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担:打造“六有”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2023-12-21 09:33通讯员刘金龙
山东国资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担人才

□ 通讯员 刘金龙

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引育管用”全链条人才管理机制,打造新时代“六有”(有心、有眼、有嘴、有腿、有肩、有牙)高素质专业化农担人才队伍,为“三农”融资需求提供高效精准低成本服务,全力破解农业融资难贵烦问题,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农担力量。

着力解决来源问题,建立优秀人才库,蓄足源头活水

一是重点引进“三类人才”。实施管理人才引进工程,面向政府部门、国企选调熟悉农业、金融等领域管理人员8 人,市场化选聘精通大数据和经营管理的权属公司职业经理人3 人、首席科学家1 人,从省农行等引进管理人才到公司挂职。实施专业人才集聚工程,聘用农业、金融、科技领域178 名教授、学者、“土专家”等进入公司专家库,打造农担“智库”;全职引进“齐鲁金融人才”等高级人才2 人,通过人才引进、社招、猎聘等形式,精准引进战略研究、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等急需紧缺人才25 人。实施青优人才储备工程,今年以来,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招聘活动,引进优秀青年人才45 人,双一流和QS 前200 高校人员占60%。参加“知名高校优秀大学生齐鲁研修营”活动,接收复旦、上海交大等12 名优秀学子实习。二是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制定年轻干部人才“5520”计划,首批遴选41 人进入年轻干部人才库,“一人一策 ”制定培养措施,建立成长档案,实现用时有人选、选时有空间;创新设置部长助理历练岗位,精选12 名综合素质高、业绩表现突出、培养潜力大的骨干人员,强化岗位实战历练。三是建立发现储备机制。出台组织人事联络员制度,通过专题调研、无任用推荐等形式,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了解员工表现,通过攻坚克难的“事”来考察识别担当作为的“人”,根据员工特点和潜能精准画像,及时发现各领域优秀人才。开展定期研判,对人才队伍定期摸底分析,为公司党委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着力解决能力问题,提升培训培养质效,推动素质过硬

一是提升培训质效。开展“学习培训年”活动,采用政策解读+现场教学+经验交流+案例剖析+分组研讨“五位一体”模式,分层分类举办农业、大数据等关键领域专题培训,赴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为公司等开展中高层管理人员、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分片区组织“短平快”“急需缺”的实战化培训,举办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竞赛,打造“农担e 家”“农担大家谈”培训品牌。出台内训师选拔培养和激励约束制度,聘任一批“金牌讲师”,在全国农担体系公开授课,形成以讲促学助提升的人才培养路径。二是组织挂职交流。分类设计人才培养链条,进行针对性“靶向实训”锻炼。先后选派十余人参加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四进”、省委组织部年轻干部历练提升计划等重点任务。对接市县组织部门,开展双向挂职或实践锻炼,推动政担合作走深走实。实施“蹲苗历练”计划,分批开展总部与管理中心上下交流,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实施“青蓝结对”行动,安排新员工为期半年的一线学习锻炼。明确挂职人员具体任务指标,实行“每月小结、季度考察、期满考核”。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已与中央财经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公司农业产业分析、大数据风控模型建设、“卡脖子”技术攻关,联合培养青年人才,打造校企合作“农担模式”。

着力解决舞台问题,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确保人尽其才

一是实施“揭榜攻关”行动。建立紧扣大局定榜、择优选帅揭榜、突出实绩评榜的“三个榜”行动链条。聚焦年度重点任务和公司难点堵点问题,确定数字化转型、大田托管、农业特色产业打造等8 个张榜课题,科学制定挑战性任务目标,遴选最优方案,最终14 个团队脱颖而出,其中50%由青年人才挂帅。坚持以成效论英雄,开展“一月一晒绩”“年终大评比”,任务达标实行即时激励,选树“干将”“闯将”标杆人物。实行充分授权有支持、任务推进有督导、担当作为有容错、舆论宣传有声音的“四有”保障机制,攻关行动以来,各揭榜团队迅速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在服务“三农”领域大显身手。截至10 月,大田托管团队奋力攻坚,在14 个地市52 个产粮大县实现业务落地,为322 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3.86 亿元。数字创新团队打造秒批秒贷、随借随还的“310”(3 分钟申请,1分钟批复,0 人工干预)模式全线上产品,极大提升了农户体验,已累计放款1143 笔、2.73 亿元。二是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抢抓数字农业和“新基建”发展机遇,今年拿出9000 万元预算经费支持科研人员攻关。公司数字供应链增信平台、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三等奖,是山东省属企业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个单位之一,是全国农担体系中唯一获奖单位。公司成功入选DCMM 数据贯标试点,权属企业鲁担数科获评省大数据局“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山东农担召开“情系三农谋发展 青春建功谱新篇”青年人才座谈会

着力解决动力问题,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担当作为

一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怎么管用就怎么考”,突出各市管理中心差异化考核,引入在保余额占农业GDP 比例、在保余额占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体现服务当地“三农”工作成效。树立“绩效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每月绩效薪酬差距拉开30%—50%,向考核优秀人员大幅度倾斜。每年拿出约100 万元开展董事长奖励评选,大力表彰“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优秀人才。对权属公司经营层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出台任期激励、超目标激励等机制,有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动力。二是大力选拔使用优秀人才。坚持“有为者有位”,在提拔晋升中突出业绩导向,今年以来,8 人晋升管理职务,28 人晋升专业序列职务,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在省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年轻干部督导评估工作中,公司获评优秀单位。实行管理和专业序列“双通道”发展机制,着力消除隐形台阶,打破论资排辈,以最优路径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专业人才安心攻关。三是严管厚爱护航人才成长。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机制,针对高层次重点人才,做到谈心谈话全覆盖,帮助解决问题难题。开展“青廉农担”“身边榜样”系列活动,举办五四青年人才座谈会、“七一”廉政党课,营造健康成长良好环境。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开辟“绿色通道”和办事“窗口”,每年帮助申请人才生活补贴、归国留学费用补贴等60 余万元。在省级杂志、公司公众号等宣传公司优秀人才事迹,积极营造敬才爱才留才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农担人才
讲好为农故事 扛起为农担当
人才云
“去担保化”与农业信贷担保的未来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突破5000亿元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担体系成效显著
财政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余额超2100亿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