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范生招生面试管理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3-12-29 02:55钱荣华江兆银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生微信测试

钱荣华,江兆银,王 睿

(扬州市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新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和传输手段的广泛使用为基础和标志,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管理方式。 信息社会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它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正孕育出“多样化”“智能化”“创新化”“个性化”的信息社会化全景[1]。 网络带宽的日益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越来越普及,网络教学资源的普及也让课堂外的社会人员得到了更多学习充电的机会。 随着数字社会的到来,教育和教学过程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2],远程教育和线上教学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师范生生源质量是制约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教师〔2018〕2 号)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鼓励设立面试考核环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招收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3]。

为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既减少考生的奔波又保障考生的考试数据绝对安全,以完成招生面试工作,“在线面试”应运而生。

1 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所要解决的主问要题

在线面试平台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实现考生信息及作品的管理。 考生身份验证及作品上传,包括语言能力测试、音乐能力测试、舞蹈能力测试作品。

(2)考生数据管理。 实现考生身份信息的有效性确认、学生作品收集,指定评审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审、发布评审结果等功能。

(3)考生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证。 由于远端面试,不排除一些失误和恶意操作,保证面试考生身份信息的有效性及人证合一的验证,同时保证考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恶意篡改,非常重要。 考生身份信息的有效和安全也是面试结果公平有效的重要保障。

(4)面试考生的公平性保证。 面试公平性是招生单位对所有考生应负的责任,也是对考生的庄严承诺。 按照公平性原则,每个面试考生及每个面试作品至少要由3 位不同的老师进行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合议。

(5)网络的并发性问题。 由于面试和发布成绩时间相对固定,在某个时间点访问人数会相对集中,需要综合考虑考生数量及网络负荷,保证不会因为并发访问人数过多而引起系统崩溃。

(6)系统的维护。 根据招生面试管理的进一步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系统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招生面试管理提供精准化服务。

2 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分析

2.1 平台任务分析

招生面试管理平台有两类用户,分别是学生用户和管理员用户。

(1)学生用户。 学生登录系统后,接收系统定时发放的试卷,开始考试,上传自己的视频作品,确认无误后,关闭浏览器完成考试。

(2)管理员用户。 ①考生信息管理。 浏览登录考生信息,实时监控学生完成试卷情况,对误操作或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问题进行人工干预,一定要保证所有考生的信息有效,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有效的视频作品。 ②阅卷管理。 设计智能算法对阅卷老师和考生作品进行随机分配,保证做到阅卷的公正、公平。 ③发布面试结果。在计划的时间点,将面试结果在系统公布。 ④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面试学生信息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考生规律,为后续招生面试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2 平台数据保障措施分析

招生面试的结果影响到所有的考生家庭,是莘莘学子数年奋斗的检验,学生信息、考试数据的安全性、面试的公平性不容忽视。 需要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线上面试数据及学生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2.2.1 学生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保证措施

(1)通过身份证号验证学生身份的唯一性。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唯一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 居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居民身份证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本系统中为了保证注册学生信息的有效性,通过验证学生提交的身份证号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2)通过录入学籍号可以验证学生身份。 学籍号是学生身份的唯一标识。

(3)使用手机短信验证码作有效性验证。 验证码即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图灵测试(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 CAPTCHA),是一种识别客户端操作是人类操作还是自动程序操作的一项现代化技术。 验证码可以防止恶意破解密码、刷票、论坛灌水、刷页,是很多网站通用的有效性验证方式。 利用验证码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对密码多加了一层防护,可以防止恶意操作及保证学生身份的有效性。

2.2.2 学生信息安全性保证措施

(1) 使用信息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 algorithm,MD5)加密技术保证学生密码安全性。 为了保证学生所设置密码的安全性,密码注册时使用MD5 加密,在存储数据库前再次进行二次混淆加密。 多次加密的密码保证了学生在使用系统时所设密码的安全和隐私性问题,即使是开发者也无法从数据库中逆推出学生的登录密码。

(2)使用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学生个人信息以及面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使用SSL 协议,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以确保学生数据能安全地传输到服务器端。

2.2.3 面试公平性保证措施

(1)随机生成评审名单。 按照同一评审名单由系统派给3 位不同老师进行评分、同一报考点来源的学生平均分布到不同评审名单、评审名单中学生名单随机排序、评审名单中只显示学生序号不显示学生的真实信息的设计思路,设计优秀的算法实现了随机分配考生评审名单的公平性原则。

(2)评审老师评审结果校对。 为了保证考生最终获得成绩的公平性原则,同一考生的得分取3 位评审老师评分结果的平均值;当3 位老师评分结果差距过大时,考生考卷再次交予评审组长评分,最终得分以评审组长的得分为准。

