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务群”,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4-01-07 05:47徐晓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任务群圆明园驱动

徐晓燕

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应当是一种“有意义”同时也是“有意思”的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去机械地、枯燥地盲目说教,尽管学生也能获得一些语文知识,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一定是低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应当以任务群进行组织、呈现。以“任务群”为导引、载体、驱动,能赋予学生语文学习充分的自主思考、探究时空,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让学生的语文认知、思维等获得发展。

“任务”应当是学生语文阅读的导航仪。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不应当是机械的、盲目的,而应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織、有秩序的。很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总是习惯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被严重限制。

以“任务群”为导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语文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研发相关的“任务群”,让“任务群”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认知冲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融入语文阅读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任务群”要切入学生语文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要切入学生文本解读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文本解读“跳一跳”活动中能摘到语文知识、思想、情感等的些许“桃子”。比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笔者设计了“任务群”,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思辨活动,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提升思辨力,培育家国情怀。任务1:以“圆明园”为核心,绘制《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思维导图;任务2:介绍圆明园昔日景象;任务3:介绍圆明园化为灰烬;任务4:查阅相关资料,以作文的形式复原圆明园昔日景象。这样的“任务群”,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研发的“任务群”类型很多。根据组成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递进型任务链”“并列型任务链”“总分式任务链”等;从任务链的属性来看,主要有核心性的任务链、争议性的任务链、启发引导性的任务链、拓展延伸性的任务链等。教师要根据文本文体、内容、目标等,设计相关类型的“任务群”,以“任务群”为媒介、载体,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支撑。

教师设计研发的“任务群”,可以消除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障碍、困惑,能打通、疏导学生对文本的疑点、盲点、堵点等。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借助“任务群”,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还要引导学生群体互动、交流、对话,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笔者聚焦单元的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设计了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可操作性的“任务群”,目的就是通过具有结构性的“任务群”,推动学生开展逻辑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主任务:为作家叶至善的童年经历拍摄一段视频,你准备选择文中的哪些画面?子任务1:阅读课文并在关键地方作批注;子任务2:选取画面,提取关键句,体会作者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及原因;子任务3: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子任务4:排练时“我”记忆深刻,而表演时“我”怎么表演完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回想一下,你有类似经历吗?当时心情是怎样的?“我”的演出窝囊吗?这样的“任务群”,不仅是学生文本解读的重要支撑,还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任务成为活动的重要载体、媒介,它优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任务群”作为驱动,锁定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比如,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设置“任务群”式的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从而让“任务群”发挥驱动功能,彰显“任务群”的驱动价值。以“任务群”作为评价驱动,就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评价简单的“是非”“对错”等方式,让评价走向具体化。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牛郎织女》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小剧场”活动。在活动中,笔者设置了“写剧本”“发布海报”“表演课本剧”等相关的任务,对课文作出了创造性的“再现”“复述”。为了驱动学生的“任务实践”,笔者又设置了具有评价性质的“任务”:任务1:我们的再现、复述吸引人吗?说一说亮眼的地方,说一说不足;任务2: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还可以融入我们的剧本之中,融入我们的表演活动之中;任务3:我们的剧本、海报等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修改?这样的“任务群”,能聚焦学生的具体学情,对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反馈、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任务群”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反思、学习评价,驱动学生进一步地投身语文文本解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务群”不仅仅是一个事实性的评价,还是一种具有引导性质、启发性质的价值性评价。教师设计“任务群”,能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让学生的语文认知、思维等不断提升。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动态性地设置相关的“任务群”,让“任务群”真正发挥引导、载体、驱动等多重功能。实施“任务群”教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基于“任务群”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学生“学”的本源,回归了教师“教”的本义。教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持续、深入地研究“任务群”教学,让“任务群”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任务群圆明园驱动
梦回圆明园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