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普通高校的在地国际化研究

2023-12-26 03:57蒋冰清
科技风 2023年34期
关键词:双循环国际化人才

蒋冰清 杨 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一、概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向更高层次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国际化新局面要立足本土,着眼国际,善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应势利导,顺势而为。

因此,王聪聪等人认为,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是加快形成内循环主导优势、形成内外循环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该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格局、深度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合作机会以及挖掘本土高校的国际化资源,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在地培养。[1]也就是说,在“双循环”新发展战略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要采用一种新的理念和手段--在地国际化。

二、在地国际化概述

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率先提出“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IAH)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种新理念和手段。意指教育领域内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中,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国际课程,并通过与国际学生的互动和体验新的教学方法来获得国际教育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资格,从而应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全球化需求。[2]“在地国际化”通过师生互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等路径,有效地帮助高校实现本土国际化的内涵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素养的高水平人才。

随着在地国际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如学者 Wachter.B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除师生海外流动以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领域活动[3]。荷兰大学国际合作基金会认为,在地国际化是“一种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经验的活动,它重视为学生提供与其他国人士所交往必需的‘国际能力’以及交往时的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相联系的‘文化能力’”。[4]在对美国9所公立研究性大学进行实证研究后,Krista M.Soria等发现,参与校内的国际活动,比如国际课程、与国际学生和教师互动、跨文化的课外活动等,可以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的全球化、国际化和跨文化能力,而不是跨国界的交流。[5]

中国对在地国际化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逐渐增多。对在地国际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文东茅等认为,在地国际化主要是指利用校本资源推动国际化,包括提升本校学生国际化交换项目,校内提供的国际互联网、外文电子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和国际学生、外国专家、交流学者等“人员资源”,以及由留学生公寓、国际会议、国际活动等构成的“国际化环境”;[6]张伟等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校利用已有的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达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校园[7]。从国内外学者们对“在地国际化”的阐释可以看出,在地国际化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即“组织”“课程”和“人”。因此,笔者认为,在地国际化只是高等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在实施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将采取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本土高校中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为不能出国学习交流的学生提供国际通用语言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利用“校本资源”提升国际化,通过已有跨国流动学习经验的教师推动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升,利用本土校园内的国际文化互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际化人才;在地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普通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的探索

作为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支撑服务的普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意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传统以跨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反观具有本土性、普惠性、国际和跨文化性特征的在地国际化更受世人推崇。但是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我国高校得到普遍推广和实施却任重而道远。

(一)树立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造就强支撑人才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普通高校应立足本土资源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而该目标的实现,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依托去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摆脱对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均不断扩大。高校要从自身发展定位、提升国际化人才吸引力、为国际化人才带来本土培养的不竭资源出发,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校本特色的国际化品牌。因此,大学必须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国际化的新理念为指导,不能只靠跨境留学来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地国际化理念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内循环为主体的要求高度契合,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本土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在地国际化强调以既有的资源为主体,实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结合,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本土文化、民族特性以及学生需求出发,以服务于国家国际化建设为落脚点,以统筹规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高校既有的国际化资源,建设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国际化校园,让每一个学生不用出国都能够接触到国际化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素养,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在地国际化的这一理念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国际化人才所强调的本土意识高度吻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因国际化资源不足、跨境留学昂贵所导致的国际化惠及程度不足所带来的学生国际竞争力的不平等等问题。

所以,各高校应以国际化的新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科研活动等,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为目标,挖掘现有国际化资源,将国际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要素,系统实施国际化办学,不断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校园文化。

(二)扎实推进课程国际化,做实在地国际化的核心要素

LEASK .B指出课程国际化就是在课程内容、学习成果、任务评估、教学方法和学习计划等各个环节中植入国际、跨文化和全球层面的要素[8]。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和知识载体,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所以,高等教育要实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课程的国际化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路径和核心。为实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在本土高校中引入国际化课程或设置包含国际化元素的“国内课程”,是在本土高校中实现国际化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校在地国际化进程的主要途径和核心举措。

Harrison N认为国际化课程是“提供国际化和跨文化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能在专业、社会、情感等方面做出卓越表现的课程”。[2]仅将使用教材换成全英文教材、授课语言改为英语(双语)、或只在课程中增加一些跨文化内容的选修课或课外活动的那种做法,并不是真正地在推行国际化。因为国际化、跨文化的要素未能在课程设计的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评估中展现出来。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高校在引进国际化课程或开设包含国际化元素的“国内课程”时,应努力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之间的自由,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实现与课程的充分对接。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辨析和筛选,确保引进课程资源的本土适用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既能保证课程符合中国社会需求的质量和水平,又能满足学生获取国际化知识、培养国际化能力和形成国际化视野[9]。

(三)全方位盘活校本国际资源,构建在地国际化的校园环境

跨境学习经济成本高,且受益人数少。而在地国际化能为那些无法进行跨境学习的学生提供国际化发展的平台与机会,让他们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所以,营造多元文化交融的本土大学国际化校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要挖掘本土本校的来华留学生和华人华侨资源,营造在地国际化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改革开放特别是2016年国家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后,来华留学人数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数在2021年已经达到57万人。[10]各大学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带来的教育福利,大展拳脚,建设完善的留学及服务体系。以留学生为牵引,建立校友联络,搭建国际平台,了解国外文化,提升外语技能,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本土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激发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动力,利用留学生管理机构、科研项目以及校园社团活动、校园文艺节等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本校本土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与学习。

第二,要倾力盘活校内国际资源,扩大在地国际交流机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实现在地国际化的校本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类人力资源,如学校的外教、留学人员以及有过留洋经历的本校教师等;另一类是各类信息资源,如外文资料库、外文图书等。充分利用校本国际化资源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内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但高校在充分挖掘校本国际化资源时,应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利用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通过举办跨文化活动、中外师生同室研究、中外学生同室听课等,促进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本校学生与国际学生的有效交流。

第三,要立足本土内循环,加快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拓宽国际化知识获取的渠道,实现国际化发展。高校要不断丰富办学资源中的国际要素,为国际化内循环发展奠定资源基础。一是充分认识孔子学院等文化教育机构和中外人文交流基地的重大作用,在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校内国际课程建设的同时,通过他们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学生联合培养、学者互访,宣传推广我国优秀文化。二是鼓励教师参加网上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学生参加网上国际交流活动,增强当地师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充分发挥本土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优化服务,构建与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办学治理体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新格局挑战的必然选择是优化服务,构建与高校国际化在地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治理体系。

首先,构建有利于“在地国际化”办学的组织模式,实施扁平化管理,以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为减少国际化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体制性障碍,健全高校组织架构,构建校、院(系)两级组织结构。

其次,构建有利于实施“在地国际化”统筹协调的治理机制。在学校顶层设计“在地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后,学校中层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在学校外事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之下,把“在地国际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当中,付诸于支持二级学院办学的具体行动之中;构建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办学质量评估认证体系,既要立足本土实际,又要对标国际人才的标准与规格,让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进步,实现同步成长,既能够实现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化人才内循环的良好运转。

猜你喜欢
双循环国际化人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