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高质量陪伴法则

2024-01-03 12:44西红柿妈编辑青禾
好日子 2023年12期
关键词:爱德华马克陪伴

文:西红柿妈 编辑:青禾

英国曾经做过一项长达70年的纪实追踪,从1946年开始,跟踪记录了近7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试图找出孩子优秀背后的原因。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家庭、社会和经济水平影响,注定一生平凡。但仍有20%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打破“平凡”的魔咒,成功逆袭。这部分孩子成功逆袭的关键就是:他们从小是父母陪伴着长大的。

陪伴孩子讲究的是策略,“质”远比“量”重要得多。为帮助父母提高陪伴质量,哈佛大学根据具体社会实验,总结出了以下五点高质量陪伴法则。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来访者是企业高管,事业有成,但是只要在公开的场合说话,就特别容易紧张,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在武志红的引导下,他逐渐吐露心声:原来,从他记事起,妈妈陪伴他、与他聊天时永远给他一个侧脸,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从没有正面看过他。这让他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事情很无聊,又或者是妈妈根本不在乎他。在他的眼里,自己永远是“不被看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需求被忽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的心就会越来越冷,更会逐渐疏远父母。陪伴绝不是简单地陪在孩子身边,而是暂停手头正在做的其他事情,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仔细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理解他的情绪。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段时间,只要让孩子感受父母与他亲密的联结,陪伴就是有价值的。

放弃疏导,积极参与

父母陪伴孩子,绝不是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行事,而是寻找合适的切入口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去。

来自河北的一位爸爸,在疫情期间发现儿子沉迷手机游戏,尤其喜欢“枪战”。他没有责骂儿子,也没有粗暴地阻止儿子的行为,而是绞尽脑汁和手机“抢”儿子。

为了吸引儿子,他买来飞机、大炮、挖掘机等玩具,并用这些玩具自编自导自演,拍起了“军事大片”。什么飞机轰炸、坦克碉堡、高山河流……各个场景逼真,毫不含糊。父子俩玩得不亦乐乎,至今已经拍了近300集“电视剧”。陪伴孩子,绝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主导,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陪着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20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有个牙科医生叫爱德华,他有一个爱钻研的儿子,名叫马克。在小马克被电影的艺术效果深深吸引,有拍电影的想法时,爱德华鼓励说:“那我们试试吧。”于是,爱德华买来了一台手持摄像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儿子合作拍了第一部影片。马克10岁那年,突然告诉爸爸,自己对编程很感兴趣,想学习编程。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然而对于儿子的新奇想法,爱德华再次回应说:“那我们试试吧!”

在爱德华的教育理念里,只要孩子感兴趣,愿意尝试的事情,都可以支持,不应阻拦。后来马克考上了哈佛大学,大学期间创建了一个社交软件,这个社交网络就是Facebook。而那个被父亲鼓励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就是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让父母渐渐失去耐心。无论孩子的想法如何,有什么奇思妙想,作为家长还是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多多鼓励他。当父母不断地鼓励孩子大胆展现自我、勇于思考,孩子可能会创造意想不到的惊喜。

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记得在书店看到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在陪七八岁的儿子挑选图书,喋喋不休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你看这个干什么?一点用都没有”“哎哟,你看这个书多好,关于历史的,还能学习知识……”小男孩被妈妈说得不耐烦,最后甩下一句“你干脆自己挑好了!”便径直走出了大门。

父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控制,只会一次次戳伤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放弃沟通,选择自己扛起所有的压力和苦闷。父母在陪伴时,应该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好听众,多听听孩子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只有把平等、尊重当作前提,像朋友一样和孩子面对面、心对心地交流,才能和孩子真正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拓展视野,发散思维

我有一个闺蜜,平常工作繁忙,却是我见过最会陪孩子的人。比如带孩子一起做陶艺,她会先引导:“你今天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过程中她会和孩子一起探索更多的形状和颜色,还会给孩子普及一些小窍门,最后再一起复盘——什么样的形状更结实?怎样才能做得更美观?去动物园也是如此,她会和孩子讨论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不同种类等,让本来枯燥单调的参观变成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大自然之旅,既增加了孩子的兴趣,还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其实,父母陪伴孩子的最高层次,就是打开孩子的新世界、拓展孩子的思维、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还小、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也不够全面,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多去接触新的知识。这样的陪伴才是充实的、收获满满和有价值的。

一位网友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读书时,妈妈每天就坐在旁边给她削铅笔,陪着她一起写作业。可妈妈并不识字,只认得自己的姓名,为了更好地陪伴她,强迫自己去读书识字。试问,一个有着如此眼界、耐心的妈妈,孩子未来又怎能不优秀呢?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成长的速度也远超过我们想象。就像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的:“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猜你喜欢
爱德华马克陪伴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陪伴
连通器及其应用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陪伴
马克明篆刻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