于政策限制,虚拟资产无法直接进入司法机构的对公账户,如何合规处置追缴回来的涉案虚拟资产成为目前处置相关案件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将扣押的虚拟资产转到个人申请的钱包地址进行保管,但面临私钥丢失、资产被挪用、黑客攻击的风险。与之相比,选择合规的加密资产托管和处置通道是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方式。目前大部分托管服务机构都采用多重签名技术(X of Y)这种钱包安全机制来保证托管资产的安全。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正深刻改变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领域,而虚拟资产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近年来其全球影响力和采用率快速提升,在提高跨境支付结算效率、降低机构金融成本等方面也有诸多有益实践。但不能忽视区块链安全问题以及虚拟资产相关的各类犯罪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这些风险与挑战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块链技术的长期发展,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应用,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回归区块链技术本身,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起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争取做到“事前有效预防、事中精准追踪以及事后科学处置”,从而更好地防范区块链及虚拟资产相关风险,助力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标签区块犯罪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Televisions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