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题材话剧丰富高校美育内涵的价值探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023-12-26 13:14王梦媛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史话剧美育

王梦媛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3)

在高校美育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教育逐渐贯穿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旨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建立审美观和塑造健全人格。如今,高校美育蓬勃发展,在如何优化、拓展校园艺术环境和突出、加深校园文化特色的方面,愈发引起了美育工作者的重视。校园话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校史题材为创作主题的校园话剧在高校艺术活动中层出不穷,排演校史题材话剧逐渐成为高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2021年11月,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召开,不仅探讨了校园戏剧的未来与发展,更推动了海峡两岸暨香港和澳门地区戏剧的交流与合作[1]。例如,北京大学以蔡元培为原型排演话剧《蔡元培》,东南大学以知名校友、物理学家吴健雄为原型排演话剧《吴健雄》,浙江大学以老校长竺可桢为原型排演话剧《求是魂》,北京交通大学以知名校友、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为原型排演话剧《茅以升》。李然指出,校史话剧排演以德育为宗旨,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校园氛围、体悟校园情怀、理解办学理念,浸润大学的学术精神与校风,明确责任担当,增强了身份认同[2]。刘勤在思考吉林省大学生戏剧节的反响时,提出了校园戏剧“由面到点、由点到面的盘升”,既打破了专业戏剧与业余演出的壁垒,培养新的受众群体,又推广传播了校园戏剧文化[3]。崔杰在分析天津校园戏剧的发展中提出,校园戏剧应该走向健全的制度化管理体系,为校园戏剧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和基础设备[4]。清华大学更是将校园剧场“第二课堂”与美育活动相结合,培养创作人才、挖掘原创作品、组建编剧团队,并以比赛的方式扩展美育平台、激励学生参与美育实践[5]。

由此可见,校园、校史题材话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在戏剧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中,校史题材话剧充分利用了校园情境创设原则,使学生完全置身于情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的陶冶。同时,有效放大、加强了直观感悟效果。用校友原型、校史事例作为艺术形象、叙事的选择和创作,能够让欣赏者直接感受、领悟,同时成为参与者在情感上与人物、情节产生共鸣、互通,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行之有理:高校美育理据在校史题材话剧中的体现

(一) “校园文化”的符号植入

苏珊·朗格的“幻象说”提出:艺术是一种幻象,这种幻象能给人产生真实的感受。“戏剧创造了一种虚幻的经验和历史,它和诗歌属于同类型的幻象。语言作为一种材料,用来进行某种虚构‘经验’或往事的构造。但与诗歌不同的是,戏剧是一种命运的模式,戏剧表演以形象出现于舞台,它所唤起的想象是由此向后的发展。在表演没有完成之前,它呈现一种未完成的形式。”[6]“校园文化”是一种代表校史、校训精神,校园人文情怀等经过长时间发展与沉淀的情感。戏剧是一种强有力的载体,能够使这种情感转化成为一种可见的具象表达。戏剧作为一种具有视听效果的艺术形式,想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必须建立超越现实形式的价值意义。正如“幻象说”指出,建立了超越现实、脱离自然的基本幻象,才能将普遍的情感与形式相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戏剧作为一种形式可以把情感具象化。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不是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表达虚构的人物情感”[6]。他的情感并不是因为亲身经历而有所体会,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反复琢磨,模仿组织过后表演出来。因此,校史题材话剧的创作,首先基于经验、历史,然后通过对历史事迹的改编传递校园文化精神。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戏剧作为一种具有视听形式的艺术形式,将需要表现的情感抽象出来,并使之具有普遍意义,情景体验的生活模拟练习是建立了与现实、自然脱离的基本幻象,从而去建立、植入情感符号。以南京农业大学原创话剧《北大荒七君子》为例,该话剧以知名校友吕士恒等人申请去北大荒开荒建设的事例为题材,包含申请去北大荒、初入北大荒、扎根北大荒、“文革”动荡、老同学重聚、农学精神传递后辈六个部分。当学生初读剧本后,对这段校史和农学精神建立了初步认识与了解。对于一个非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深刻把握“农学精神”是非常困难的,而此时剧本作为一个载体,把这种抽象情感具象化。“农学精神”同时作为一种符号的概念被融入、贯穿于戏剧中,哪怕对农业没有了解的学生,也会在剧本所创造的语境中体会到真实的感受。学生为了精准把握和塑造农学人的农业事业生涯,会进行人物素材的收集和角色体验。在排练初期,学生通过史料调查尽可能地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通过其经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丰富素材的过程中建立符号的象征意义。

