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相友,点亮乡村孩子的前行路

2023-12-19 18:31巩悦悦
走向世界 2023年49期
关键词:化学课农村学校

巩悦悦

西里中学位于沂源县最南端。

清晨从县城出发,迎着山谷里的啾啾鸟鸣和弯弯绕绕的上坡下坡,驱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满眼好风光。可每当夜幕降临,大地被黑夜吞噬,白日里的青翠树木和陡峻群山便不见了踪影,只剩下远山上的点点灯火,周边笼罩和弥漫着的是无尽寂寥。这36公里山路,是闫相友往返县城和西里中学的必经之路。

闫相友个子高高的,爱笑是他最大的标签。在黝黑皮肤的衬托下,一口白牙格外惹人注目。他的一位学生曾这样形容道:闫老师的笑就像是秋天咧开了嘴的石榴。

传统印象中,数理化是很多孩子头疼的科目。但在闫相友的化学课上,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主张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玩一半,学一半”,“化学知识本就融合了人间百味,我要让孩子们感觉学化学是有用的。”因此,他会在化学课上冷不丁来上一段表演,永远让人捉摸不透下一秒要干些什么,这也让他的化学课成了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

采访闫相友当天,他正给孩子们讲解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老师,什么是均一稳定呢?”有学生问。“就是外界条件不改变,你我又生死不分离。就像我们的社会是稳定的,均一就是公平。”闫相友希望孩子们回望一堂堂化学课时,会发现学到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还有面对社会的积极态度。

“一想到这群农村孩子将来会因知识改变命运,我再苦再累也值了。”闫相友曾和学生们有“三代人之约”,“我曾经和学生说过,老师不敢保证一定能把你送出大山,但在三代人之内,我一定会让这里的孩子走出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但和学生有着“三代人之约”的闫相友却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长流水。为端给学生一碗水,闫相友不知打了多少口“井”。刚参加工作时,学校教学资源还很匮乏,他就购买了“一堆”初中化学教学资料,通过选题、刻蜡板、印试卷,给学生“加餐”。后来学会了用电脑制作课件,有时为在课上呈现一段精彩动画,他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我现在教的有些学生的父母也曾是我的学生,我觉得自己还能工作20多年,相信还能教到现在学生们的孩子,‘三代人之约’一定会坚守并实现。”

闫相友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他以前特别崇拜老师们站上讲台侃侃而谈的样子,但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后,他才知道這条路有多不易。

23年前,参加完教师招聘考试的闫相友,最初被分配到了沂源县西里镇金星中学。2007年,沂源县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西里一中、西里二中合并为西里中学。闫相友从此赴西里中学任教。

闫相友最初从教的金星中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学校。回忆起与学校初次相遇的情景,闫相友用了“悲凉”二字来描述。

“经过半个多小时山路,车子终于停了下来。下车一看,面前的学校和我理想中的校园有很大差距。”据闫相友描述,学校最宏伟的建筑就是校门,走进校园以后全是平房,条件非常简陋,“拿我居住的宿舍来说,不光墙面透风,晚上还有耗子。生活难关倒还能够克服,最让我忍受不了的是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简陋。”

闫相友用记忆拼凑出了乡村教师当年面临的窘境:实验室开不起来,图书室也没有。每次给孩子们准备试卷,都要先刻蜡板,然后再用滚子推印。白天课程排得满满的,闫相友就只能等学生熄灯睡觉以后再印制试题,第二天早晨发到学生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乡村学校很快也配置上了电脑。闫相友开始学着用电脑编制学案,“刚开始打字不熟练,后来就利用晚上时间边学习,边一点点往里敲。等学案编完了,天也快亮了。”

长时间的坚持,让闫相友有了非常大的试题库,可换来的却是眼镜度数的飙升,“刚参加工作时300多度,现在得有1000多度了。有老师偶尔会问我眼镜片咋这么厚,我都会说是编学案编出来的。”

从教23年间,闫相友一直担任着中学化学老师,也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化。

“政府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因此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学校越建越漂亮。”最让闫相友暖心的是,现在的农村孩子不仅上得起学,更能吃得起营养餐,“乡村老师也通过各类培训见过了大世面,在专业技能层面上有了很大提升。”

从农村走出来的闫相友深知,农村孩子更需要优秀的老师。因此,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他都会自费购买资料学习,也会利用外出培训的机会请教专家。

