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模式研究
——以《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为例

2023-12-22 09:29赵永峰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赵永峰 郑 慧

(1.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 地理与自然资源学院, 塔什干 100174,乌兹别克斯坦2.集宁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适应未来教师专业化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众多师范类院校开展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1],同时也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根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其中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效融合,是未来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推进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转型变革,科学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连接通道,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线上线下教学最优深度融合模式,回归对教育本质的追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科学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教学中所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注重师范生的中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反思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研究以OBE 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两性一度”金课为标准,全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通过创新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效融合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方法与过程的创新性,探索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多元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改革持续改进机制,为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学习体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1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特色与优势

1.1 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教学变革,实现了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关系中“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角色转换,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是提升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可增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空间与环境,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同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环境实现交流与沟通,共同分析、研讨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情境与交流平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积极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我学习意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着重于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知识迁移与实践运用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高阶思维能力,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专业认知与学科核心素养。

1.2 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多元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混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多重角色,一是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者,主导着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维护;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三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对混合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优化。教师需要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与课程性质,遵循“两性一度”金课标准,依托丰富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个性化的教学案例资源库,并通过课程平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积极探索构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评价、可测量的综合实践过程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还应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模拟情境教学中的师生交流与沟通等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有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落实,真正实现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

2 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创新构建理念与思路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以OBE 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两性一度”金课建设为标准,强调遵循学生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任教能力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精心组织教学互动活动和精准实施教学,全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实际任教能力为导向,严格依据师范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客观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加强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全过程、多元化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深度教学反思,实现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具体创新思路为:①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教学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2],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树立教育强国的职业理想与教育情怀;②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与挑战性,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反思意识;③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构建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结构框架;④以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贯通的混合教学模式;⑤以多元综合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为依据,通过完善课程教学过程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全面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地理教学学科前沿的与时俱进,形成定期评价、总结反思的持续改进机制。

2.2 教学目标融合

图 1 “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三位一体教学目标重构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根本依据,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基于OBE 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中学地理实践教学能力,“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小班制分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多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互动能力,有效实现不同教学方式间的有机融合。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重构形成“理论基础、任教能力、教学反思”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三者间互融互通互促紧密衔接,以理论知识目标为基础,学生通过线上教学自主学习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基本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方法;以学生任教能力培养为核心,线下学生自主完成中学地理教学案例的初步设计,并在小班制教学组内进行情境模拟教学,以课程实践中的具体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个人自评、分组讨论、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教学反思等多元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价值观塑造为落脚点,着重加强学生的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养与未来教师职业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

2.3 思政元素融合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3],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思政需要从国家意识培育的层面上实施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教育强国的家国情怀与职业理想,应对中学地理课程思政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4],其中的思政元素包括国家安全、家国情怀、“四个认同”“四个自信”、国际视野、立德树人、教育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理想、勇于创新、工匠精神等。以课程思政教学为契机,推动课堂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重视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推进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互融互促。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厚植立德树人、教育强国的家国情怀;通过教学方法中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教学运用,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观念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示范性教学与学习著名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树立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和职业理想。

2.4 教学过程融合

“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为预习导航、内容回顾、BOPPPS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延伸拓展、教学反思等6 个融合贯通、逐步递进的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完整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线上以引导学生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理解和初步掌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目标的达成;教师线下关注学生地理教学设计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与综合分析的思维,主要注重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学反思和教学再设计层次目标的达成情况。线上教学以学生初步掌握地理教学设计能力的理论知识为主要目标,线下教学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反思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进而实现了“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科前沿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教育强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图2 “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章节教学过程案例

2.5 教学活动融合

图3 “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活动融合

“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由课前、课中、课后活动融合构成。教师的课前教学活动设计目的是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学情、能力达成等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监测与客观诊断,验证课前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依据学情诊断数据反馈及时进行课中以及课下的教学策略调整。课中教学活动是以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的中学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学生的课上模拟情境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研讨内容,着重于建立师生双向交互研讨式的教学情境,对模拟情境教学中所存在的个性及共性教学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的互动研讨,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意识与思辨问题解决能力。课后活动设计着重于加强学生对于线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与实践运用能力培养,课后活动设计中教师既可针对所存在的共性教学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可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教学,加强课前、课中及课后教学活动的互融贯通进而实现有效深度融合。

2.6 教学评价融合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融合是指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标准,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的过程性评测+线下教学情境模拟的综合测评方法,对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所进行的科学定量评判。其中线上评价主要包括课程前测、课后知识检测、发帖互动留言、作业小组互评、课程教师团队作业互评等环节;线下评价主要包括课间讨论交流、情境教学模拟、案例分析、小组教学互评、作业提交、教学展示等方面。“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融入评价设计,科学设计评价量规,合理设计评价维度、评价等级、权重分配和梯度变化[5]。集中采用过程性、多元化、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与多元化考核中合理融入德育考核、学科核心素养考核、团队协作考核等。整体性及系统性考核重点关注学生的教师综合素养考核、中学地理任教能力考核等。

图4 “线上+线下+BOPPPS”融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融合

3 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

3.1 优化与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线上与线下多元混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等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对教学资源整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延伸与拓展、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适应调整与教学模式转换[6]。“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与教学设计,重新审视、思考“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教学互动平衡关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地位,合理运用互动型与反馈型教学方法,探索从教学本质上对教与学的结构、过程、方法进行重构和融合再设计[6]。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的优势,创新变革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理论认知与学习能力强,且具有较强求知欲望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和布置课程挑战度较大的课后作业,深度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2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加快完善校内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规范管理,切实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信息网络的畅通。在未来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发展时期,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加强师范类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教师教育课程建设,通过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的重点支持,深度开展基于教师教育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对分课堂、OBE、5E、ADDIE、BOPPPS、PBL、CDIO等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建立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重点培育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形成递进推进的课程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灵活、学习场景丰富、教学方式多样的突出优势,完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实现虚拟教学与真实课堂教学的互动衔接与拓展延伸,综合设计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增进师生教学互动频次与层次,提升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推动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显著提升。

3.3 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角色,提升教师的互联网信息化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学融合能力提升,使教师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与自由切换,充分发挥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的主导作用优势,实现教师教学角色的本质性转变,并对高等师范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示范效应。教师是线上线下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者,需要具备更强的教学反思意识与教学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混合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科学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论进行教学过程再设计。“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教师由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决策者,转变为线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引导者,教师的教学重点逐渐转变为在混合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更加注重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深刻领会教师教学工作的挑战性,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研究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不断提升,对学生产生更好的教学示范效应,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的价值功能。

4 结语

核心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是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7]。本文通过分析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的特色与优势,构建“线上+线下+BOPPPS”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并开展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师范类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有利于通过课程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顶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类型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地理教学基本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了学生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学反思能力,可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融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