这种以培养校园文化情感精神从而达到美育目的的教育,与席勒在美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情感教育”也有契合之处。席勒将良好的审美作为使人具有文化精神、拥有人性的唯一途径,因此,美育是塑造审美观的重要途径。当审美情怀注入戏剧活动时,情感的交流是自然产生的,以戏剧为媒介,淡化、克服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防线、矛盾冲突,因为排练的催化提升了认同和参与度。在人际社会的活动组织中逐渐形成一种有助于交流沟通的功能导向,服务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校园戏剧便是将这样的导向功能服务于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呈现方式上,戏剧本身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此“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通过戏剧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植入学生潜意识,从而塑造校园文化精神。

(二) “校友形象”的身份认同

赵毅衡在《符号学的原理与推演》中提到“身份”,他认为“自我必须在与他人、与社会的符号交流中确定自身,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以符号身份代替自我进行社会活动,社会的构成和人际的构成由此以个人的表意身份而来。”[7]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是人不断建立的身份符号。

以《北大荒七君子》的排演为例,一开始学生并不能明确感受到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的“身份”,作为单独的个体,仅仅只通过课堂和校园生活,很难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身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在平常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份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去体验“扎根荒地、开垦边疆”的奉献精神。然而在排演话剧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剧情节所展现的历史事迹,学生会不自觉形成一种“角色认同”,不光是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契合,更是将这种“校友优秀形象”贯穿于自身。在《北大荒七君子》第一幕的最后,所有同学(表演者)站在舞台上宣誓支援北大荒,那一刻在表演的规定情境和舞美氛围的烘托、渲染下,他们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就是即将前往北大荒开荒建设的农大人。

在社会学中,将行为规范定义为“角色接受”,即是否愿意按照社会角色的设定规范言行。相较于规章制度的硬性规则,戏剧形式的浸染和熏陶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戏剧作为产品,反之也对主体产生了影响。“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人类的实践生产活动中,不仅生产了主体需要的产品,而且产品也反过来满足了主体的需要。”[8]当学生接受了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现象即被称为“角色认同”。角色认同体现在对所扮演的角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接受并履行,对角色认同的理解也是由浅入深的过程,随着对角色的深入了解,他能所表现的面是多维的、立体的、深刻的[9]。所以,一般情况下,角色认同是一个持续的社会化过程,也是角色与角色承担者双向塑造的过程,于是同类型的角色不同的承担者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当扮演者意识到自己的表演使社会及他人产生期待时,便自发地努力融入角色。

在戏剧铺设的背景环境中,时代背景被缩影在特定的规定情境下,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会因为角色意识加速产生并进一步内在化。同时,这种角色塑造所产生的角色意识也会形成反作用力推动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社会互动方式,人们在扮演中不断地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角色认同让人们自愿地去承担、进行扮演,并自觉地维护角色下的社会运转。因此,校史题材话剧的排演使“集体潜意识”不断被加深,学生对“校友身份”的不断认同并用良好的行为准则自发地塑造积极、正确的自我形象。

