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思路探究

2023-12-30 12:01王学霞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猪舍猪瘟

王学霞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200)

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需要注意加强各种疫病的防控,以切实保障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收益。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是常见的2 种传染病,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生猪的口、鼻、泪腺、唾液、分泌物、尿和粪便等排泄出来,如果采食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尘埃等,都可能导致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可能继发猪链球菌病,甚至出现更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对养殖管理和效益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1 感染原因分析

生猪养猪场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开展综合防治工作需要加强诱因的严格控制。

1.1 免疫措施不到位

如果生猪养殖免疫管理、免疫治疗不科学,未规范接种相关疫苗、疫苗不合格或接种使用方法不当,均会影响免疫效果,以及接种过程一个注射针头多次使用,如果期间接触过病猪,则间接造成人为的传播。

1.2 消毒工作不到位

猪瘟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如果养殖过程中没有定期、规范消毒,消毒杀菌不彻底,养殖环境卫生较差等,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1.3 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部分规模化和集约化生猪养殖没有切实做到标准化管理,如未每天对猪舍和猪槽等进行消毒和清洁、未保证饮水和饲料无污染、病猪和其他猪未分开隔离饲养、未依照标准队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等,这些均可能导致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1]。

1.4 诊断和治疗不规范

有的养殖场当生猪出现了疑似症状,但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如果不重视、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疾病的持续传播扩散,甚至继发其他疾病,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2 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

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后症状表现会更严重,当生猪养殖出现了以下表现和症状的时候,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混合感染的情况。(1)病猪的精神变得很差,经常扎堆出现,出现卧坐、闭目嗜睡、头尾下垂、行动缓慢等一些症状。(2)还出现明显的食欲衰退、饮水增加的情况,甚至是完全拒绝进食。(3)部分病猪会出现便秘、腹泻、站立困难的情况,以及体温明显升高和持续高温(超过40 ℃)。(4)肛门、尾巴等部位出现血斑,臀部、后腿等部位出现比较明显的偏紫色血斑,急性发作的病猪还可能全身发红,并出现抽搐和痉挛,慢性或症状较轻的病猪可能会出现走路、站立的时候摇摆,无力气,以及肢体肿大等情况。(5)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猪还可能出现眼角分泌物过多、眼睑持续水肿、嘴唇潮红、排粪困难等情况。(6)后期的时候,病猪还可能出现跛脚、关节肿胀、呼吸加快、运动功能失调、四肢划水等情况,最终死亡[2]。

3 混合感染的诊断

通过对病猪临床症状的观察,可以实现初步诊断,要实现复杂情况下准确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取病猪的不同身体部位(如肝、脾)进行涂片,通过镜检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再将生长菌落均匀的涂抹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并采用抗菌物药敏纸进行试验,发现菌落对多种药物存在敏感性。采集病猪的扁桃体、脾等制作成触片,并利用猪瘟荧片染色,细胞浆中会呈现明显绿光。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实现对混合感染更准确和有效的诊断[3]。

4 综合预防与治疗思路

生猪养殖场需要加强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等常见病症的综合防治,通过落实加强预防管理、疾病科学治疗等措施,切实保障生猪养殖的收益。

4.1 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生猪养殖场要做好防疫检疫工作,依照规范接种相应的疫苗,且确保疫苗合格,保证免疫抗体的有效保护。在仔猪断奶后,需对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仔猪加强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病毒疫苗。如果正处于疾病的高发时期和流行阶段,则需要监督所有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仔猪依照程序完成免疫工作,并在50~60 d 之后再次加强接种,以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生猪养殖还要做好日常的消毒杀菌、卫生管理等工作,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降低混合感染的机率。例如,养殖中需每天对猪舍和猪槽等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猪舍、猪槽干净无污染;加强饲喂管理,确保饲料、饮水等无污染;及时清理猪的尿和粪便等排泄物、残余食物和饮水;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等。在养殖中如果发现有疑似病猪的情况,需要立即将其隔离饲养,并进行疾病诊断,以免出现蔓延和大规模感染的情况,消毒可以采用3%的热火碱水彻底消毒2 d,或者是采用1 000 倍双季铵盐酪合碘连续彻底消毒3 d。一旦发现仔猪受伤,需对伤口科学处理和消毒杀菌,以免出现感染。一旦出现病死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深埋等,并彻底进行消毒。

4.2 规范药物防治

对于病猪不但要立即隔离,做好消毒杀菌等工作,还需要给予科学治疗管理,做好疾病的控制和防治。例如,在水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粉、糖盐水、黄芪多糖,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与水混合,饲喂整个养殖场内的所有生猪,以起到控制混合感染的作用;针对重症的可以注射氟苯尼考、复方磺胺嘧啶钠针剂,以及在猪饲料当中加入适合的维生素,起到改善病症、提供营养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在饲喂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蓝圆热毒清,或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圆蓝五肤色,饲喂3~5 d 左右,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让病猪正常的吸收营养[4]。

4.3 其他方面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坚持做到自繁自养,在很多情况下可预防混合感染,如果一定需要引进新猪,则需要加强监管,确保购买的新猪无疫病且符合检疫相关要求和程序,并在混群前先对新引进的猪隔离饲养1 个月左右,在确保健康无病后,依照程序接种疫苗。此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猪养殖还需要健全完善的免疫检测制度、管理制度等,定期对生猪进行抗体检测,以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5 结语

生猪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对各种疫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疫病的暴发,容易出现混合感染、蔓延等情况,对养殖造成更大的影响损失。猪瘟、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过程常见的2 种传染病,当出现混合感染时,会对养殖造成更大危害,导致急性发病、症状更严重、死亡率更高,需要认真做好诊断防治工作,以及严格依照标准规范进行养殖、免疫、检疫、诊治,要加强饲喂管理、消毒杀菌、卫生环境管理、药物防治等,以尽可能地降低混合感染的发生。养殖过程要坚持做到标准化养殖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猪舍猪瘟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浅谈猪瘟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