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以“开心小剧场”为例

2023-12-26 11:05吴飞菲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51073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小剧场深度区域

吴飞菲(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510730)

深度学习即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使学习者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之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近年来,深度学习备受教育界重视。就幼儿教育而言,受幼儿发展水平、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在学习中时常处于“浅层”学习状态,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对此,幼儿教师应仔细思考和探索,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推进深度学习的达成。

一、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条件

幼儿的深度学习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学习与思考的对象。幼儿学习的内容、思考的对象都应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蕴含特定的活动意图,且蕴含着知识,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是要有宽松、平等、安全的氛围,让幼儿主动参与、平等交流和讨论,这不单是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平等,也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平等。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回应,不以任何理由打击和嘲讽幼儿,以此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区域活动中,这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

三是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区域活动方案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结合教学目标投放材料,组织活动实施,做到有的放矢。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备足活动材料,确保所有幼儿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呢? 你们想搭建什么? 你们需要使用哪些材料?”引导活动朝着预设目的进行。

四是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和改进。虽然区域活动的目标、计划是预设的,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即时的,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表现,并根据其表现对活动进行进一步调整。

二、 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以“开心小剧场”为例

“开心小剧场”是我园大班幼儿的区域活动课程,在该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选择活动主题、制作活动材料、利用材料搭建舞台道具并组织表演。在游戏中,幼儿发挥主动性,尽情地想象和创造,思维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胆小的幼儿也因为有了自己的一番新天地而变得活泼起来,每天的入区活动成了每个幼儿翘首以盼的事情。以下对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进行总结。

1.活动准备:以幼儿为中心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学与活动方针,全面认识和观察幼儿,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设计和组织区域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提高区域活动的吸引力,吸引幼儿主动学习,同时要分析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是否有潜在的教育价值,能否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契机。另一方面,教师要富有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智慧,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挖掘活动价值,找到激活幼儿兴趣的“点”,让幼儿保持学习的热情,激活内部学习动机,从而在活动中更加主动、专注、投入。

在“开心小剧场”的活动准备阶段,为了最大化地照顾幼儿的活动热情,我们采用投票的方法评选出“我最想要建一个××区”。班级中有一半以上的幼儿投票选定:创设一个既能真人表演,又能木偶表演的小舞台。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个计划,探讨到底需要什么材料。在讨论中,他们决定了区域的名称“天天开心小剧场”。这种讨论让教师了解到幼儿的想法和需要,更给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机会。以往的活动都是教师创设一些区域,教师摆什么幼儿就玩什么,幼儿不喜欢玩了,空间就闲置了。让幼儿加入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来,让幼儿设计区域、添置玩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又让环境变得更多元与更立体。

每天的入区活动成了每个幼儿翘首以盼的事情,幼儿越来越成为思想的主体及行动的主体。从以往教师规定的区域到“我最想要建一个××区”,改变了幼儿在课程决策中的身份。这样的准备方法对幼儿传递的信息是:老师想听听我的主意,所以我是可以有好主意的人。不要小看这看似简单的变化,它能对幼儿建立一个积极学习者的自我身份产生影响。

2.材料投放:唤醒学习动机

深度学习是一种由内部动机激发的学习行为。幼儿并不是被动、机械地学习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学习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从而习得新知识。可以说,材料是唤醒幼儿开展深度学习的基石。在“开心小剧场”区域活动中,我们按照《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的要求,本着“安全卫生、温馨舒适、有归属感”的原则改造区域活动环境,对材料投放进行优化,准备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层次性强的材料,让幼儿反复动手和操作。

我们在“开心小剧场”的材料投放中,与幼儿一同商议活动所需材料,共同制定了区域建设所需物品清单:设计图、背景、灯光、幕布、音像、主持人、观众等。还提出了第一场要演的剧目为《三只小猪》,需要的道具为: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树、三只小猪、一匹狼。简单提出了对主持人和观众的要求等。同时,我们投放的材料也有很多幼儿自主制作的,这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每一次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都有记录可循,由于教师的静心思考、巧妙布置,班级内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材料进行互动,在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现了深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活动实施:多样化的学习路径

(1)幼儿自主思考与操作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让幼儿“自主”操作,“自主”应是有目的的自主,要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同时,要基于幼儿角度设计区域活动,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允许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决定游戏形式,激活其思维与进一步思考。在“开心小剧场”的木偶台制作环节,幼儿自己制定了不同的搭建方案,并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方案一:竖立架子,搭上幕布,开始表演,但展板架竖放太高。调整原定方案后,演员演得欢,可观众看不到。有的幼儿说:“那就倒着放,倒着放能看到。”再次调整方案后,观众看到了木偶,可在表演时,演员都需要跪着。幼儿非常兴奋,但表演者一跑动起来,观众就看不到木偶了。

方案二:舞台搭建好了,高度刚刚好。可表演者一跑动起来就穿帮了。哦! 原来舞台太小了。

方案三:展板架高度适合,表演者跑动时木偶也能看到。但幕布和支撑架需要两个人拉着,不然中间就凹下去了。于是,有幼儿提出:“可以放两个玩具间隔柜在中间。支撑两根圆柱子。”检验一下效果,果真很好! 已不需要有专门的人扶着圆柱子了。但圆柱子用久了总会向两边倾斜。于是,幼儿想办法用凳子将圆柱四面围住,可是这样做,幼儿就没椅子坐了。小朋友们又想办法解决座位问题。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开动脑筋、深度思考,在保持了良好活动氛围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2)教师要提供实时引导

区域活动并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包办一切,应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障碍时予以指引,确保活动目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设计舞台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设计图纸:波浪线部分表示窗帘的帘头,垂下的部分表示窗帘。于是,教师用泡沫纸和织布制作成了帘头和窗帘。案例中,教师问道:“角游区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引发幼儿的谈话。对于大班中期已能用“谈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这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教师和幼儿一起实施计划,组织谈话,并在讨论中决定了区域的名称——“天天开心小剧场”。幼儿提出了区域建设的所需物品,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

(3)及时总结和归纳学习收获

以幼儿为主,教师配合的木偶剧《三只小猪盖房子》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我们将其搬到了更大的舞台上。面对全园观众的热情掌声,后台演员、道具工作人员的认真投入,我们的小演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之余,我们也总结了这次区域活动的经验与收获。一是活动中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幼儿能否针对某一问题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大胆实践? 幼儿能否根据自己创设活动区域的想法提供和制作所需的物品、艺术作品? 幼儿的优秀学习品质是否得到了培养? 二是总结幼儿收获了哪些核心概念、技能或关键经验。例如,在语言领域:喜欢文学故事,能大胆创编故事,并表演出来。喜欢木偶表演的艺术形式,倾听和表演协调配合完成。在科学领域:能提出各种问题,不断摆弄物体,能经常动手动脑尝试解决问题。

三、 结语

深度学习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良好的环境、材料,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知识整合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让幼儿早期学习对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猜你喜欢
小剧场深度区域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小剧场
分区域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