二、行之有方:高校美育模式在校史题材话剧中的优化

(一) 打破专业壁垒,丰富参与形式

以南京农业大学两部校园原创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和《金善宝》为例,这两部话剧均以知名校友事迹作为题材,既着重表达了“农学精神”,体现了专业、学科特色,也使非农学专业的学生对农学专业产生了解,直观地感受学校农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历程。以话剧形式呈现最大的优势在于,话剧是一项可以“全员参与”的活动,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这首先就打破了院系、专业之间缺乏交流、互不相通的壁垒。其次,与其他艺术活动形式不同的是,戏剧本身的组成部分就是复杂多样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道具,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参与不同的部分。同时,戏剧的优势在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是相互交流、配合完成的,因此,学生在排练话剧时,会关注到他人的行动和言语,这时所产生的交流是双向且有效果的。

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把戏剧欣赏称之为“集体体验”,集体性是戏剧艺术的特色之一。即不论作为何种角色,以何种方式参与的学生都能在同一时刻产生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方面达到“融合”。比如,观众在观演中产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而以突出专业特色为导向的校史题材话剧所形成的“融合”不仅作用于学生的表演和观演中,还体现话剧本身所进行的专业实践与艺术审美的交叉融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理念,打开思维模式,在将来的学习中提升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10]。

基于美育“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戏剧的方式来达到美育效果是行之有效的。从目的上来看,是为了情感上的轻松愉悦,而不是为了刻苦努力。这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没有外在的规范强制,是出自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艺术活动是一种理性评价与感性体验直接统一的表现,是强烈的情感体验形式。尽管艺术教育具有娱乐性特点,但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在娱乐中渗透着理性,包含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教育。从性质上说,这种渗透于娱乐的教育,主要不是认识和道德的教育,而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内在心灵的熏陶感染,也就是由情感的打动到心灵的启迪。从形式上看,它不同于政治教育的直接教育形式,而是一种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在娱乐中不知不觉进行的、潜在的,也是逐步的欣赏和接受乃至培养起来的某种情感。从文艺家的要求来看,正因为艺术教育具有这种特有的启迪、熏陶人们心灵的巨大作用,所以人们常常把艺术品、艺术作品称作“精神食粮”,把文艺家叫做“人类灵魂工程师”。

校史题材话剧作为以美育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推行,用灵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教学完成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精神气质、文化素质。席勒在《审美书简》中提到:审美观照是人摆脱自然的欲望,同对象发生的第一个自由的关系。那么校史题材的话剧作为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对于自由的接受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从教学效果看,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专业间的交流交融,既突出了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又使高校美育的学科综合性得到提升。

(二) 扩充美育内涵,建立潜在课堂

南京农业大学原创校园话剧《北大荒七君子》是由人文学院表演系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所组成的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共同完成的作品。在戏剧的导演、表演方面,表演系的师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而在剧本创作方面,相关专业能够给予最准确的学科建议。如果把校园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排练厅就是一个“潜在课堂”,通过不同专业的相互浸润和渗透,学生在跨领域、跨专业的融合中建立了综合性、科学性、多元化的审美观。

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一部校园戏剧作品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融入了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及高校美学追求,内涵极其丰富。由于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知识阅历及审美趣味等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校园戏剧是引领和帮助学生解读综合艺术样态中种种信息的有效中介。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反应,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感悟。普列汉诺夫说过,艺术作为人们思想的表现是生动形象的而非抽象。因此戏剧作为具体形象的艺术符号能够帮助学生对艺术进行具象、清晰地理解,从而激发情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审美能力是在审美体验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戏剧扩大了审美体验的空间,是审美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学生对富有哲理的优秀艺术品的认识理解,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艺术欣赏,更是一次自我艺术操作。

