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肝肾亏虚型中风后复视的临床效果

2024-01-03 09:19吴松柏刘玉兰宋春侠权兴苗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3期
关键词:明目汤加减眼部

王 月 邵 月 吴松柏 刘玉兰 宋春侠 权兴苗 李 莹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河北承德 067000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是患者脑部血管突然性的破裂出血或血管阻塞导致脑部正常血液循环中断而出现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1]。中风患者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在康复期可能会出现多种后遗症,复视是中风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在中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2]。复视患者发病期间表现为典型的视物成双、眼位偏斜症状,并伴有头晕、头痛、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等伴随症状[3]。中风后复视的病情进展,会影响患者的眼部健康状态,导致患者出现眼部炎症、视力减退等,患者的病程长,预后效果差,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补充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但临床收效一般[4]。中医对于中风后复视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该病属于“中风”“视歧”,认为该病病机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痰、瘀等邪气阻滞经脉,目失所养所致,治疗时应从补益肝肾、益精填髓、濡养筋脉等方面入手[5]。益气聪明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出自《东垣试效方》中,具有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的功效,用于气虚所导致的内障目糊和视物昏花等效果良好[6]。维筋相交针刺法也是治疗中风后复视的常用手段,通过辨证取穴施针治疗,具有益气升清、养筋通络的功效[7]。为此,本研究以中风后复视患者为对象,给予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0 例中风后复视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0 例。对照组1 男17 例,女13 例;年龄50~80 岁,平均(64.34±9.97)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89±1.08)个月;中风类型:缺血性19 例,出血性11 例。对照组2 男14 例,女16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2.39±9.91)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96±1.02)个月;中风类型:缺血性16 例,出血性14 例。联合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9~78 岁,平均(63.32±9.94)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74±1.01)个月;中风类型:缺血性14 例,出血性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中风且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8]中关于中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均伴有中风后复视,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中的复视的诊断标准,即患者眼位不正,目珠偏向麻痹眼肌作用方向相反侧;眼球自主运动受限,不能向麻痹眼肌作用侧转动;第一斜视角小于第二斜视角;复视,双眼视物时出现重影;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等。③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亏虚型,症见腰膝酸软、盗汗、眩晕耳鸣、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等。④对益气聪明汤加减、针刺治疗能够耐受;⑤对治疗方案了解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眼科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视网膜病变等;②接受本治疗方法之前至少1 周内已采用类似治疗方法治疗;③严重肝肾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研究通过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学审查(CYFYLL202024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1 采取常规治疗+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调控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支持药物治疗。益气聪明汤加减方剂组成为黄芪15 g、南沙参9 g、升麻9 g、葛根9 g、蔓荆子4.5 g、白芍3 g、酒黄柏3 g、桑枝15 g、酒地龙3 g、石菖蒲3 g、玉竹9 g、山萸肉9 g、楮实子9 g、炙甘草9 g。1 剂/d,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煎药室煎制,200 ml/次,2 次/d,饭后口服,以10 d 为1 个疗程。

对照组2 采取常规治疗+针刺治疗,常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1,选取患者的健侧巨髎穴、颔厌穴,患侧睛明穴、上明穴、攒竹穴、球后穴,双侧风池穴、合谷穴、伏兔穴、申脉穴、照海穴、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穴为针刺治疗穴位。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治疗,由3 年以上资历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操作,采用75%乙醇在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以0.30 mm×25.00 mm、0.30 mm×40.00 mm 一次性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进行针刺。巨髎穴直刺0.5~0.8 寸;上明、睛明穴,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进针0.3~0.5 寸;球后穴,左手指向上推开并固定眼球,指切进针,宜缓慢,得气时有强烈的酸胀感即停止,进针0.3~0.5 寸。以上穴位均选用0.30 mm×25.00 mm 毫针针刺。颔厌穴与皮肤呈45°角进针,沿头维方向斜刺1.2 寸;风池穴向对侧眼球内眼角方向斜刺0.8~1.2 寸;攒竹穴沿鱼腰方向平刺1.2 寸;合谷、伏兔、申脉、照海、太冲、太溪、足三里均直刺0.5~1.2 寸。以上穴位选用0.30mm×40.00 mm 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10 d 为1 个疗程。

联合组采取常规治疗+益气聪明汤加减+针刺治疗。常规治疗方案及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方案同对照组1,针刺治疗方案同对照组2。三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制订。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复视、头晕、头痛、眼睑水肿、眼球突出基本消失,症状评分下降>80%;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显著减轻,症状评分下降30%~80%;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表观症状无改善,症状评分下降<30%。

症状评分:对三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包括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进行评估比较,根据证候表现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 个等级,得分范围0、2、4、6 分,分值越低证候越轻[11]。

眼部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Master-700 型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德国蔡司设备公司)对患者的眼部功能指标包括复视像距离、瞳孔直径、眼裂宽度进行测量比较,测量方法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