3 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设计

结合高职院校的当前实际情况及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上述分析,设计并实现一款符合高职院校现状的,具有高安全性、无插件、低维护、低门槛、跨终端、跨平台和简单易用等特点的基于Web 2.0 的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 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师范生在线招生面试管理平台系统结构

在线面试平台有两个用户端:考生端和管理员端。

3.1 考生端设计

考生端提供电脑和手机微信两个平台。 考生端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实现考生的注册和登录。 这阶段是考生身份确认的关键阶段,需要保证考生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安全性。 根据考生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考籍号、手机号码和验证码进行注册认证,身份证号校验、学籍号校验及手机短信验证码校验三重验证方式通过后才能注册认证成功。认证后系统通知相关审核老师,审核老师对注册学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核。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安全性,考生密码使用MD5 加密,数据传输使用SSL协议。

(2)实现计算机定时发送考卷。 考生注册成功后会得到提示在指定的同一时间登录网站下载考卷,按照考卷作答后在指定时间内上传答卷和视频;上传视频后,为了保证有效上传,考生可以预览视频。

(3)实现考生上传视频。 视频文件数据量相对较大,考虑到考生的网络的不确定性,对视频进行分片上传:通过对视频文件进行切片,将一个视频拆分成几十份进行续点上传,避免了考生进行文件上传时由于断网而导致文件需要重新上传的问题。

3.2 管理员端设计

管理员只能通过电脑浏览器登录。 管理员实现如下功能:

(1)学生信息监控。 实时刷新考生信息,提供多种信息浏览方式,如列表式浏览、个别学生信息展示;对考生信息实行预警机制,如提前交卷、掉线、迟到、弃考等设置预警,提醒管理员注意,这时可以使用信息推送,将信息发送到考生手机端,给予积极干预。 尽可能对考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做到“应考必考、一个不落”,不让一个考生的人生抱憾,让考生面对冰冷的电脑也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2)评审员随机分配算法。 实现考生答卷随机分配给各个评审员:一份答卷由3 位评审员共同评分,且每份考卷随机分配给任意3 位评审员,以3 位评审员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保证了考生答卷最终得分的公平性。

(3)面试成绩合议算法。 对多位评审员给出的语言意见进行合议,当评审员意见相左时将考生答卷转交给评审组长审核:当一份答卷的3 位评审老师给出的成绩相差过大时,考卷交予评审组长评分,以评审组长的评分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

(4)评分和录取公示。 考生能够在公示期在网站上查看自己的得分和录取情况。

(5)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录取率,生成考生生源分布图、学科成绩分布图、近五年录取情况分析表、学生综合素质趋势图等图表。

4 技术支持

随着HTTP 协议、HTML 技术及ASP、JSP 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结构的Web 应用程序井喷一样流行起来。 B/S 结构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 C/S)结构相比,用户只要安装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各项任务,无需更新,维护费用低,并且可以跨平台运行,如Windows、安卓、Mac 等。 随着5G 技术的发展,视频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时传播。 Web 2.0 技术的发展,使用户不仅能浏览网页,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网页内容。

4.1 系统开发软件

系统手机端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UI)的实现借用了前端开源工具库Bootstrap,Bootstrap 为手机端用户提供了统一规范的UI,它的实现是基于jQuery 框架和层叠样式表,利用级别3(cascading style sheets level3, CSS3)样式表设计界面只需要考虑界面的组成组件,实现组件罗列,减少了多浏览器带来的样式显示兼容性问题。

系统电脑端使用如下开源软件进行开发:开发环境JDK1.8,服务器Tomcat9, 开发工具Eclipse, 数据库MySQL。 开发模式选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单一监管机制(Spring+SpringMVC+MyBatis, SSM)框架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多个系统中得到实践[4-5]。

4.2 考生数据上传工具

WebUploader 是由Baidu WebFE(FEX)团队开发的大文件分片并发上传组件,支持常用图片格式jpg、jpeg、gif、bmp、png,支持文件多选、类型过滤、文件和文件夹拖拽、图片粘贴功能。 兼容主流浏览器,接口一致,支持上传前做文件MD5 值验证,采用可拆分机制,将各个功能独立成小组件,可自由搭配。 考生的视频数据比较大,由于网络的原因,一次性传输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使用WebUploader 分片上传,可以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4.3 数据安全技术

信息-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 MD5)是保密度较高的加密技术,当前主流的编程语言普遍已有MD5 实现。 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不被破解。

