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耳聋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3-12-23 13:28李立恒张敏魏建初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传导性圆窗听骨

李立恒 张敏 魏建初*

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耳聋门诊较常见,患者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听力下降,且听力损伤程度较重,通常病史较长,检查见鼓膜完整,影像学多平面重建MPR 可以分辨较明显的听骨链中断或连接异常。鼓室探查可以确定听骨链的连接方式。听骨链畸形是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类型,手术重建听骨链为首选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探讨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耳聋的病因并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本院20 例完成手术并有随访记录的传导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18.4 岁。右侧10例,左侧5 例,双侧5 例(选择听力较差耳手术)。16例为逐渐出现的听力下降,4 例有外伤后听力下降。纳入标准:听力下降病史通常>1 年,未合并其他耳廓畸形,听力图显示传导性听力下降(ABG>30 db),术前颞骨CT 显示听骨链连接异常或镫骨底板异常。排除标准:听力图显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CT 显示鼓室乳突高密度影,合并内耳畸形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同一术者完成,排除手术禁忌证,全身麻醉后8 例患者行耳后切口,4 例行耳内切口,8 例行耳内镜手术,术中将鼓耳道皮瓣向前翻转,使听骨链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若镫骨底板活动可,并有正常板上结构时行部分听骨链赝复物(PORP)植入;若有板上结构异常,卵圆窗发育不良行全听骨链赝复物(TORP)植入术;若镫骨底板固定或卵圆窗发育不全时植入Piston;再耳屏软骨修剪后放置在听骨假体和鼓膜之间。听骨由德国科思公司生产的钛合金听骨重建听力。术后明胶海绵周围固定,抗炎治疗。术后3 个月和1 年回访听力,以500 Hz、1 kHz、2 kHz、4 kHz 的气骨导差(ABG)评估听力恢复情况,ABG 恢复到20 db 内为手术成功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手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 例手术患者中,术中发现听骨链畸形10 例,其中Teunissen-Cremers 分型I 型患者1 例。II 型患者1例。III 型患者7 例,IV 型患者1 例。锤骨畸形仅有1例,为锤骨前韧带骨化固定。6 例患者有砧骨畸形(包括砧骨的豆状突起与镫骨融合、砧骨长脚缺失、砧骨长脚错位、砧镫关节松弛),均为砧骨长脚的畸形。6 例患者有镫骨畸形(包括镫骨底板固定、畸形镫骨足弓借软组织附着于鼓岬上、镫骨仅见底板、镫骨头缺失、发育异常);4 例为外伤后听骨链断裂;6 例为耳硬化症患者,表现为镫骨底板固定。术中6 例患者行PORP 植入术,6 例患者行TORP 植入术,6 例患者行Piston 植入术,1 例行外耳道及鼓室成型和1 例听骨链松解粘连。手术患者无周围性面瘫,脑脊液耳漏,鼓膜穿孔,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有眩晕的患者9 例,在4 d 内缓解,有1 例味觉下降2 周后恢复,无耳鸣患者。随访期间有1 例人工听骨脱落移位,听力改善不佳,其余均未有类似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指标比较见表1、图1。

图1 患者手术前后恢复的听力图

表1 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指标比较[(±s),db]

表1 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指标比较[(±s),db]

?

3 讨论

听骨是传导听力的最重要结构,听力传入震动鼓膜,通过锤骨-砧骨-砧镫关节将震动传导至镫骨底板引起卵圆窗震动和淋巴液流动[1]。当听骨链传输出现困难就会出现空气传导障碍。本资料中传导性耳聋中听骨链畸形最多,目前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先天性中耳畸形的发病率为1/15,000[2]。发病率较低,以单侧发病多见,一般的定义不伴有内耳,外耳道畸形。本资料20例传导性耳聋患者听骨链畸形包括其发育畸形和中断,耳硬化症及外伤后听骨链脱位引起的传导障碍。

听小骨主要由第一和第二鳃弓的间充质发育而来,Meckel 软骨发育成锤骨和砧骨,Reichert 软骨发育成镫骨,该软骨发育的异常会导致听骨链的发育畸形[3]。患者听力障碍可能出生就已存在,据报道,EYA1 基因和FGFR2 基因及SOX4 基因的突变可能也是听骨链异常的原因[4]。人工听骨重建手术首先由zollner 提出应用生物合成材料,后来出现钛合金金属[5],材料的改进使手术效果改善。目前人工听骨重建术主要分为3 型[6]:①镫骨底板活动并且板上结构存在可应用PORP 重建;②镫骨板上结构缺如可应用TORP 重建;③镫骨底板固定时则可应用Piston 重建。杨海弟等[7]对听骨链畸形15 例(17 耳)手术,相较于术前,术后3 个月、术后1 年平均ABG 均明显缩小,但术后3 个月与术后1 年的ABG 缩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资料结果一致。

本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术前CT 的多平面重建,将锤砧关节,砧蹬关节重建后可以初步判断听骨的情况。ZHANG 等[8]对132 例患者治疗,90 例(62.1%)经术前HRCT 诊断为单纯听骨链畸形,1 例为中耳异常,55例(37.9%)报告完全正常,多数听骨链发育不全或发育不良的患者,如砧骨长突发育不全/发育不良、镫骨上部结构发育不全、卵圆窗闭锁等,在术前HRCT 中易被发现。本资料术前CT 阅片发现的听骨链畸形,尤其是镫骨及砧骨的异常连接,和术中探查基本一致。SHEEHY 等[9]通过446 例听骨植入,发现打开卵圆窗导致严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故卵圆窗区域风险较大。

耳硬化症的6 例患者中,有2 例女性患者术前存在Willis 误听,且都是生育后,有2 例患者有卡哈切迹的出现,术后消失,但不是典型的骨导在2 kHz 下降,患者气导也在2 kHz 有下降。这些病史对于诊断耳硬化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患者术前CT 无明显异常,无明显的双环征,这需要较好的评估听力检查。

对于听骨链畸形患者也有需要植入中耳助听设备,如骨锚式助听器(BAHA),振动声桥(VSB),骨桥(BB)等方法[10]。本资料患者术后听力不佳2 例,为前庭窗发育不良,目前听骨链畸形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听力,疗效明显。手术方式无论是显微镜还是耳内镜均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故需重视鼓膜完整的,渐进性的听力下降。

猜你喜欢
传导性圆窗听骨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卵圆窗、圆窗的空间方位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圆窗龛在内耳给药方面的临床意义及其解剖分析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导性研究
因为有月亮
因为有月亮
人工听骨与自体听骨在听骨链重建术后的疗效观察
织物热传导性能试验
中耳胆脂瘤患者的听骨链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听骨链重建材料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