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大学生代购风险的研究

2023-12-27 03:19王雨晨 王奕 史茂祥 宋硕涵 汪文
今日财富 2023年34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商家跨境

王雨晨 王奕 史茂祥 宋硕涵 汪文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大学生通过跨境电商进行商品代购屡见不鲜,但跨境电商代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基于这一背景深入研究大学生跨境电商代购风险,并从跨境电商的消费模式以及大学生群体网络购物风险两个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并通过“质量”“消费漏洞”“安全”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跨境电商代购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跨境电商代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跨境电商代购中的商品质量风险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代购行业发展迅速,但其商品质量存在着不小的风险隐患。首先由于商品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加之海外代购距离遥远,退换货十分麻烦,买家到手商品完好程度无法保障。此外,代购一般没有小票,商品的售后服务、退换货等很难实现。

其次一些不法跨境电商代购商家将劣质品、高仿品进行再加工,重新包装贴标签,并且伪造商品的鉴定报告欺骗消费者,甚至一些代购者以给予客户最大优惠为手段,出售质量不达标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买到假货而不自知,鲜有人会将商品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验,这也让一些代购商有了可乘之机。当交易出现纷争,买家因质量问题想退货时,代购会拒绝退款,由于缺乏相关交易证明,买家往往难以维权。同时商家的进货渠道不够明确,消费者无法得知商品来源,加之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消费者无法在选购商品时切实体验商品的实际效果,这也容易出现商品质量问题。相比于正品奢侈品,伪劣品的成本低,生产数量不受限制,赚取的利润空间很大,不法商家以比正品低廉的价格进行售卖,大学生会受到低廉价格的引诱,买到伪劣品却又难以维权。而事实上,奢侈品的厂商一般会设置限购数量。

(二)跨境电商代购中的消费漏洞风险

首先,就传统的消费模式而言,信息不对称性在新兴的海外代购的交易过程中更为显著,其次,消费者在海外的代购平台上看到陈列的商品大多都是用来做广告推销宣传的高质量商品,未必是消费者能够买到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被这些拥有华丽外观或是高质量的陈列品所迷惑,在没有亲身体验的情况下,盲目购买代购商所宣传的产品,导致自己的消费风险增加。这种潜在的风险如果存在于代购平台中将会为消费者带来巨大隐患。而在跨境电商代购这种购物模式中,消费者对商品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消费时的信息知情权。

商品信息收集的障碍,会为跨境电商代购的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公平的消费体验。例如,现在一些大学生受热播韩剧的影响,导致他们痴迷于韩国本土的一些化妆品品牌,但是一些不良厂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对这些品牌化妆品进行精心的模仿,然后以低价卖给中间代购商。在代购商手中所谓的海外正品,也许只是国内的一些小工厂所仿制出来的三无产品。在这种海外代购模式中,不只消费者对商品不够了解,就是代购者对商品的了解程度也是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代购商将这些高仿货卖给消费者,不仅买卖的货物会出现“货不对板”的质量问题,而且在买卖环节也出现代购商非主观造成的欺骗问题。在这种多方面难以保障质量的情况下,海外代购模式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产品质量有缺陷、售后服务无保证和售后信息不完善等问题。

(三)跨境电商代购中的诈骗安全风险

目前海外代购迅速发展成了一种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容易诱导消费者尤其是给大学生消费群体造成损害。网购的地域范围延伸至国外,并且交易时间比国内的商品交易期间长,加大了大学生群体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智能手机的应用也随之普及起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方便快捷,个人数据信息被自动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每个人在互联网下都被迫成为“透明人”。网购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信息一览无余,这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非法使用的主要目标,如利用大学生信息,通过建立虚假网店,发布低价商品信息,吸引大学生消费者下单并骗取货款;虚假代购,以代购名义,通过社交媒体或私人联系方式,与大学生消费者联系,以低价代购商品为名,骗取预付款后失联。但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法律纠纷却由大学生自己承受,维权艰难。

二、跨境电商代购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跨境电商代购商的进货渠道不明确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代购的兴起,众多商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跨境电商代购这块大蛋糕。由于全球产能的恢复,国际品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将工厂大量迁移到东南亚国家,因此大量代工厂开始涌现,一些跨境电商代购商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会与工厂直接对接,在对海外部分市场的信息了解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商家会与多个工厂对接,导致商家购买的同一種商品可能由多个工厂生产,一些商家为了谋取利益,选择从一些不正规的加工厂购买低价商品,再将这些低价商品以高价卖给消费者。由于大学生消费群体对跨境电商中代购的相关信息了解不足,国内类似商品的货源不足,商家抓住大学生对商品的急需心理,肆意抬高价格,侵害大学生的权益。

国内的电商平台所储存的货物有时不足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所以大量的跨境电商个体代购商户出现,这些商户每个人拥有不同的进货渠道,但是这些渠道之间彼此没有过多的联系,它们大多数是相对独立的,导致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供应链,消费者从商家购买商品,当商家的储货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其就会去联系其他供应商来补足存货量,这种传递式进货方式是供应链不完善的表现,很容易造成一位商家在找另一位供应商拿货时,信息渠道并不透明,消费者在自己选择的商家中无法知晓商品的真正进货渠道,从而付出大量金钱后无法拿到自己满意的商品。

