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园里的流亡者

2024-01-04 17:02王淼
新民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终身制柴尔德里斯

王淼

美国作家赫布·柴尔德里斯的《学历之死》,是一部旨在揭露美国教育体系之弊病的著作。作为一位曾经的高校兼职教授,作者本人现身说法,从非终身制大学教师的角度入手,运用了大量业界访谈和公开数据,对“临时教师”这一边缘群体的尴尬处境进行了全面剖析,进而展现出整个教育体系这座象牙塔中的金字塔结构。作者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又是什么?大学应该秉持何种理念办学?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和学生表现出怎样的阶层差异……

在教育体系方面,终身制的教师不仅享有大多数教育资源,而且工作稳定,薪酬丰厚,丝毫没有后顾之忧;非终身制的教师则承担了大多数一线工作,他们不仅疲于奔命,而且收入微薄,几乎得不到什么像样的福利保障。终身制教师与非终身制教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同样肩负着大学教育的重任,终身制教师与非终身制教师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拉巴里曾经说过,分级制度乃是美国教育体系的核心所在,每个人都可以迈进教育这个门槛,但不同学校间层次的差异,却造成完全不同的大学定义和教育结果——不同学校服务的是条件、目标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学生群体,而学校则聘用了截然不同的教职人员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在教职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中,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按需施教,而一般大学从传统学科向一系列全新职业培训领域的转变,更使得临时教职的出现成为必然。这种体系虽然是由无数决定带来的结果,每个决定也都称得上有理有据,但问题在于,让那些既得利益者舍弃一部分利益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分配资源和设计规则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地拥有更多的特权,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这种体系只能维护终身制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等少数人的利益,却使得大多数临时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受损。

《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美] 赫布·柴尔德里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

柴尔德里斯认为,高等教育的使命原本是“一种更为系统性地提升智识水平的大学经历”,大学聘用教师不只是因为他们具备“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培育创造性思维。但是,日趋标准化的按需而定式的师资安排,不仅会破坏高等教育的使命,更会让大学所面对的问题逐渐与“以学术为志业”的理想脱钩,从而否定了培养批判性学者的必要性。的确,学术工作并不单纯是理性的,它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渴望,一种身份的认同,然而,“临时”与“聘用”却使得非终身制教师成为大学校园的局外人,教师可以被高效而廉价的临时工所取代,大学教授这一概念本身也必然会遭受质疑。

诚如柴尔德里斯所言,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受教于他们的学生,他们都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单位,更不只是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他们都是完整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当然也都是想要超越自己成为那个更了不起的人,能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所以,那种让少数人成功上岸、多数人被淘汰的制度终究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当牺牲成为一种常态,它只会带来更多的牺牲。只有当大多数人都承认非终身制教師是被驱逐的流亡者时,行业本身才会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才会帮助这些被驱逐的流亡者去获得某种身份的归属感。

此书是日本变格推理小说宗师、幻想小说文豪梦野久作杰作短篇集,收录梦野特色的“标点会话体小说”,包含名篇《瓶装地狱》《疯狂地狱》《恶魔祈祷书》等,亦包含首度引介的冷门杰作《S岬西洋妇人绞杀事件》《近视眼艺妓与迷宫事件》《写不出的侦探小说》等。野兽天女,刺青家族,数学迷宫,悍匪末路,装进铁笼的精神病人,深夜大宅里熟睡的西洋人偶,悬吊在空屋天顶的美人尸体……不断分裂的癫狂,永无尽头的华丽坠楼,尽在梦野久作的地狱三昧之中。

猜你喜欢
终身制柴尔德里斯
药品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制贯通培养模式
罗斯柴尔德集团董事会主席去世
“发现者”卡纳里斯的法律方法论
乐享高品质生活
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FSU)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思考与启示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
终身制面临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