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探析
——基于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视角

2024-01-05 14:53梁佳仪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关键词:生源湖北留学生

梁佳仪(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李 盾(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近年来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相继颁布出台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系列文件:2015 年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 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8 年《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20 年《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探析湖北高校通过扩大留学生输入,拓展国内外合作办学渠道,进一步推进湖北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湖北高校和学科“双一流”的建设。

一、湖北高校来华留学生增长,对外开放度提高

(一)接受留学生的高校多层次化,地域分布呈均衡发展态势,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加

2020 年,湖北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3 所部属高校为主,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等其他39 所部省属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6 家职业技术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民办院校,形成了部属院校—省属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多层次、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并存、武汉—荆州—宜昌—其他地区均衡发展态势。

2010—2020 年,湖北高校来华学历在校留学生(不含港澳台生源)从5539 人增加到13784 人,在全国比重由4.24%上升至5.03%,来华留学生数量翻番,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是与湖北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相比,湖北高校优势学科吸纳留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京沪浙等地区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2018 年,湖北高校接受了21371 名留学生(包括学历生、非学历生),排名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辽宁省、广东省之后,居全国第8 位,在全国占比约4.35%。

(二)形成了来华留学生专、本、硕、博多层级培养机制,留学生的学科专业集聚效应明显且分布较广

1999 年,湖北高校就形成了来华留学生专、本、硕、博多层次培养机制。2020 年42 所湖北高校在校学历留学生14774(含港澳台学生)人,其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分别为42 人、8831 人、3367 人、2534人,占比分别为0.28%、59.80%、22.80%、17.2%,博、硕研究生占比合计40.00%,远高于全国约15%的平均水平。

湖北高校从1986 年开始设置留学生本科专业,主要涉及语言文学、中医、水利、土木工程、船舶工程、石油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2020 年湖北来华学历留学生就读的专业比较集中,医学类占国际生比重27.8%,工学类占比23.8%,文学类占比15.9%,涵盖了12 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集聚效应明显且分布较广。

(三)生源国覆盖范围广,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坦桑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从来湖北留学生生源国数量看,1954—1977年,湖北来华留学生生源国仅有越南、朝鲜、苏联等8 个国家。1978—1990 年,湖北来华留学生生源国达到41 个,期间基本维持在50 个左右,直到1999 年上升至74 个。进入21 世纪,湖北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增至90 多个,到2005 年扩大到100 多个,截至2020 年湖北来华留学生生源国173 个国家,最多的年份2019 年达到183 个国家。

从来湖北留学生生源国分布看,2020 年湖北高校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分别占比58.42%、34.04%,少部分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分别占比4.01%、2.90%、0.63%。其中,亚洲国家稳居第一生源国地位,前6 位依次是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韩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尼泊尔、津巴布韦、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生源重要来源国。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前3 位依次是来自法国、美国、英国的留学生。

与2016 年相比,2020 年湖北高校留学生的生源更加集中在亚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源有所减少。与全国相比,高校数量第一的北京、第二的上海,来自欧、美、日、俄等国家的留学生相对较多,说明湖北高校对发达国家留学生吸引力还不够强。

(四)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奖学金政策的支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量、占比快速增加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奖学金政策的支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随着湖北高校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提高,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量、占比快速增加。例如,截至2019 年6月,长江大学留学生1043 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05 人,占比高达77.18%;截至2016 年底,华中农业大学共有留学生450 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超过350 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占比达70%;截至2018 年7 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每年在校留学生1000 多人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50.4%。2020 年来自“一带一路”的湖北来华留学生总数达16000 人次,占留学生总人次77.40%。

二、境内、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齐发展

(一)境内中外合作办学

1.湖北有7 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培养双学历、双学位人才

截至2023 年1 月,湖北有7 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纺织大学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马-大法与经济学院。这7 家机构均不具备法人身份,只是大学的二级学院,都已纳入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之中,中方通过从对方引进优质的国际课程体系和学术标准,共同协商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考核评价标准等,联合培养双学历、双学位(学士、硕士、博士)人才,或者进行职业培训;搭建中外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长期深度合作的平台,推动相关学科科研合作。

2.湖北中外合作办学多数是合作项目,层次偏低

截至2023 年1 月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湖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基本仍处于合作项目层次,共计69个项目。其中本科层次64 个,硕士层次5 个,无博士层次,本科项目占比高达92.75%,因此湖北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偏低。

3.湖北中外合作办学对方主要是美、英、澳、韩、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少

一方面,从2022 年中外合作项目看,除了印度、爱尔兰发展中国家,湖北高校合作方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鲜少,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同样存在。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与国外排名100 强的知名高校合作交流密切,而湖北高校相比较少,因此湖北高校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境外中外合作办学

1.湖北高校境外办学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早在2003 年,武汉大学就在韩国淑明女子大学、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2+2”模式的汉语专业本科双学位项目,16 年过去了,武汉大学的境外办学依然停留在这一层次,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2.湖北高校境外办学从本科向硕士研究生拓展,层次有所提高

