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型导师风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2023-12-21 04:22彭立平
关键词:智力学业导师

彭立平

(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当前,全球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愈发激烈.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水平,推动国家进步和繁荣的重要途径.科研创新是各项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创新人才培养是影响科研创新水平的基础条件,其中,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中国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研究生招生数由2000年的12.85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124.25万人[1].研究生扩招为中国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速度却未跟上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研究发现,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2].如何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创新水平提升亟待解决的难题.有研究发现,导师指导风格是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最为明显的外界因素之一[3],导师的心理疏导、耐心教导、科学指引等行为都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是指导师关心学生感受和需求,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和信息反馈等[3].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支持型领导通过给予员工较大自由提升员工创新的自主性[4],通过情感支持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和错误行为[5],通过有效信息反馈激发员工的创新动机[6].由此推测,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因可能在于:首先,支持型导师给予研究生较大的自主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创新的内部动机;其次,支持型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鼓励能有效抑制研究生的负面情绪;再者,支持型导师通过研究生及时反馈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必要的资源支持可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动力[7].综上,笔者提出假设1: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情绪智力是指人们在处理不同情绪信息后所获得的指导自身思考和行动的能力[8].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面对同一任务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只有满足人们的自主、能力和归属3种基本心理需求,才能激发人们对某项工作的内部动机和主动性[9].支持型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可以通过满足研究生的上述3种基本心理需求,提高研究生的情绪智力.首先,支持型导师为研究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允许研究生开展探索性的创新活动,并减少科研限制使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获得乐趣,满足研究生的自主心理需求.其次,支持型导师鼓励研究生不断尝试,努力挑战,提高研究生面对科研瓶颈的信心和能力,这满足了研究生的能力心理需求.最后,支持型导师协助研究生安排科研任务并为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支持,这有助于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满足研究生的归属心理需求.当研究生的3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就会自主地进行情绪管理,进而获得高水平情绪智力.高水平情绪智力有助于研究生有效感知内外部环境.已有研究表明,高情绪智力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会以共享和互动的态度与周围人群进行沟通和交流[10],以更富创造性的精神完成既定工作[11].因此,具有高情绪智力的研究生在科研开展过程中更具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2: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通过情绪智力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学业压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一种负面心理状态,包括紧张、焦虑、恐惧和抑郁等[12].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刺激,其中内部因素有自我期望、自我学习动机等,外部因素有科研和学习要求、外界期望等[13].支持型导师非常关注研究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并主动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有效缓解了研究生在遇到学业困难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当导师支持程度越高,研究生就越能获得学业自我效能感,更不容易产生学业压力,故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有利于降低研究生学业压力.高学业压力容易使研究生出现学业逃离等倦怠行为.相反,当研究生因导师的高度支持降低自身的学业压力后,更能表现出较高的科研创新活力.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3: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通过学业压力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另外,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在各种职业环境中是成功的决定因素[14-15],也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6],如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有利于降低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17],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18].长期处于科研状态的研究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和焦虑,学业压力较大.因导师高度支持而表现出更高水平情绪智力的研究生,会感知更少的心理困扰和学业压力.感知学业压力越低的研究生,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科研任务,进而对科研创新更具激情和自信,表现出更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情绪智力可能会通过学业压力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假设4: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通过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高校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究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Fig.1 Research Model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3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湖南地区本科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发放1 00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926份(92.60%).其中,男生479人(51.73%),女生447人(48.27%);研一425人(45.92%),研二382人(41.28%),研三119人(12.80%);理工农医类563人(60.76%),经管法政类189人(20.46%),文史哲艺类75人(8.09%),其他类99人(10.69%).

1.2 研究工具

1.2.1 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 采用王茜[3]改编自Oldham等[19]开发的量表,共8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导师指导的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8.

1.2.2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采用蒙艺等[20]开发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量表,共6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0.

1.2.3 学业压力 采用田澜等[21]编制的学业压力量表,包括7个维度,共42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研究生学业压力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

1.2.4 情绪智力 采用Wong等[22]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情绪评估、他人情绪评估、情绪控制和情绪运用4个维度,共16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计算各题项平均分,分值越高说明研究生情绪智力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

1.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变量所有题项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1个,第1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8.32%,低于30%,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1列出了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n=926)

由表1可知: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与研究生情绪智力、科研创新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生情绪智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生学业压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2.3 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6考察学业压力和情绪智力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后,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β=0.578,P<0.001),假设1得到支持;同时,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对情绪智力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14,P<0.001),对学业压力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056,P<0.001);研究生情绪智力对科研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281,P<0.01),对学业压力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048,P<0.001);研究生学业压力对科研创新能力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064,P<0.001).

表2 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 000次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表3列出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表3 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3可知:学业压力和情绪智力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总中介效应值为0.119.中介效应具体由3条路径组成.情绪智力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β=0.089,P<0.01),假设2成立;学业压力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β=0.021,P<0.01),假设3成立;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β=0.014,P<0.001),假设4成立.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926名湖南地区高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内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23-24].获得导师支持程度越高的研究生,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对科研工作的兴趣越浓厚,这都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为中介变量构建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既可以直接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的中介效应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验证了本研究假设.具体的中介路径包括3条:第一,情绪智力的单独中介作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通过满足研究生的自主、能力和归属3种基本心理需求,提升研究生的情绪智力,激发研究生对科研创新的内部动机和主动性,研究生因此表现出优异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二,学业压力具有单独的中介作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可有效缓解研究生在遇到学业困难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自我效能感,从而使研究生表现出更高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学业压力和情绪智力的链式中介作用.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不仅可以分别通过情绪智力和学业压力间接地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情绪智力对学业压力的作用进而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因导师高度支持而表现出更高水平情绪智力的研究生,会感知更少的心理困扰和学业压力.感知学业压力越低的研究生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科研任务,对科研创新更具激情和自信,从而表现出更高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研究探讨了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理论上,本研究探讨了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理论模型,有助于理解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如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中,研究结果启示,高校在培养研究生时,要鼓励导师树立支持型指导风格.支持型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教导、科学指引等,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激发研究生的情绪智力,更能有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智力学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V eraW an g
导师榜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爱情导师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