在认知功能的培养上,对个人而言,戏剧会对人的内心产生规劝和引导作用,进而培养、提升个人情商。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将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1) 及时洞察内心的“自我了解能力”;(2) 及时调整,快速适应的“自我管理能力”;(3) 及时调动,自由支配的“自我激励能力”;(4) 感知他人的“移情共情能力”;(5) 对于他人的情绪及时作出反馈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11]。戏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通过台词和剧情的引领进行沉浸式情感体验,而经典戏剧作品本身就是描述了一系列复杂的、极具感性的、富有哲理的人物事件,能够在研读剧本时理性的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行为逻辑,还可以让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学会与成员相处,观察他人情绪、管理自我,提高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合文学、形体、音乐、造型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舞台反应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在演绎剧本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情感体验,一次对人物的塑造。对集体而言,在不同的戏剧表演当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差异,通过不同的分工与合作,可以增强其集体意识,使其融入现实生活,在遇到个人与集体的冲突时,学会与人和解、与自己和解,合理地表达诉求和情绪,学会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关系。

戏剧是社会现象的剖析与反思,校园戏剧是校园风貌的缩影。戏剧有着其他艺术作品难以达到的直观性与感染力,它直接呈现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就《北大荒七君子》而言,是压缩精炼的优秀农学人的精神,通过戏剧的途径加以宣扬和推广,不论是参与者的排练过程还是观看者的观演过程,他们都是高校美育的受益者,美育目的始终借由戏剧贯穿始终。有的学校更是把校园戏剧多维度发展,扩充并深化高校美育内涵。清华大学在开展校园戏剧“第二课堂”时,还会围绕剧目开展一系列的演前导赏、演后座谈、剧本朗读会、戏剧工作坊等活动;南京大学将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推向社会,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新力量,产生更大的辐射效果。由此可见,要实现校史话剧育人的效果最大化,要尽可能地拓展传播范围,比如在重大的活动中增加巡演片段,甚至校外交流互动。除了线下演出,还可以发展衍生产品,比如线上短视频片段、宣传片、文创等。

三、行之有效:高校校史题材话剧中的美育作用

(一) 传递特色文化精神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我们所实施的教育戏剧方案,应该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文化底蕴、文化修养的学生。对于农业高校来说,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传统文化可以融入美育之中。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美育课程设置相对丰富且全面,比如开设“民间艺术鉴赏”课程,以线上慕课、线下体验课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民间艺术认知和鉴赏的学习渠道与方法;开设“京剧数学”课程,将国粹融入专业课程;开设紫砂工坊;利用全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这一学科优势打造菊花艺术实践工作坊,将艺术与科研相结合……[10]这些在专业领域渗透进传统文化和美育价值的举措,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在传统文化与专业领域相结合中审美育人、科学育人。

上述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课程同样可以为校史话剧的题材选择提供借鉴。南京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将非遗的包容性教育、审美教育与内部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张娜在探究“非遗”进高校的路径选择时提出过,非遗的观念教育不能缺少审美的维度,其不仅关系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的美学本质认知,也关系整个社会对“非遗”内在的审美蕴意、精神情感与集体记忆的认同,因此当代社会需要保护活态传承[12]。或者说,对传统文化形态的固化,意味着是在审美内涵上对传统文化的体认需要建立传承、创新与分享的统一[13]。当校园戏剧作为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途径之一,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以民风民俗故事为创作背景。“非遗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但是它存在固有印象的理解偏差,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第一印象是传统的、保守的,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并不会与之产生联系,因此当校园戏剧作为连接的载体,将非遗文化与观念的普及融入戏剧的艺术形式,有助于打破固有认知的壁垒。曾中毅曾对校园戏剧的感受与益处做出阐述,认为校园戏剧可以“与书卷之外,不啻得一精细之讲义”“于求学之外,又得此精深之阅历”“于攻读之外,又知所以善处境遇”“于尊校章之外,又知所以爱校誉,推以而大之,则知所以爱团体,爱社会”[14]。校园戏剧堪比读书获取知识甚至更甚,具有较强社会教育功能。

由此可见,校园戏剧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传统艺术活动,在发挥其美育功能的基础上,应该注入学校特色,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和特色。夏衍说过“戏剧是人生的缩影,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正应该是压缩了的精炼的人生。”传统的非遗文化也可以通过戏剧的精炼被看见、被把握,让学生在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赋予学校的特色精神和文化熏陶,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审美观念。

