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矿井热害防治》教材建设探索

2024-01-07 14:08易欣张少航吴奉亮李青蔚
科技风 2023年36期
关键词:教材改革立体化新工科

易欣 张少航 吴奉亮 李青蔚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開采规模与深度的不断扩大,矿井热害问题日益严峻,做好矿井热害防治教材创新改革是培养新一代灾害防治型人才的重要基石。本文以《矿井热害防治》教材为例,以学生为中心、学科交叉、学科实践、特色融合、协调共享、创新、思政建设等理念,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构建“安全+”、产教研融合一体化概念,运用数字化、“互联网+”、立体化等新型模式,探讨当前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灾害防治类教材体系的建设过程与开发实践,对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新工科;教材改革;互联网+;安全+;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

BasedontheConstructionandExplorationoftheTextbook

"MineHeatDamagePrevention"undertheBackgroundofNewEngineering

YiXinZhangShaohangWuFengliangLiQingwei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ofSafetyScienceandEngineeringShaanxiXi’an710054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expansionofthescaleanddepthofcoalmininginChina,theproblemofmineheatdamageisbecomingincreasinglyserious,andtheinnovativereformofteachingmaterialsformineheatdamagepreventionandcontrolisanimportantcornerstoneofcultivatinganewgenerationofdisasterpreventionandcontroltalents.Inthispapertakethemineheathazardpreventionmaterialsasanexample,studentcentered,interdisciplinaryanddisciplinepractice,construction,characteristicintegration,coordinationsharing,innovation,ideas,highlightthecharacteristicsofschoolprofessional,builda"safety+",productionresearchintegrationconcept,usingthedigital,"Internet+",stereonewmode,basedonthecurrentunderthebackgroundofnewengineeringdisasterpreventionteachingsystemconstructionprocessanddevelopmentpractice,for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futureteachingmaterial.

Keywords:newengineering;teachingmaterials;internet+;security+;threedimensional

1概述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开采规模的扩大,在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煤层热害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采掘工作面的高温热害问题对矿井人员及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如何提高矿井热害防治能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2]。而培养新型矿井热害防治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石,做好新一代灾害防治型人才建设工作,各高校的任务刻不容缓。对于人才的培养,教材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媒介。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的枢纽,是高素质、高技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基石。为加强教材研究、健全教材建设支撑体系、提高教材质量水平,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工作[3],倡导各大高校、出版社等单位着实推进教材基地建设,探索新一代教材的建设体系。因此,教材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教材建设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铸魂工程。鉴于此,本文以《矿井热害防治》教材为例,探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新一代矿井热害防治类教材的建设体系与开发实践,对于未来《矿井热害防治》课程教材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2《矿井热害防治》教材现状分析

2.1《矿井热害防治》教材特点

《矿井热害防治》教材的出版时间为2011年,书本知识贴合当下矿井热害防治前沿和发展方向,内容体系完整,突出专业特色。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热害形成机理、风流热湿计算等知识,对矿井热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并阐述了机械制冷降温状态下的技术工艺、降温系统及降温效果的测试情况。同时该教材中也辅以安全人机、职业健康、设备安全等相关基础理论,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培养矿井热害防治方面的人才。

2.2《矿井热害防治》教材改革要点及难点

《矿井热害防治》这门教材内容构造节点多,基础知识理论多,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且因为其主体内容实践性极强,因此教材中一部分内容受场地、组织安全等多方因素限制,无法在现有教材中完整体现,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矿井热害防治工作中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教师根据传统教材编排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产生脱节,学生对学习内容无法进行理解性吸收,造成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降低,从而达不到预期教学的目的。此外,各高校组织学生线上学习大环境下,学生上课所用教材大多数为教师网上教学PPT,无法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其中,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改革教材中线上教学所用涉及的电子教材也至关重要[4]。

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教材改革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力求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对于《矿井热害防治》教材改革也要依托新工科背景,在教材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科交叉、学科实践、特色融合、协调共享、创新、思政建设等理念[5],同时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构建“安全+”理念,运用数字化、“互联网+”、立体化等新兴模式打造新一代《矿井热害防治》教材。

3.1推进教材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教材建设在把握教材建设方向和重点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教材思政建设内容,提高教材质量水平。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矿井热害防治》教材中,不仅要注重课程专业内容的编写,还要注重其中思政建设内容的巧妙融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6]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另外,梳理该课程与思政建设的关系,在教材主体内容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各方面均要体现思政元素[7],不能一味地将专业知识填充在教材中,可以在章节引言、案例解析、课后习题等板块加入思政知识,将一些社会热点等与课程主体内容完美结合,倡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根据《矿井热害防治》教材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该课程背靠学科的育人目标,为国家灾害防治领域输送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专业过硬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3.2注重教材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矿井热害防治》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教材,主要介绍了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的基础理论,矿井热害的成因、危害(形成矿井热害的主要热源),以及各热害地点的热源分析、矿井风流的热湿计算、矿井冷负荷计算等内容,以此培养矿井热害防治领域人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教材研究,突出安全专业特色,健全教材建设支撑体系,提高教材质量水平。

