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承诺疗法在国内外军队中的应用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3-12-21 20:22综述钟士江审校
武警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退伍军人灵活性军人

白 昕 综述 钟士江 审校

军人的心理健康研究包括战时和平时的心理应激研究、特殊环境和任务下的军人心理研究、军人心理障碍研究和心理干预措施研究等[1],始终是部队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外军关于心理训练的研究理论丰富,科学系统地开展了多项心理训练[2]。近年来,我军关于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韧性训练相对较成熟,但关于军人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还缺乏多层面的机制研究、干预研究、追踪研究和应用研究[3]。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接纳承诺疗法在军人群体中的应用及干预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军开展心理训练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1 接纳承诺疗法的内容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与辩证行为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等一道被称为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它既不同于代币法、脱敏疗法等一代行为疗法,也与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二代行为疗法有所区别[4],这种新型行为治疗对心理现象的产生背景及其心理功能尤为敏感,通过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治疗技术,最终达到提高个体心理灵活性的效果。研究表明,ACT因其标志性特点在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次浪潮中占据中心地位,是近年来被引用频次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5]。

1.1 ACT的心理模型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Hayes以功能语境主义和关系框架网络为背景提出了ACT,认为造成个体心理困扰的原因是心理僵化,其六大病理过程相互联系并互相作用,共同导致心理痛苦;Hayes同时也提出ACT的治疗模式,即心理灵活性模式,其治疗过程正好与六种病理模型相对应(图1)。ACT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心理灵活性模型六大核心治疗举措,适时对其灵活搭配,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图式,使其充分认清并有效实施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最终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和心理健康水平[6]。

1.2 ACT内容概述 ACT认为,当个体面对不良事件时,试图改变或控制他们的情绪或身体感觉进入大脑,但这样不仅会导致个人价值观与目标行动相差甚远,还会导致更多的回避行为出现;同时人们将头脑中的消极想法认定为现实,并与之纠缠,以至于被想法控制,造成认知融合;通过言语认知加工的形式,个体逐渐整合过去和将来关于自我的描述,形成概念化自我;过度的概念化自我将导致僵化的行为模式;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导致个体难以体验当下,而是沉浸于过去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担忧,忘却个人价值观从而止步不前,不断受消极想法的影响而产生冲动、回避乃至逃避行为,始终无法找寻生活的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Hayes教授认为来访者需要做的首先是接纳:接纳不是单纯地容忍或忍受,而是鼓励来访者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容纳过去经历的个人事件和当下不良情绪与经验,允许痛苦存在,客观的观察接纳它,而不是尝试去控制和逃避它。将个体本身与想法分离,并将想法看作语言文字对象本身;同时观察自我,增强当下的联结,做到觉察当下,有意识地注意当下,避免沉浸于对过去的悔恨或对将来的担忧上;最后治疗师应鼓励来访者澄清自身价值:即通过确定价值方向并以此来引导个体选择向往的生活和行动目标,帮助来访者做出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承诺,并为之负责,采取有效行动,找寻生活的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较早将接纳承诺疗法应用于军人群体,特别是有着战争经历的军人,通过制定与心理障碍相关的治疗课程,用于改善或缓解因军事应激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心理困扰,结果显示,经过治疗的群体取得良好成效。

2.1.1 创伤后应激障碍 近些年来,美军海外作战频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成为困扰美军心理健康的首要难题。有研究表明,经历伊拉克战争的美军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达2.2%~17.3%[7]。暴露治疗是美军治疗PTSD的常用干预疗法,但其治疗效果较差。有研究发现,一名经过常规暴露治疗但仍存在不良社会功能的退伍军人,通过ACT疗法可以改善其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8]。布鲁克陆军医疗中心的临床工作人员将ACT与暴露疗法相结合制定干预措施,对门诊治疗效果不佳的311名现役军人进行干预,结果显示,PTSD症状明显减少[9]。有学者认为,PTSD患者存在回避行为和心理污名化等特征,因此常规暴露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ACT可以减少PTSD患者的回避行为及其心理污名化[10],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参与度[11]。

美军还通过发放ACT治疗PTSD手册,对小部分退伍军人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发现,参与者总体治疗满意度较高[12],说明ACT或将成为PTSD的治疗首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上干预手段成为研究的重点[13]。一项针对23例患有PTSD的退伍军人进行为期4周的ACT手机APP干预,并结合三周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发现,通过正念与接纳来应对PTSD的干扰与入侵,其经验性回避和反刍思维可明显改善[14]。Brandon等[15]使用ACT疗法通过远程医疗对一名男性退伍军人进行治疗,该男子的PTSD症状明显缓解。ACT的干预结果也因个体和群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干预效果,这需要进一步研究[16]。

2.1.2 自杀意念、抑郁 Sean等[17]将一群退伍军人随机分为常规心理治疗与生命活动疗法组结果显示,以ACT为基础的生命活动疗法在促进自杀患者康复中是有效且可行的。Kate等[18]通过将ACT和姑息疗法整合应用,帮助一位退伍军人减少处于生命末期的慢性自杀意念,证明经过ACT短期治疗的退役军人自杀意念和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为促进抑郁症的ACT的可行性,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实施了一项全国广播和培训计划,结果发现,其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师的治疗能力,而且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表现[19]。