(二) 营造特色文化场域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把“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15]。场域之间的关系由它们自身被赋予的权力或资本决定。在艺术的场域中,艺术市场是不以功利为目的的审美场域,艺术家们极力认可和维护艺术场域的稳定发展。同样,当校园戏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形成一种微型生态系统,有较为牢固的运行机制保证场域的运作和稳定性发展。

然而,戏剧教育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不能单单只停留在“戏剧”的场域中,它最终的目的是服务美育,因此戏剧所营造的文化场域应该起到辐射作用并拓展到整个校园,达到以校史文化为切入口,渗透校园理念为目标的和谐发展身心的“文化场域”。波兰尼的默会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书本上可以言传的知识;第二类为默会知识,即一些无法言传的真理,我们对它只能意会的传授方式表示认可。他认为这种默会认识如同一种“浸润”模式,是通过融合将无法言说的知识与相关环境有机结合,发展成一种“个人性”“非理性”很强的“耳濡目染”式的传授方式。波兰尼把默会认识的情况划分为三个领域:(1) 不可表达的领域,即“在所知的东西里,没有什么是可以被准确说出来的”;(2) 共同扩张领域,即我们有能力把认识的东西和对它拟作的言论区区别开来,以戏剧为例,在戏剧活动结束之后,哪怕忘记了戏剧文本内容,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受和通过戏剧活动得到的领悟和认识是不会消失的,即“保持对其内容方面的附带觉知”;(3) 表达不清领域,即“无法找出最恰当的言语或通过现有知识将这一认知过程最精确地表达出来”[16]。因此,以这三个区域划分为理据,校园文化的灌输对于学生来说恰好就是一种“默会认识”的领悟,他不需要书本的引导,也不需要言语的表达,完全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理解、体会过程。

总之,校史题材话剧的排演应该为学校渲染一种氛围,制造一种特色的文化场域,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浸染、熏陶,自然而然地感悟和熏陶。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审美交流与心灵沟通,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温馨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校园气氛[17]。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北大荒七君子》排练期间,学生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农业方面的知识,老师要求学生平时从服装到生活方式注意年代感的塑造,在波兰尼的理论中可以解释为“寄托”“信念”,信念产生于寄托之中,同时因此信念而延伸出责任,这种责任和信念在戏剧表演中是尤为重要且容易说服心理去达到的,在无形之中营造了一种默会过程的氛围,并且这个氛围会随着排练、演出、宣传扩散至整个校园。

四、结语

校史题材话剧虽然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但容易出现题材类型化。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校史题材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和《金善宝》都以农学校友的事迹为题材,在剧情架构和故事叙述上存在重复和相似。因此在推崇校史题材话剧的创作上不能顾此失彼,在积极普及校史文化之余,需要把握题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的文化特色侧重。艺术教育的性质在于对审美、感性与理性、功利与无私的融合统一。艺术教育的形式更应该自由多样,并无一种固定的形式,但却深刻地把握审美观照和意象世界。校史题材话剧的编排对于高校美育来说是对学生个体素质进行特色化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带着独有的校园文化精神风貌走向全面协调的发展,是对学生和学校的双赢举措。

美育的教育目标是对个体进行审美素养的塑造,使个体发展成人格健全、思想自由的社会有用之才,从而完善对群体的和谐建构。因此,要达到美育目的的实现,校园戏剧的发展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与完善,不断扩展美育平台、跨学科交互交流最终达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扩大受众群体范围、加深审美价值浸润,实现校园文化育人的目标。

总之,校园戏剧尤其是校史题材戏剧能够帮助施教者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创造、选择、运用艺术,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审美的塑造,最终在不断地参与中实现美育的目标。作为高校美育途径,它能够切实具体地有效落实美育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人格和审美塑造,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可持续性、可发展性,因此,对校史题材话剧的创作研究和探索反思是未来建立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精神、实现高校美育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校史话剧美育
话剧《坦先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话剧《二月》海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