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3-12-26 20:59杜敦艳
种子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麦苗小麦病虫害

杜敦艳,王 芳

(1.高密市姜庄镇人民政府,山东 潍坊 261500;2.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胶河农场,山东 潍坊 261500)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分析当下小麦种植情况,加大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不断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 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

1.1 整地质量差

小麦种植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存在差异性,种植地区的地块耕层浅,容易出现耙不实的问题,导致整地质量下降,不能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其抗干旱和抗寒能力差,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另外,有些小麦种植地区的土壤环境恶化程度比较严重,会出现土壤板结和残留除草剂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会影响小麦稳产和高产[1]。

1.2 施肥不科学

有些小麦种植户没有正确施肥,重视施用磷肥和尿素,忽视钾肥的作用,很少施用微量元素和生物有机肥,影响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同时增加了病虫害和小麦倒伏发生概率。

1.3 药剂拌种不科学

小麦拌种能够预防病虫害,但是有的种植户只关注地下害虫的防治,没有做好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等防治工作,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小麦选种要着重考虑遗传性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等因素,并且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因素等需要选择不同的小麦品种。我国的亚热带季风地区环境湿热、雨热同期、气温高,应选择半冬性的小麦品种。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应选择耐寒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在土壤相对贫瘠和含水量不高的地区,应选择抗贫瘠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在土壤肥沃和含水量充足的地区,选择抗倒伏和耐肥能力强的品种。在小麦选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种植制度,分析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种子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种子挑选。完成选种后,做好后续种子处理工作,科学筛选种子,机械设备自动化分拣种子,筛出霉变、虫蛀和腐烂的种子,选择合格的小麦种子,保证发芽率。

2)晒种。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晾晒工作,在地面上铺好塑料布,将质量合格的种子均匀摊铺在地面上,反复晾晒。选择晴天晾晒,以提高种子活力。另外,通过晾晒能够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3)浸泡种子。将种子放在50 ℃的温水中浸泡5~10 min,阴干后施用种衣剂拌种,预防病虫害。

4)拌种处理。要做好种子拌种处理工作,杀菌剂可以选择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用量为种量的0.03%~0.05%。杀虫剂可以选择35%甲基硫环磷乳油,用量为种量的0.2%左右,药剂经过稀释后拌种即可。一旦出现病虫害要搭配施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如选择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可预防蚜虫、灰飞虱、金针虫等;选择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可预防茎基腐病和纹枯病等[2]。

2.2 地块的选择和处理

小麦对土壤质量的要求不高,为确保小麦高产和稳产,最好选择透气性好和土壤肥沃的种植地区。保证地势平缓和地面平整,耕作层厚度大于24 cm,能够为小麦提供大量的氧气和充足的养分。要选择水源充足的地区,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远离污染区,如污水排放地和废弃工厂等。土壤pH 值5~8,尤其是土壤pH 值6~7 为最佳,蓄水保墒能力强和有机质含量丰富。

处理地块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细整地。选好地块后,深耕深翻土壤,深度控制在25 cm 左右,深耕完成后平整土壤,之后再细耕和旋耕处理,压实土壤和破碎土块,使土壤处于疏松的状态,增强土壤透气性,为小麦营造良好的出苗条件。针对肥力较差的田块,可将秸秆粉碎处理后均匀还田,可补充氮磷钾肥,促进小麦增产。

2)消毒处理土壤。在小麦播种前,要做好土壤消毒处理工作,目的是减少土壤中的虫卵和有害真菌、细菌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可以选择50%辛硫磷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土壤中。

3)施基肥。通常情况下,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地施入化肥,每公顷施入农家肥15 000 kg、钾肥90 kg、磷肥75 kg、氮肥195 kg。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来增加土壤肥力,但是要做好秸秆的粉碎和处理工作,在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3 播种技术

1)播种模式。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环境特点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来确定种植模式,不同地区的种植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华东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适中,能够满足小麦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可以轮作冬小麦和夏玉米,或者选择冬小麦和甘薯套作种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2)播种时间。结合当地气候变化和小麦品种特性来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增强小麦防冻害能力。过早播种,会造成小麦秧苗徒长,影响后期小麦生长发育。过晚播种,气温不适宜会影响小麦根部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土壤肥力较强,可选择偏春性品种,并适当推迟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日均温在16~18 ℃之间能够促进小麦顺利出苗,保证壮苗[3]。

3)播种方法。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可以选择机械化精量播种设备进行播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和镇压工作。为此,播种前调整好机械设备,保证播种深浅一致,播种深度在4~7 cm,间距控制在8 cm 左右,行距控制在28 cm 左右,禁止少播和重播,播种完成后及时覆盖土壤,保证苗全,防止出现缺苗和断苗现象。

4)控制播种的密度。不同的小麦品种播种密度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如果是大穗型的小麦品种,播种密度在225 万~270 万株/hm2。如果是中多穗型的小麦品种,播种密度在195 万~240 万株/hm2。另外,还要结合当地土壤肥力,适当调整播种密度。