“外出培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要到老师的课件,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要到老师的联系方式。我会跟他说,以后向您请教的事情可能特别多。”通过请教专家,闫相友逐渐开阔了眼界,并知道了“问题来源于什么”,“教学研究可以突破这些问题,所以我就开始试着做课题、写论文,慢慢提高自己的理论层次。”

闫相友一心扑在工作上,付出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他从教以来辅导过的学生在化学竞赛中取得的名次,对农村学校而言是个奇迹。其中,他从教第二年辅导的初四(3)班小苗就曾取得过天原杯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时间转瞬而过,小苗如今已经是一名大学教授了。

23年来,闫相友也收到过很多“橄榄枝”,可面对不同学校开出的好条件,他都用“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成就了我”一一婉拒。在他看来,选择了乡村教师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

更多时候,闫相友有些“疯狂”,甚至有点“自私”。

说他“疯狂”,是因为他把学校当成自己家,一待就是一个周,一待就是一个月。说他“自私”,则是因为他不光自己住校,还将自己的儿子拉来“入伙”。

儿子升初一时,闫相友的爱人正好外出工作,需要他照顾孩子一段时间。闫相友就试图说服儿子去自己任教的乡村学校读书,“孩子刚开始不同意,因为县城有他的同学,但经不起我的‘忽悠’,最终还是来了。”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不希望因为回去照顾孩子而舍弃了学生。”回忆至此,闫相友忍不住抹泪,“真正等儿子来了學校,我更有充足理由一礼拜不回家了,想想挺对不住家人的。”

多年来的坚守,使得闫相友和学生们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年,闫相友下台阶的时候不小心崴脚骨折了,医生让他在家里静养。但由于教着初四化学课,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他只休息了一个礼拜就拄双拐回来了。

当闫相友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时,孩子们沸腾了。当时就有学生提出“要把闫老师背上四楼”,并不由分说地背他上楼。后来,为防止累着孩子们,闫相友都是提前到校,偷偷拄拐杖上下楼。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就能爬到的四楼,他拖着受伤的脚,往往要走一二十分钟。

为减少上下楼次数,闫相友尽量少喝水。有个女孩注意到这个细节,特意为他准备了棉球。“准备棉球做什么?”闫相友好奇地问。“您可以把它蘸到水里,然后咂摸一下,这样不用喝水也能解渴了。”女孩解释道。

诸如此类让闫相友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闫相友脚骨折的那段日子里,他的一个学生曾写过一篇日记,后来这篇日记被学生家长拍下来,发给了他。“当我看到这篇日记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连我儿子都说,爸爸这么大年龄了还要哭。”闫相友说。

原来,日记里写道:“我们站在教学楼上就能看到那间教师宿舍的窗子。当看到我们期盼亮灯的那间宿舍依旧是黑的,我们多么希望能看到那间宿舍的灯亮着呀,因为那是我们闫爸爸的宿舍。”说到这里,闫相友再度哽咽。

为什么坚守大山当一名乡村教师?学生记在日记里的话给出了答案。对闫相友而言,一名乡村教师承载着农村孩子的希望,更承载着家长的寄托。在被学生感动和温暖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未来之路还很长,闫相友表示自己初心不改,永远会是孩子们的“闫爸爸”。

编辑/刁艳杰

Yan Xiangyou Lights up the Road Ahead for Rural Children

With a passion for rural education and selfless love for rural children, Yan Xiangyou, a senior teacher at Xili Middle School, Yiyuan County, Zibo, has silently devoted his youth and ardor to rural education.

Yan Xiangyou teaches chemistry. He advocated that students should “alternate study with recreation” in his class, and learn for practice. Moreover, he hoped that students could find that they learned not only chemistry knowledge, but also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ociety when reviewing chemistry lessons. Yan Xiangyou made a “Three-Generation Promise” to his students. “I told my students: I’m not sure if I will be able to send you out of the mountains, but I will definitely make you go outside within three generations.”

In his 23 years of teaching, Yan Xiangyou has witnessed the changes of rural education. “From low thatched cottages to high-rise buildings, the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education as the biggest livelihood project, thus continuing to increase educational input, and adding more splendors to school building.” For him, the most heartwarming thing is that rural chil- dren can now afford to not only go to school, but also have nutritious meals. “Rural teachers have broadened their horizons by all sorts of training, and greatly improve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For Yan Xiangyou, a rural teacher carries not only the hope of rural children, but also the trust of their parents. In addition to being moved and warmed by students, he felt a heavier responsibility.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Yan Xiangyou said that he would stay true to his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always be students’ “Daddy Yan”.

猜你喜欢
化学课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有毒
那是什么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化学课,你慢慢走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