(二)跨境电商代购的国际市场费用差异

由于国内各地区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间产品价格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2年世界关税表中各国进出口产品税率,在其他地区市场上购买化妆品价格明显要比国内(不含港澳台)市场高出20%-50%左右。在日本市场上购买电子产品价格往往要比在国内(不含港澳台)市场高出20%左右;在美国市场上购买电器产品价格则比国内要高出20%左右;而在欧洲市场上购买化妆品、奢侈品等则要比国内高出50%以上。对于一些商品,可能还需要缴纳一部分关税,而关税的缴纳也是需要看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在国外是否属于免税商品。另外,在购买商品时会产生物流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的高低也是会根据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价值高低来决定。关税是国际贸易中一项很重要的费用,而在国外购买商品就会产生关税,不过税率是不同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近年来的世界各国家地区的部分产品进口关税情况,东亚国家中韩国进口的商品会有30%的关税,而日本进口的商品则只有15%的关税,美国进口的商品也是只有20%的关税。由于税率的不同导致代购市场的收费标准混乱,部分商家以收取隐性费用为由,利用大学生对国际市场费用了解的不足提高商品价格。

(三)跨境电商代购商家诚信问题

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蓬勃发展,从前未曾幻想过的购物方式,如今也已走入千家万户,随着手指的几下轻点,仅靠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远在境外千里的商品也能在短时间内送达买家的手上。但无法回避的是,在跨境电商平台飞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无法忽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跨境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商品真伪难辨,商家品质良莠不齐,少数不良商家甚至冒充官方自营店以次充好,售假贩假,由于缺乏监管机构,没有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欺诈消费者的侵权行为时常发生。除此之外,跨境电商平台营销的过程也痛点频出,物流仓储能力不足,配送能力较弱,价格没有优势,消费者需求降低,加上国际结算方式多元化发展缓慢,导致不少国家由于个别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国内的跨境电商平台,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消费者的流失。并且涉及到国际贸易,各国法律不同,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的非全球性和集中性,很难识别电子商务用户的身份及其地理位置,很难做到服务的完美衔接,从而让不良商家有空可钻。

三、跨境电商代购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健全海外代购渠道的监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闭环监管”。因为海外代购交易的复杂性、特殊性,使得国家对其监管的难度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对交易主体资格的认定、违法证据的收集等方面。为了解决上述监管问题,有必要对海外代购的市场监管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首先要着力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资格,严格市场准入,监督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资格,加强对跨境电商经营者的规范引导。其次要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海关部门严格海外代购行为监管,加大对跨境电商进出口环节整治力度。《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规定,不管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向海关通关管理平台传送交易、支付、仓储和物流等数据。但是否加入海关部门的监管,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跨境代购商的个人意愿。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下,如此开放的国际市场需要更加严格的风险把控。因此海关部门更应当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海外代购的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工作,探索新的风险防控路径,以新理念、新举措助力海关风险防控。

跨境电商代购从产品生产源头到运输渠道都暗藏玄机,对于海外代购存在的乱象媒体早有曝光,有些不法之徒,高仿假冒海外代购商品,伪造假发票、假通关证明、甚至是假的报税单等,已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引导平台经营者规范自身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健全代购商家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于跨境电商代购,消费者往往会先了解代购商的信息,再根据代购商提供的商品信息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而一些不良代购商利用这一点,虚构自己的信息,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

加强对平台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强化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和产品质量抽查,以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及时发现漏洞,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失信惩戒的作用,并进行网络透明化公示。

在实名认证方面,应当要求涉及并经营海外代购业务的销售商或者代购商提交其身份认证、地址认证、电话邮箱认证、经营许可认证等相关信息认证,并依法查验、登记、定期检验更新,同时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落实电子商务经营者责任,营造诚信守法经营环境。督促电子商务经营者特别是海外代购平台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监督电子商务经营者履行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依法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严格落实代购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

(三)加强维护跨境电商代购消费者权益

全方位多渠道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规范涉及个人信息的合同格式条款;严肃查处未经同意收集、使用、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依法查处不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为网络违法犯罪提供支持帮助的网络平台;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切实防范大数据技术对个人信息的滥用。

通过构建“ 智慧法院” 在线调解机制,完善互联网司法建设配套举措,引导销售问题在线解决,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鼓励建立有利于海外代购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在跨境電商代购服务中,应当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健全代购者赔付制度,使得跨境电商代购服务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维护。建立保证金赔付机制,科学研究保证金的缴纳额度,公开保证金数额及赔付比例,在海外代购商家失去联系,消费者投诉要求退款时,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提高海外代购消费者自身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向广大消费者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以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公示维权信息是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手段,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是营造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马鞍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王雨晨,女,2004年5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商家跨境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