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略读课文阅读要素浅析

2023-12-26 11:05齐海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2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核心思想珍珠鸟课文内容

齐海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 255400)

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在写作内容、情节铺垫、文字运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如果阅读方法错误、阅读思路混乱、阅读技巧呆板,不仅影响学生阅读体验,也会限制阅读能力提升。基于这方面考虑,在阅读和学习这一类型课文时,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度解析,准确判定出课文核心主线。

一、 回顾精读课文, 归纳知识要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标注星号的略读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内容都与本单元精读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基于这一特点考虑,在学习略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对此前所学的精读课文进行回顾、梳理,然后,结合精读课文的创作主线对略读课文的核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点,也可以提高学生概括和归纳能力。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做到全面回顾。即在温习之前所学精读课文时,应当对一个单元内的所有课文进行二次阅读和分析。如果进行选择性阅读,或者只关注一篇精读课文,那么,很难从略读课文当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与思想,自主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第二,分配好阅读时间。即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应当以略读课文为主,适当减少回顾精读课文所花费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精读课文内容已经产生了比较深刻印象,当进入阅读状态后,能够快速联想起精读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与内容。因此,在回顾精读课文时,了解和明确课文核心思想与作者创作手法即可,给略读课文阅读与学习节省了大量时间。

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两篇略读课文为例。在阅读这两篇课文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任务,通过对精读课文的阅读与分析发现,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其主题思想都是围绕着“爱国精神”展开。如顾炎武创作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要是为了说明国家的兴盛与衰亡,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选取的古诗三首也饱含了诗人对国家的牵挂情愫,或者抒发了对爱国人物的敬仰之情。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通过对周总理儿时拯救国家、拯救百姓的远大抱负的描写与刻画,来抒发对周总理这种心系国家博大情怀的仰慕之情。在确定了这些精读课文的创作主线之后,学生对这两篇略读课文的主题思想也会产生初步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对略读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例如,《梅兰芳蓄须》主要描写梅兰芳先生在八年抗战中,身处逆境,始终拒绝为敌伪演出,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而《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新体诗主要表达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当分别确定两篇课文的核心思想后,学生既可以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也能够深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利用这种阅读方法对略读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学生脑海中能够快速浮现出本单元其他精读课文的内容梗概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场景,在这些场景熏陶和启发下,阅读与分析思路更加清晰,进而可以快速提炼出略读课文当中的行文主线。另一方面能够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尤其在面对篇幅较长、文字较多的略读课文时,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整个阅读过程流于形式,读过一篇课文之后,脑海当中课文内容始终处于模糊认知状态。而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回顾,学生能够积累大量阅读经验、掌握更多阅读方法,知道哪些内容属于重点阅读内容,然后紧紧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久而久之,阅读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 小组合作探讨, 挖掘核心思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集合大家的力量去做一件事,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一理论,在学习略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专门为各小组布置一个主题阅读任务。在接到主题任务之后,各小组通过合作阅读与协作探讨方式,对略读课文的内容、情节、情感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对核心思想进行挖掘和提炼,节省大量阅读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各小组认真做好阅读前的筹划、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确定主题任务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明确阅读方向。如主题任务与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关,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将关注焦点向每一个人物身上转移,如果主题任务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有关,学生可以抓住故事主线来分析每一个段落。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其次,在合作中,每一位小组成员应当积极大胆表述自己观点,即便阐述观点错误,也应及时分享出来,并通过小组讨论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筛选与归纳。这对阅读思维的锻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这篇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从多个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与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读过之后,既会为之感动,也会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为了理顺这篇课文的行文脉络,快速提炼出课文核心思想,教师首先为学生布置一项主题阅读任务:“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但是,父母却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评价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当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由于教师已经给出了阅读方向,因此,学生只需要对与问题相关联的课文内容进行精细阅读即可,其他内容完全可以粗读一带而过。如课文开头部分直接引出母亲对“作品”的评价,接下来,学生可以跳过课文中间部分,直接将关注重心放在父亲对“作品”的评价上面。通过对两段文字的整合与分析,来梳理和归纳问题答案,将其分享出来。如第一小组分享的答案是:母亲用“精彩极了”评价作者的作品是为了鼓励作者,让作者写出更加优秀的诗词作品。而父亲用“糟糕透了”评价作者的作品,并不是指责作者,而是让作者时刻记住这句警告,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进而在诗词创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小组合作阅读既可以带动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也能够活跃学生阅读思维,使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因此,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能够产生以下积极影响:第一,明确的主题任务给学生指引正确的阅读路线,学生阅读课文,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线索,便可以在较短时间熟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促进阅读效率快速提升。第二,小组合作阅读可以收集每一位小组成员意见与建议,当大家想法与观点积累到一定程度,整篇课文核心思想也快速浮出水面,这对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三,教师布置的主题阅读任务都是从课文重点段落提取出来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对课文情节发展、行文脉络、思想寓意也将产生更加深刻印象。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力量,让小组成员通过精诚协作来共同完成略读课文阅读任务。

三、 借助参考资料, 开展自主阅读

对于教师而言,讲授略读课文所占用时间要远远少于精读课文,因此,学习略读课文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自主支配时间。如果采取传统的机械式阅读方法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容易影响阅读效果,学生对略读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只能浮于表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电子图书馆来查找一些与略读课文主题内容相关联的书籍、刊物,辅助整个阅读过程。这种方法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略读课文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也能够促进阅读素养快速形成。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略读课文《珍珠鸟》为例。这是一篇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状物散文,文章利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珍珠鸟的成长历程,以及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故事。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珍珠鸟这一鸟类品种的形态样貌与生活习性,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关于“珍珠鸟”的详细信息。如有的学生将搜索重点放在珍珠鸟的形态样貌方面:珍珠鸟体长约10厘米,雄鸟头顶青灰色,眼前方呈灰白色,眼后下方有棕红色的圆形大斑,上体大部分羽毛呈棕灰色,翅膀羽毛的颜色呈黑褐色,肋部棕红色并有白色珍珠样点斑。尾部羽毛呈黑色并有较规整的白色横纹,尾的端部呈圆铲形,喉及颈侧呈淡灰色,并带有黑色横纹,胸腹部呈土灰色。通过学生收集的参考资料,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的影像能够快速出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对珍珠鸟产生强烈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快速进入阅读状态,阅读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由此可见,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参考资料的内容与略读课文的内容具有较高关联度,当学生对参考资料产生深刻印象后,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整个阅读过程将更加轻松、愉悦。其次,学生可以参考资料提取出有助于理解略读课文内容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阅读思维也会进入活跃状态。这时学生更加乐于去自主探究和自主挖掘略读课文当中所隐含的某一种寓意、哲理,或者思想和情感。最后,这种借助于参考资料的方法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一条有效路径,收集的资料越齐全,脑海当中存储的知识越多。随着知识存储量的增加,学生面对不同体裁略读课文也不会畏惧和紧张,反而会充分享受整个阅读过程所带来的愉悦体验。

随着略读课文篇目的增多,学生将接触更多体裁、更多创作形式的课文。为了激发和带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对略读课文产生浓厚阅读兴趣,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真实感受,并通过正向引导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在这一氛围熏陶下,不仅可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猜你喜欢
核心思想珍珠鸟课文内容
可爱的珍珠鸟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国庆抒怀
说谎的珍珠鸟
基于政府统计视角下的大数据核心思想研究
《珍珠鸟》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