治疗安全性:记录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降低,局部刺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复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t1、P1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1 治疗前的比较;t2、P2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1 治疗后的比较;t3、P3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2 治疗前的比较;t4、P4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2 治疗后的比较。

2.3 三组治疗前后眼部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三组眼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复视像距离、瞳孔直径小于治疗前,眼裂宽度大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复视像距离、瞳孔直径小于对照组1、对照组2,眼裂宽度大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眼部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三组治疗前后眼部功能指标比较(±s)

注t1、P1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1 治疗前的比较;t2、P2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1 治疗后的比较;t3、P3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2 治疗前的比较;t4、P4 为联合组与对照组2 治疗后的比较。

2.4 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671)。见表4。

表4 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复视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中风导致的缺血缺氧对颅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的脑干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正常地支配患者眼部的活动状态,患者的眼部神经麻痹,进一步导致患者的眼肌功能障碍,使得患者的双眼同一物像无法落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而出现双眼视物成双,以及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和瞳孔大小改变等,影响患者的眼部功能健康状态[12]。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在对中风治疗缓解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补充维生素等基础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着症状缓解慢,眼部症状难以完全恢复等疗效不足的问题。

中医对于中风后复视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该病属于“中风”“视歧”“视一为二”“目视一物为两候”等范畴,对于该病的病机解释认为,中风后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亏虚,肝风内动,气血不足,气血两亏,内虚邪中导致气血逆乱、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不行血,致使瘀血痰浊内停,风、痰、瘀等邪气阻滞经脉,痰浊内生,目失所养所致,治疗时侧重补益肝肾、益精填髓、濡养筋脉等[13-14]。基于此,本研究中联合组以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优,提示该针药联合的中医治疗方案对于中风后复视有良好治疗效果,这与既往临床报道中的结果基本一致[15]。这是因为益气聪明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出自中医典籍《东垣试效方》中,全方由黄芪、甘草、白芍、酒黄柏、升麻、葛根、蔓荆子组成,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的作用。

本研究根据患者肝肾亏虚的症候状况在益气聪明汤的基础方剂基础上加用南沙参、桑枝、酒地龙、石菖蒲、玉竹、山萸肉、楮实子得到加减方。方中黄芪补脾益气、扶正固本,南沙参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升麻可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在方中共为君药;葛根具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蔓荆子则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良药,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功效,酒黄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枝则能祛风除湿、疏经通络,酒地龙则是活血祛瘀、疏通经络之良药,在方中共为臣药,能助君药之功;石菖蒲则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山萸肉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楮实子具有补脾益虚、清利头目之功效,在方中作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宽中、调和诸药的功效[16]。全方诸药君臣佐使配伍合理,合用共奏益气升阳、补肝益肾、聪耳明目之功效,进而对中风后复视有良好治疗效果。

另外,本研究还采取了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选取健侧巨髎穴、颔厌穴,患侧睛明穴、上明穴、攒竹穴、球后穴,双侧风池穴、合谷穴、伏兔穴、申脉穴、照海穴、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穴为针刺治疗穴位,针刺巨髎穴具有清热息风、明目退翳、通经活络功效,刺激颔厌穴具有清热散风、平肝息风、镇痉止痛之功效,睛明穴具有祛风、清热、明目功效,主治眼肌麻痹等症,上明穴具有明目祛翳功效,攒竹穴、球后穴具有清热明目、散风镇痉之功效,风池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解毒、通利脑窍功效,合谷穴主治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镇痛,针刺伏兔穴、申脉穴具有疏肝宽胸、安神镇痉之功效,针刺照海穴具有疏通经络、益气复脉功效,太冲穴则能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针刺太溪穴可滋阴益肾、益气升阳,足三里穴则是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之要穴。诸穴配合使用,补泻并重,可获得平肝息风、明目退翳、益气升阳、疏通经络功效[17-18]。本研究联合组中,以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两种不同中医疗法联合应用分别从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发挥协同增效的目的,由此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中风后复视病情进展过程中,伴随着多种眼部功能指标的改变,表现为患者的复视像距离增加、瞳孔直径变大、眼裂宽度减小等[19-20]。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的复视像距离、瞳孔直径小于对照组1、对照组2,眼裂宽度大于对照组1、对照组2,也验证了既往临床报道中的结果[21]。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眼部功能指标,可能与益气聪明汤的益气升阳、补肝益肾、聪耳明目及针刺治疗的平肝息风、明目退翳、疏通经络等功效有关[22-23]。安全性评估中,联合组以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该中医联合疗法安全性良好[24-27]。由于研究时间及收集病例数较少,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尚未进行随访观察,今后临床实践中可继续开展相关工作。

综上所述,益气聪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眼球功能,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明目汤加减眼部
明目养胃食荠菜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