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铁的新四军

2024-01-05 02:08张维为
铁军 2024年1期
关键词:粟裕新四军

编者按张维为,1957年12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通。其父张子嘉是一名新四军老兵。张维为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外语系,1983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为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工作。1988年,他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同声传译译员;1994年,获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后在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1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2015年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本文系作者日前在江苏淮安的一次主题演讲的记录。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一曲慷慨激昂的《新四军军歌》把我们带回到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带回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淮安,这里也是新四军军部在一地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我们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粟裕、张云逸等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作战,与八路军配合,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来淮安是为了向新四军的先烈们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新四军的将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成的“铁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向自己的父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敬意。抗战全面爆发后,我父亲兄妹四人全都参加了新四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我父亲先是在新四军地方武装,后进入苏中公学,也就是抗大的新四军分校学习工作,公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部队的连级和区级以上的干部,时任校长是粟裕。公学历史虽然不长,但为军队和地方先后培养和输送了4000多名军政干部。他参加的最大战役是渡江战役。而我的叔叔则一直在野战部队,先后参加了保卫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的郭村战斗、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父辈们没有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宝,而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坚定的奋斗意志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新四军的前身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的红军将士和游击队武装。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党被迫与中共达成协议,将这支队伍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新四军长期被蒋介石看作心头大患,曾经历皖南事变这样的重大挫折,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四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继续战斗在抗日前线,屡立奇功。

抗战期间,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等于把经济富饶,交通便利,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华中地区让给了日军。新四军部队,不畏强敌,深入敌后,成为插在敌人心脏地区的抗日劲旅,收复大片失地,建立了跨苏、浙、皖、鄂、豫五省的八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人,俘虏12.42万余人。新四军从组建时才1万多人,到1947年1月新四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时已经发展到31万人,为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骁勇善战的主力部队。

看过电影《长津湖》的人都记得,志愿军战士趴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冲锋,但最后大部分战士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个动作上。这就是“铁军”血脉的延续。这3个冰雕连中的两个连隶属志愿軍九兵团二十军。二十军的前身是新四军第一纵队,源于红军时期的闽东独立师、淞沪游击队、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后成为新四军的三支队六团,团长是叶飞。早在1939年初,这支部队就挺进到江阴、无锡、常熟、苏州和上海近郊一带,直插敌人心脏,并在1939年7月直接攻击日军控制的上海虹桥机场,烧毁日军飞机4架,这一胜利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国人抗日救国的士气。

我记得在2019年《这就是中国》播出后不久,我们专门做过一期谈中国理念的节目,谈到“实事求是”时,我曾经讲过人民解放军“战神”粟裕的故事。粟裕曾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他的作战思想是彻底的实事求是。1948年前后,中央军委最初考虑是让华野三个纵队挺进江南,逼国民党调整其在中原的战略部署。但粟裕从战争全局和中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了分析,看到了难得的战机,他展示了了不起的担当精神,向中央军委直接建议,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场大规模的歼灭战,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淮海战役。当时淮海战役第一仗是要消灭国民党的黄百韬兵团,总攻日期定在11月8日,但粟裕在前线发现战局千变万化,黄百韬兵团的集结动向发生了变化,战机稍纵即逝,所以他及时调整部署,同时给中央军委发电报,请求将淮海战役发起的时间提前两天,改到11月6日。毛主席亲自批准,并说坚决地打,不必事事请示。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迅速夺取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后来毛主席在评价淮海战役的时候这样说,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新四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新四军出身的将领总计371名,将近是总数的四分之一。同样,新四军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人才,包括刘少奇、李先念、陈毅、邓子恢、粟裕、谭震林、方毅、张爱萍、吴学谦、邹家华、韦国清、叶飞、张鼎丞、陈丕显、彭冲等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包括薛暮桥、孙冶方、范长江、李一氓、钱俊瑞、夏征农、冯定、贺绿汀、沈西蒙、亚明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文化人。

新四军展现的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实事求是精神,一直鞭策着我们做好每一期《这就是中国》节目。过去5年先后发生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疫情防控、香港修例风波、乌克兰冲突等许多事件,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发声,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从底层逻辑出发,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预测,这些判断和预测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最近,随着华为Mate 60 Pro手机上市,一句“遥遥领先”金句传遍海内外,而我们在中美科技战爆发最初就明确地预测,美国将会输得很惨,我们要给美国领导人颁发“特殊贡献奖”。我们经常对围剿中国的西方话语进行“范式解构”和“降维打击”,我想这也是新四军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示。我们节目的成功表明,西方话语可以随便忽悠中国人的时代已经终结。新四军革命精神在中国各条战线都在延续,我们在华为公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也看到这种“铁军”传承的延续。华为的口号是:“铁军出击,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必争第一,胜利,胜利,胜利!”让我们再一次致敬新四军、致敬人民军队、致敬华为、致敬淮安、致敬所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

(责任编辑金锋)

猜你喜欢
粟裕新四军
第一次开飞机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粟裕谈黄桥战役
文韬武略 彪炳千秋——写在《粟裕传》出版之际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粟裕“两让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