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题文化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2023-12-26 05:47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展品文化馆中华

赵 崇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高校主题文化馆作为文化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题文化的形式在高校内的延伸,是一个建设在高校的创新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它拥有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和职责。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场馆文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主题文化馆的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推进新时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正确引导他们成长为勇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高校主题文化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高校主题文化馆以其多样的文化主题、丰富的历史藏品、浓郁的文化陈设、专业的特色讲解、新颖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激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帮助了青年学子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空间来感受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1]目前,按照高校主题文化馆的类别,可以将它们分为历史类、医学类、艺术类、金融类等多个主题,[2]这些高校围绕各自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地域风情等条件建立了能够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主题场馆,对推动高校传承传统文化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陈列丰富的文物藏品,将文化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勾画出一条完整清晰的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大学生通过参观文物、了解文物创作过程,追溯文明发展历史,进一步激发起传承中华文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好情感。[3]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大学生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掌握民族文化的态度与程度,直接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以及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走向。

(二)高校主题文化馆是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又再次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理念。[4]而文化自信自强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为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5]高校主题文化馆是一个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平台,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集参观、学习、研究为一体的文化空间,通过思政课、专业课、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和日常展览等形式组织学生走进高校主题文化馆,通过文物传递的历史智慧,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大学生切实具有对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心。高校主题文化馆始终站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着眼于中华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好馆藏资源,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作为重要任务,推动高校主题文化馆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找到实现梦想的精神与智慧,在文化自信自强中增强民族复兴精神的伟大力量,[6]引导高校学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与精神动力,增强他们作为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三)高校主题文化馆是抵御外来文化侵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传播速度提升,互联网作为我国与世界联通的桥梁在发挥巨大动力的同时也使得西方文化涌入我国,而这些文化中不乏存在腐朽、落后、污浊的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辨别能力的重要时期,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节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简单、纯粹、社会阅历少,缺乏对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极易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一方面要取其精华,让学生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优点,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他们;另一方面也要去其糟粕,坚决抵制错误观点,不断在抵御中认清西方世界的丑恶嘴脸。建设高校主题文化馆,可以通过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理解力和融合力,提高学生们对外来文化的辨析能力,通过了解每一件主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感受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感受伟大祖国渊源的文化历史和内涵,提高大学生对当下西方腐朽文化的抵御能力。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让高校主题文化馆的藏品“活”起来。

1.展品内容“活”起来。[7]文物展品是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基石,每一件展品都有历史的痕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一件件文物展品是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基石,每一件展品都有历史的痕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高校主题文化馆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欣赏、借鉴古人的智慧,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伟大。所以文化馆工作者要深挖展品的文化内涵,将隐含在展品背后的文化信息、育人理念、思政元素展示出来,让大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展品所呈现出的知识性、趣味性,感受到主题文化馆育人的实践性、创新性,从而让大学生在富有乐趣的欣赏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成就、古代劳动者的民俗风情等信息,让中华文化的魅力永不衰退,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底气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中。

2.陈列设计“活”起来。[7]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前卫、富有朝气、乐于挑战、喜欢一切新生事物的群体。为了增强高校主题文化馆对他们的吸引力,在展厅陈列设计方面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取向方面设计展厅陈列方式、场馆文化布局、科技演示效果等内容,让青年学子在参观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新鲜感,获得较高的“驻足率”“回头率”,让他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认知,激发起他们内心的爱乡爱国情怀。

(二)使高校主题文化馆的教育活动“新”起来。

1.创新教育活动载体。[7]为了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高校主题文化馆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无限的生机活力,让这个文化课堂能够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外延,高校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进行育人。[8]在“请进来”方面,要加强高校主题文化馆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根据不同层次、专业的大学生群体设置多样性的课程和讲解方式,有序、持续地让各高校学生参观文化展馆;在“走出去”方面,可以选拔业务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馆讲解人员去其他高校开展宣讲、座谈活动,通过VR、AR展示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文化馆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通过这些创新性的活动载体体会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让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创新教育活动方式。[7]参观文化馆的过程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与展品、文字、展板之间单纯的审美互动,更应该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游览的体验感。[9]比如根据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追求、发展目标等元素设计各类寻找游戏、公益讲座等;根据文化馆展示的内容,研发制作体验模型、现场培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互动环节。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融入文化馆的氛围中,还可以通过触摸体验设置、还原历史场景等措施来拓展参观与参与的空间,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展示环境,让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观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欣赏力,深刻领略中华民族的伟大魅力,正确认识青年学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三)让高校主题文化馆的队伍“壮”起来[7]。

1.文化馆人才队伍“壮”起来。高校主题文化馆发展壮大的基本保障根源于人才,只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理论强、业务水平高、作风纪律严的专业管理队伍、讲解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主题文化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作用。首先,要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将符合文化馆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配备到文化馆的工作岗位上,这是兴馆、兴校乃至兴传统文化的关键举措。其次,讲解人员要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与展品之间产生良好的交流,讲解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他们的年级、专业,把握大学生对展品的喜好,科学设计出层次分明、观点准确、内容丰富的解说词,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化馆的兴致,让他们感受到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发他们对世界、人生、自身价值认识的思考,达到教育目的。最后,招募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引导、服务、管理、讲解工作,让大学生走进高校主题文化馆幕后,让他们从自身的兴趣和认知结构出发,策划系列活动和讲解内容,让高校主题文化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

2.文化馆育人合力“壮”起来。高校主题文化馆育人合力的提升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等的共同参与。[10]目前,“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等组织已经成立,高校主题文化馆可以参考其育人模式,组建全国、各省份的“高校主题文化馆育人联盟”,此外,高校主题文化馆要多与社会专业文化馆交流互动,汲取开办大型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经验,共同开展研讨学习,形成共建共享、合作互动的局面,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最后,高校主题文化馆要搭建与社区、旅行社的合作平台,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科普零距离”等活动,做好社区群众文化的普及工作;利用高校硬件、软件优势,与旅行社共同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在高校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为当地旅游业带来新的特色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四)使高校主题文化馆的品牌“响”起来。

1.借助数字化手段打响文化品牌。目前,高校主题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主要以开设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主,高校利用网站发布展品信息再现真实的文物和场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预告近期展览时间和内容、利用微博与校内外参访者互动听取意见建议。[11]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基础的数字化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主题文化馆对于数字化的追求,为了加深参观者对文化藏品的认识、对文化馆的兴趣,高校应该采用声光电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立体化打造;采用短视频拍摄、直播的形式提高文化馆的知名度;采用开发与展品相关的益智游戏形式让青年大学生热爱文化知识的学习;采用3D、AR、VR、360度全景技术、4K数字视频影像等技术收集和传递展馆信息提升参观者网上网下的体验效果,实现高校主题文化馆“永不闭馆”,让“立体的百科全书”进一步成为“活的主题文化馆”。

2.通过文化产品研发打响文化品牌。目前,故宫博物馆的故宫日历、千里江山图系列,苏州博物馆的吴家四门、苏博建筑系列、上海博物馆的海派经典、江南文化系列,南京博物馆的竹林七贤、梦中红楼系列,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花舞大唐系列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因此,高校主题文化馆也要通过深挖藏品背后的故事、打造文化馆专属IP、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用品、开发数字产品、游戏、创意体验等方式,建立文化馆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效应,从而增加高校主题文化馆的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高校学生、社会群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文化产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古今魅力。

结语

高校主题文化馆作为文化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和职责,它不仅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沃土,而且展现出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校主题文化馆的藏品、教育方式、队伍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让高校主题文化馆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展品文化馆中华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