2016 年,湖北工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创办“湖北工业大学阿拉木图校区”。双方初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外汉语和经济学等3 个专业的本科层次联合招生,在“4+0”的境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校区学生(哈萨克斯坦籍)4年均在阿拉木图大学学习,中哈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符合两校人才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湖北工业大学和阿拉木图大学的本科学位。湖北工业大学每年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前往该校进行授课和联合管理。

2017 年,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泰国科技部、泰国东方大学在泰国春武里府合作举办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专业双硕士项目,主要招收东南亚地区研究生。

3.湖北高校境外办学发挥学科优势,彰显专业特色

2015 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在马来西亚建立“中马中医药中心”,该中心通过中医药国内合作基地建设、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建设、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设,旨在建成集教育、培训、医疗、科研等为一体的平台和窗口。

2017 年,武汉大学充分发挥测绘遥感学科优势,与泰国科技部合作设立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助力泰国实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4.湖北高校境外办学尚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境外分校,高等教育呈净输入状态

湖北境内中外合作办学参与的高校较多;境外参与的却较少,目前只有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少数几所院校。湖北高等教育输入多于输出,高等教育呈净输入状态。湖北工业大学、武昌理工学院的境外分校至今尚未有独立法人资格,规模影响力较小。但是2016 年成立的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武汉理工学院,尽管目前属于本科交流项目,其目标是将来发展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海外校区。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高校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一)引进来的对策建议

1.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湖北高校特色专业优势,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招生质量

对于湖北高校来讲,一方面,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组织具有境外招生资质的湖北高校抱团参加一些国家主办的国际教育博览会、语言研修博览会,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湖北高校特色专业优势,扩大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坚持遴选条件,改变个别高校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而降低招生及培养计划标准的现状,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质量。

2.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出入境改革经验,尽快出台湖北高校留学生在华实习制度

目前湖北高校留学生在华实习,基本上是利用高校自有资源组织实施的。如武汉大学医学部留学生、湖北中医药大学留学生在其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2015 年9 月,长江大学来自巴基斯坦的电气工程专业留学生在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实习。2019 年7 月,长江大学建成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实习实践基地。因此,湖北高校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可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出入境改革的经验,尽快出台湖北高校留学生在华实习制度,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

3.提高硕博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占比,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高校

一方面,湖北高校中外合作项目存在以本专科为主,整体层次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全国共有12所中外合作办学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校,而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至今还没有一所类似的高校。因此,湖北高校在扩增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的同时,也应注重提高硕博层次项目占比,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高校,引进系列国际一流水准的学位课程,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合作,促进湖北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4.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促使湖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湖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倾向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办学逐渐转变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美国家并重;二是办学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主逐渐转变为引进与输出交互进行;三是涉及的专业也应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而不断调整与拓展。

(二)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1.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出台新的境外办学管理办法

第一,由于境外办学风险较高,我国公办高校的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拨款,依据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公办高校境外办学的投资行为被严格限制,高校境外办学经费均需依靠募集社会资金来提供,无法在办学经费上得到保障。这些对境外办学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法规需尽快调整。

第二,截至2022 年9 月,中国先后与58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20 多个。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尚未与中国达成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对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发展与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学历学位互认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

第三,作为湖北地方政府应站在扩大教育开放的全局高度,研究制定高校境外办学的精准支持政策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推动高校赴境外办学。

2.发挥湖北高校优势,境外办学宜采取先项目、后分校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2022 年ARWU 软科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领先的1000 所研究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6 所高校上榜,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更是与香港大学并列96 位,首次进入世界百强。6所高校在世界一流学科前100 排名中,共有72 个学科入榜。湖北高校整体实力不俗,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实力去境外发展。

中国高校境外办学通常难以得到政府政策支持,校园建设、教师聘任、管理人员配备、教学设备资料购买等方面办学经费均需依靠募集社会资金来提供。如果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境外办学就很可能面临巨大损失,甚至被迫终止项目。鉴于此,有海外办学经历和经验的湖北高校宜采取先项目、后分校的渐进式发展模式,以降低境外办学风险。

3.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和拓展湖北高校境外办学机制

中国高校境外办学可能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招生模式、学籍注册、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信息公开、学历学位、资金筹措、资产管理、部门协调、风险管控、知识产权、法律指导、服务当地、文化适应、质量评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等。因此,湖北高校须加强与本省及其他省市高校之间境外办学经验的交流,完善和拓展湖北高校境外办学机制,提高境外办学质量,提高在当地的知名度。同时注重汇聚有限资源,宜优先选择与中国友好往来、对中国文化认可度高的国外高校合作,充分考虑对方的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水平,真正切合实际,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培养出适合所在国家需求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显著提高境外办学效益。

猜你喜欢
生源湖北留学生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The rise of China-Chic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驰援湖北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湖北武汉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