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 layer, SSL)负责Internet 通信的加密,用于加密浏览器与网站之间数据交互(通信)的机制。 可以避免第三方窃取通信内容并在Internet 上滥用它。

面试考生的数据使用WebUploader 组件上传,并进行MD5 值验证,在通信过程中使用SSL 协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4.4 微信用户身份绑定

考生通过微信端登录时,会调用当前微信号的openId来实现用户身份捆绑,提供用户身份识别,可以减少用户登录操作,并提供系统所需信息。

5 系统测试

5.1 兼容性测试

系统虽然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发,但是由于使用终端硬件、微信版本、浏览器等不同,在前端显示文字、图片和表单的实际效果都会有所区别,为了保证用户正常显示,完成系统和用户的交互,兼容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当前较为流行的8 款手机(华为Mate50Pro、华为P50、vivoX90、 vivoS17、 RedmiK50、 RedmiNote11、 iPhone14、iPhone14pro),并将系统在这8 款手机平台上做适配性相关测试,测试内容如下:

(1)不同版本微信对于系统调用微信API 的影响:为了测试不同微信版本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准备了6 个版本微信先后安装在测试手机上,从2018 年的微信6.6.3 到2023 年的微信8.0.34。 被测试的微信版本发行周期长达5 年,保证80%以上的手机用户被涵盖。 经过测试发现已选微信版本对于系统没有直接影响。

(2)不同尺寸和型号手机对于系统UI 的影响:测试所选的8 款手机涵盖了市面上的主流操作系统(鸿蒙OS、IOS、Android),手机的屏幕尺寸从4.0 寸到6.76 寸,各尺寸均覆盖。 经过测试发现在小尺寸屏幕上由于UI 设计问题导致界面显示不完整。 系统为小尺寸屏幕额外增加了垂直滑动的功能,解决了单页UI 在小屏幕手机上的适配问题。

(3)不同尺寸的系统字体大小对于系统UI 的影响: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手机字体会对手机UI 造成破坏,默认系统UI 样式会发生形变,无法再为用户提供正常服务。为了解此类问题,系统严格限制了UI 样式,并为其添加了前端JS 脚本,以恢复手机端的样式。

(4)不同网络环境对于系统响应的影响:为了测试不同网络环境对于系统响应的影响,测试用例会关闭流量访问,只打开无线网连接固定路由器信号,通过操作路由器的上行和下行的限速实现了不同网络环境的切换操作。经过实例测试发现,网络环境(最低限速1 Kb/s)对于系统的加载影响较小,只会对系统打开速度造成3 ~5s 的延迟。 利用浏览器对于静态资源(CSS、JS)提供的缓存处理,使得静态资源避免了系统二次开发操作,在节省了带宽的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极速的访问体验。

5.2 服务器压力测试

系统在部署前需要对运行状态做压力测试,示例通过JMeter 实现对系统的压力测试,测试实例包含页面访问压力测试、文件上传压力测试、接口访问压力测试、静态文件访问压力测试。 经过测试发现服务器的运行压力集中于视频上传和预览、信息管理者对面试数据的筛查。

(1)视频上传。 为了降低视频上传压力,系统在用户上传视频前对视频的质量和大小进行了压缩操作。 视频的上传和压缩由WebUploader 实现,在用户上传视频前,先对视频大小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先压缩视频大小再压缩视频质量。

(2)信息管理者对面试数据的筛查。 信息管理者筛选日志信息给数据库带来的压力比较大,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系统对信息管理者查询数据的日志进行了分析,得出信息管理者每天查询数据量最多的是当日日报数据信息。系统对每日的日报数据进行缓存操作,并存入日报信息缓存表。

5.3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由扬州市职业大学软件2001 班的42名同学在正式上线运行前完成,通过不同角色扮演,完成了4 轮测试,中途修正了无数BUG,如:用户授权码重复调用导致授权码过期获取身份失败;用户地理位置更新缺失省、市、区的详细信息;考生信息填写默认值缓存失败;视频数据上传不完整;由于URL 携带JSESSIONID 带来的微信JSAPI 调用失败;由于限制AJAX 接口传递字段导致管理员无法查询用户的部门信息等。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修正,使程序功能趋于完善。

目前系统已经成功完成了两届的线上招生面试工作,该平台的运行让师范生的招生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改进。

6 结语

对师范生招生面试工作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设计一款基于Web 2.0 的师范生提前招生面试管理平台。 该平台基于SSM 框架技术开发,运用MD5 及SSL 技术进行数据的加密和传输,利用WebUploader 实现视频的上传和压缩,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保证了招生面试工作的公平性、有效性及真实性,为高校提前招生面试提供了一个快捷方便且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也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师范生微信测试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微信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