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2023-12-25 09:17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田丽群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淄江中学常逢源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木兰技巧题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 田丽群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淄江中学 常逢源

初中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备受重视,其中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师生双方的关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在写作中都存在着内容重复、缺乏技巧、情感表达生硬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更难以在考场作文上“一展风采”,而导入联想思维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帮助学生在提高水平的同时发展兴趣,实现作文教学成果的飞跃。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联想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育与应用,将联想思维带入课堂,体现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从而推动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联想思维对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写作内容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内容呈现出过度统一、不切实际等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思想与成长经历,然而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时,不同的学生却能够写出同样的事、抒同样的情,部分学生的写作内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例如:在“亲情”相关的作文题目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母亲点灯熬夜为我缝补衣服”“父亲冒着大雨送我去医院”等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相符的内容。这些内容却在作文中屡见不鲜,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受到了范文与应试教学的桎梏,在写作内容的选材上难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联想,可以帮助学生从作文的题目与要求出发,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分析、整合、提炼出自己生活中值得去写的内容,打破思维的桎梏。同时,联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思考作文内容时进行随意“组织”。

(二)提高写作技巧

如果说写作内容是作文的“身体”,那么写作技巧就如同“衣服”。人靠衣裳马靠鞍,写作也需要技巧才能出彩。然而,当前学生的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即使将技巧悉数教给学生,很多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联想思维是写作的基本要素,对文章的内涵与深度起到了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将这些技巧灵活运用到写作活动中去。在联想思维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明白——在哪些内容上运用哪些技巧更为合适,能够更好地提高文章的质量与内涵,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飞速提升。

(三)增强情感表达

内容是作文的“身体”,技巧是作文的“衣服”,然而中心思想与情感内涵则是作文的“心脏”。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华丽的技巧,内里却空无一物,那么这篇文章便是没有灵魂的文章;如果只有新奇的内容,却无凝练的思想,那么这篇文章便空有一副好皮囊。情感内涵与中心思想,既是文章的根本,也是写作的“定海神针”,更是打动阅卷教师的法宝。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却常常存在着“有情不会抒发”的关键性问题。而联想思维的培养,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一现状。联想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直抒胸臆的同时,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更为生动、具体、形象地体现在作文中,让学生的抒情打破局限,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己所思所想、所感所叹精准巧妙地呈现,以打动读者的心,激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二、在写作教学中培养联想思维的实践路径

(一)从立意出发,培养联想思维

文以“意”为根,“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在初中语文的作文写作中,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内容、思想表达以及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从立意出发,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作文的立意应该简明集中、新颖深刻,因此,教师应在立意训练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整合与挖掘,并且剖析事件背后的情感因素,发挥联想思维的作用,将这些“素材”巧妙地进行整合提炼、组织优化,从而深化文章的思想内涵与中心主旨,实现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

在一开始的立意训练时,教师可以选定一些较为宽泛的主旨。例如:教师可以选定“木”,让学生基于此发挥联想思维的作用。有些学生看见“木”,会想到树木、森林等较为浅显直观的事物,但有些学生则会想到“枯木逢春”,书写下经历挫折磨难又重获希望的故事,还有些学生会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写作中表明自己不怕漫长的时间与生活的考验,而一定要成人成才的雄心壮志……一个简单的“木”就引发学生的很多联想,其实作文的立意与写作也是如此。作文的题目可能很简单、直白,不少学生却被限制在寥寥数语的题目说明中,导致写作的内容与思想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却没有意识到题目背后的广阔天地。联想训练就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目光放远、内涵挖深,在写作中着眼于细节的同时,也要具备更大的格局与胸怀。

(二)从审题出发,训练联想思维

审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学生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跑题的关键。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虽然审对了题目,但是所写的作文依然呈现出套路化与公式化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思维受到了限制,只考虑题目表面的含义,却没有思考题目背后的深层内涵。初中阶段,语文作文多以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为主,这种命题作文给了学生一部分的明确限制,但学生也应在命题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为例。这一单元写作实践(二)要求学生以《节日》为主题写一篇散文。不少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后会被“节日”二字限制住,以节日的由来、习俗、介绍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跳出定式思维,运用联想思维进行构思。教师可让学生以“节日”为中心绘制树状图,从人、事、物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便打开了——节日的场景、节日的习俗、节日的特定物品、人们在节日里的表现、我在节日里的感受……教师以“节日”为中心进行联想,又以“人、事、物”为分支进行延伸,让学生在联想思维的引导下从多方面进行审题,为未来的写作打下基础与铺垫。

(三)从阅读入手,提升联想思维

近年来,“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法在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想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不仅需要大量的生活经历,还要丰富的语言积累,而阅读恰好为联想思维提供了不少素材。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从阅读入手,将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紧密相连,从而推动学生联想思维的提高。

以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 课《木兰诗》的教学为例。当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可以给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木兰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将回答写成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体现出了他们别出心裁的思想——有的学生写“木兰回乡受到了英雄般的对待”,还有的学生写“因为木兰的出现,男尊女卑的社会发生了变化,男性与女性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更有学生写到“木兰替父从军不符合当时的规定,回乡后被天子召见,有大臣要给木兰降罪,但是天子念在其战功累累,便放过了木兰,并且予以嘉奖”……学生们的作文都是从阅读内容出发,运用联想思维,发挥创造精神,写出了新意,也写出了心意。

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既能够让联想思维的训练有所依托,又能够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木兰技巧题目
木兰剧片段展示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关于题目的要求
若是木兰能网购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