3.2.1规范教材大纲、对接专业标准

建设好《矿井热害防治》教材的大纲,以专业标准、行业标准从整体上研究大纲的设置,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8]。要突出教材的主要建设思想,教材整体规划要鲜明,对该教材培养人才的定位与要求展开深刻讨论。

3.2.2主体内容着重要点、力求与时俱进

教材的核心就是内容,首先,对于教材内容既要保留之前传统教材的基础理论与经典板块,又要根据教材建设体系输入新的血液,可由培养人才需求、教材定位等要素的发展对教材编写更新迭代、与时俱进。其次,教学主体内容可分为多层次展现,对于每一章应有不同难度水平的编排,如设置基础篇、进阶篇等板块,重点突出主体内容、中心思想以及完成目标。最后,对于每一章的重难点在教材中重点提示,设置课堂、课后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探讨,在章节末尾重点展示,以图文、习题并存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

3.2.3构建“安全+”的教材思想形態

依托教材背靠安全专业的特色,在教材建设中引入安全观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地方需求、行业发展为原则,以师生为核心,组织教材责任编辑与作者磋商并定期召开会议。依据相关理论、技术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搭建研究、服务、制作、传播四个平台,分层落实课程目标和任务要求。

3.2.4教材体例结构全方位发展,产教研融合一体化

教材的体例结构应遵循培养规律,与课程属性和教学方式相适应[9]。相较于传统教材,新时代教材首先要在教材的体例设置上进行研究整改,基于教学模式对教材展现板块进行创新性研究。如通过以企业应用为主、增加案例、课程实践等板块来丰富教材,使教材结构立体化。教材内容与相对应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将岗位基础应用在教材上进行体现,可在教材中设置企业项目作业,开展小组模式的教学训练,以专业需求来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上岗即可开工”等实践型专业人才。

3.2.5协同共建配套资源及服务

教材出版后,由专人负责教材的培训和服务,不定期进行回访、现场活动指导,同步开发配套的数字资源包,组织编写课程指导用书,提供精准服务,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3.2.6组建多学科专业化编写团队

组建具有丰富教材出版经验的高素质编写、编辑团队,主编和顾问由具有教材编写经验的课程专家担任,编者来自多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并吸纳相关专家和研究所合作,实行边编边用边修订。策划、责任编辑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执行三审三校制,对教材的编写提供有力保障。

3.3追求新理念、打造新形态教材

3.3.1建立多元立体化教材组织体系

定期举办教学科研活动和系统培训,提高参编者教学水平、科学水平、思想水平和文图水平。整合学校、企业、专家三方资源,成立多媒体技术小组,进行专业化资源制作。以信息化技术平台为基础,将教学模式与立体化教材应用有机融合,使专业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3.2“互联网+”和数字化、立体化教材的结合与应用

在目前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纸质版教材具有许多局限性,对于呈现内容的多元化、事件发展过程、案例剖析等方面无法直观展现,而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教材则充分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很多无法用文字表现的问题得以生动体现。

立体化教材充分发掘了传统教材和信息技术的优点,让有限的教材得到了无限的延伸[10]。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等形式与立体化结合运用,将教材内的重要知识、案例制成视频资料,学生在线上或课下学习的过程中可观看视频,结合课件PPT等加强纸质教材与配套数字化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增强教学适用性。此外也可以创建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工具与教材内容相匹配,进一步把出版的数字课程和包括彩色图片、推荐阅读、视频、动画等在内的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融合[11],改变教学形态使教材内容生动具体,让学生耳目一新。

结语

本文以《矿井热害防治》教材为例,基于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学科交叉、学科实践、特色融合、协调共享、创新、思政建设等理念,同时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构建“安全+”理念以及多元立体化教材组织体系,运用数字化、“互联网+”、立体化等新兴模式,对《矿井热害防治》教材改革进行了展望,表明了《矿井热害防治》新形态教材的建设概要。

参考文献:

[1]汪宏志.淮南煤田矿井热害分布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16,28(12):7274.

[2]董华.矿井热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陕西煤炭,2020,39(03):9597+118.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20211109).

[4]陈玲.新教育形势下的高校教材建设方向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9698.

[5]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1115].

[7]俞福丽.推进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22):3941.

[8]耿淬,熊家慧.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专业教材建设实践与探索[J].南方农机,2021,52(23):150152.

[9]韦晓阳.深化“三教”改革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8487.

[10]陈玲玲.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时代汽车,2021(22):5354.

[11]李林,夏长青,陈镇鑫.高校教材数字化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以《植物学》2.0版数字教材为例[J].中国编辑,2021(11):5357.

作者简介:易欣(197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煤自燃、矿井热害等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教材改革立体化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电工学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桥梁工程》教学现状及教材改革方案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