2.1.3 心理复原力 ACT疗法对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存在争议。Christopher等[20]通过对美国海军新兵进行每个疗程两周的ACT训练,治疗6个疗程后发现,ACT帮助新兵从伤病中快速恢复,并顺利完成新训考核,对提高新兵的心理复原力有明显作用。Natalie等[21]通过以ACT为基础的聚焦接纳承诺疗法(FACT)进行4周的干预,结果发现受试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心理健康功能的感知及压力感知的影响较小,对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2.1.4 慢性疼痛 ACT疗法治疗慢性疼痛是研究的重点。有研究表明,退伍军人参与1天ACT研讨会后,其多发性创伤(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慢性疼痛)的疼痛感可减轻,能减少止痛药物使用频率,并对其重返社会产生积极影响[22]。做为一种跨诊断干预模式,ACT解决了军人面临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和行为相关问题[23],可预防持续的手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24]。另有研究发现,在线ACT干预也可以帮助减少军人对疼痛灾难性和与疼痛相关的恐惧,提高参与者对他们的疼痛体验的接受程度[25]。一项关于线下ACT与线上ACT在退伍军人样本进行比较的研究发现, ACT在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中发挥作用机制不同,对老年人的治疗效果更好[26]。

2.1.5 饮食管理 在过去的15年里,美军的超重和肥胖率增加两倍[27]。虽然目前认知行为方法是治疗肥胖和饮食失调管理的黄金标准,但这些干预措施往往不考虑肥胖和饮食失调症状之间的共同风险因素。美国中西部陆军学员在掌握ACT过程后,发现心理灵活性是解决军事相关人群进食障碍症状与肥胖关系的重要机制[28]。一项对美海军为期8周的ACT训练研究发现,ACT在强化体重管理和健身计划的同时,可提高作战能力和集体幸福感[29]。Afari等[30]对患有超重或肥胖的退伍军人分别进行ACT课程与行为减肥干预,结果发现,行为减肥干预的效果更佳,但两组在抑制性进食结果方面表现相似,提示未来研究可将方法进行整和。

2.1.6 其他 ACT治疗还对戒烟有一定作用。有学者结果发现,参与者表示在ACT治疗期间进行多次尝试戒烟,在随后的3个月随访中,他们表示戒烟的信心明显增强[31]。Leila等[32]通过对脊髓损伤退伍军人配偶的研究证明了ACT在婚姻满意度、子女关系和人际冲突等方面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Jacob等[33]主张ACT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道德伤害的方法,并提供了支持干预的初步定性数据。

2.2 国内研究 2011年,赖雄等[34]首次将ACT引入我国,随后十年里,不断有学者进行推广和应用,治疗措施也更加中国化。我国关于ACT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理论框架的搭建及干预技术的中国化,目前研究逐渐转入实践阶段,研究对象从患有心理障碍的儿童扩大至青少年[35]、大学生、医护人员[36];研究内容不断发展,从早期关注癌症、慢性病、自杀或自伤及创伤后应激障碍[37]等患者的干预到一般人群焦虑、抑郁、幸福感的心理干预。干预方式多采用基于ACT的团体辅导,干预后不仅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也缓解了抑郁焦虑情绪,减少经验性回避行为。但目前国内将ACT用于军人群体较少,关于军人心理灵活性的文献较为匮乏[38]。仅有学者邢翔皓等[39]通过研究海军某部官兵心理灵活性现状,发现疼痛对情绪及海军官兵心理灵活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3 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关于ACT研究已有十余年,同时其核心观点——心理灵活性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但常用心理测量问卷虽然种类繁多,且大都是汉化外文版本,存在维度单一、文化差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心理灵活性的评估与干预工作。同时心理灵活性的研究要结合特定目的和内容进行评估,未来应当开发较为完整的、适应的、中国化心理灵活性评定量表,并建立军人心理灵活性常模,将其作为军人心理健康考察内容的重要一环,建立官兵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官兵心理健康。这不仅促进了心理灵活性在我国的发展,而且对军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起到一定优化作用。

目前,结合我军各军兵种的日常训练计划安排,正在开展将ACT的心理灵活性模型各项技巧依托主题教育或健康宣讲应用于广大基层官兵。(1)通过不断完善已有军队心理训练项目,研究适用于我军的心理灵活性干预治疗方式,定期组织心理讲座,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压力的能力。(2)特别要重点关注空勤、海勤等特勤人员、特战、偏远艰苦地区等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灵活性。(3)建立健全ACT理论,使其理论与操作更具中国文化背景和军队特色。利用网络信息化,使得心理灵活性健康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为基层部队进行心理训练推广打下坚实基础。(4)重点关注军人、家庭、军队及社会之间互动联系,注重军人家庭、社会资源的整合研究与运用。

总之,全面调动起军人个体、家庭、军队和社会各方因素,开展深入研究,完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岗位的心理从业医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快军民协同,依托军队和地方培养心理训练骨干,加强军队心理从业医师培训,重视心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相关理论技术与专业素养能力,重视平时军人心理健康,减少非战斗减员。

猜你喜欢
退伍军人灵活性军人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