2.4 田间管理

1)查苗和补苗。在小麦种植后,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小麦出苗情况,观察是否缺苗断垄。如果缺苗要及时移栽补苗。针对断垄严重的地块,应该选择同一小麦品种进行补种。在补种前浸泡种子、催芽,确保小麦尽快出苗。在完成补种后,及时浇水和追肥,提高移栽补种成活率。

2)麦苗的分类管理。受到播种技术以及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苗的生长情况会有所不同,种植户要做好分类管理工作。针对小麦壮苗,当土壤肥力不足时要冲施速效肥和浇水。针对小麦旺苗,做好镇压、施肥和浇水工作,加快旺苗转壮苗。针对小麦弱苗,科学中耕和镇压,做好浇水和追肥工作,培育壮苗。

3)控制秧苗徒长。过早播种的小麦苗很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要做好土壤镇压处理工作,增强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提高抗旱抗寒能力,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4)水肥的管理。在选择肥料方面,应该坚持绿色环保的指导理念,选择绿色、环保有机肥和配方肥,可施用腐熟有机肥30 000~45 000 kg/hm2、氮肥180~225 kg/hm2、氧化钾肥90~120 kg/hm2、磷肥135~150 kg/hm2,要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和阶段控制好施肥量,提高施肥效果。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要结合小麦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坚持节水灌溉的原则。选择喷灌或者滴灌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对小麦根部的直接供给,并且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喷灌或滴灌的过程中,可将可溶性固体或者液体肥配制成肥液,与灌溉水混合均匀喷灌或滴灌,能够达到节水灌溉和降低肥料用量的目的。利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在应用过程中坚持定时、定量和均匀的原则,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4]。

5)越冬前除草。麦田杂草过多,会直接与秧苗争夺养分和水分。在越冬前要做好杂草清理工作,保证壮苗。针对猪殃殃、荠菜等杂草,可以选择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用量。

6)越冬管理。为确保小麦产量,要做好小麦越冬管理工作,帮助小麦安全顺利越冬。针对长势较弱的麦苗,要在入冬前7~10 d 灌溉,灌溉量为525~675 L/hm2,在灌溉结束后要保墒,避免土壤板结。针对长势较好的小麦田块,可以选择粪肥覆盖在小麦植株生长区域的地面,厚度为2 cm 左右,并且压实,起到保温和防寒的作用。

7)春季管理措施。在每年3 月上旬,种植户要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结合麦苗生长情况及时灌溉,科学追肥,可选择尿素,促进麦苗转壮。在进入拔节期前,采取化控等田间管理措施,包括除草和水肥管理。总之,在春季田间管理中,应结合气候条件、麦苗和杂草生长等情况合理地制订田间管理措施,为小麦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8)禁止牲畜啃青。在小麦越冬前要做好麦苗管护工作,禁止牲畜啃青,否则会破坏地上茎叶部位,导致麦苗根部松动、抗寒能力下降,在越冬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冻害。一旦遭到牲畜啃食,会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春季小麦返青,导致小麦穗小和穗少,影响小麦产量。

9)预防冻害。种植户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寒潮来临前要灌溉冬水,提高地表温度,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防冻剂,降低冻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旦出现冻害,要及时补救,可以追施速效氮肥和采取中耕保墒措施,也可以喷施叶面肥或者生长调节剂,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3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技术

科学合理地利用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式能够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为此,要选择科学的播种方式,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和种子拌种处理工作,合理密植可增强小麦抗病虫害能力;播种前深翻深耕土壤,通过晾晒灭杀病虫害,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在前茬作物收获完成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统一处理秸秆;科学施肥,施足有机肥,并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避免病菌滋生;选择轮作倒茬制度,将小麦和其他作物轮作,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以改种其他农作物,可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3.2 生物防治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在小麦种植中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传统化学防治技术对小麦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利用一些益虫和小麦害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防治,通过释放七星瓢虫、蜘蛛或者食蚜蝇等方式来灭杀害虫。

另外,还可以选择以菌治虫的方法进行防治,如利用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来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利用舒云金杆菌来防治蚜虫,可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时,禁止施用化学药剂,避免对益虫造成威胁。

3.3 药物防治技术

小麦拔节期很容易出现白粉病,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发现感染白粉病的叶片要及时清理干净、统一销毁处理,及时用药喷洒防治,选择27%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20 g/hm2、20%嘧菌酯90 mL/hm2、22%三唑酮750 g/hm2、25%丙环唑600 g/hm2,兑水后控制好用量,如果患病叶片增多可适当增加用药量。蚜虫是小麦生长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出现蚜虫后要及时喷洒药剂,可选择20%吡乐2 000 倍液或者10%阿克泰9 000 倍液[5]。

4 结束语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力度,引导种植户利用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为确保小麦高产奠定基础。另外,小麦产量还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应该重视应用各类防控技术,如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坚持统防统治原则,增强病虫害防控效果,推动我国小麦产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麦苗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HPLC法同时测定大麦苗中5种成分
哭娃小麦
小麦苗的梦
我到麦田看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