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2024-01-07 11:31曹莹赵继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硬化症间质性雷诺

曹莹,赵继军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广州 510062;2.浙江省肿瘤医院综合内科,杭州 310005)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自身免疫、皮肤和内脏纤维化以及血管病变为特征的罕见病[1],2018 年5 月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尽管SSc 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容易致残致死,疾病的负担相当大[2],在所有风湿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3]。这种罕见疾病的异型性表现对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构成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预测严重内脏受累的发生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临床医生往往难以在疾病早期诊断SSc。研究显示SSc 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c⁃ILD)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Sc⁃PAH)是导致SSc 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4]。其中ILD 在SSc 患者中患病率最高达75%[5],是临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SSc罕见病的特性,既往国内对于SSc相关方面的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对于SSc 合并ILD 的危险因素亦不明确,本文旨在进一步总结探讨SSc 的临床特征及合并ILD 的危险及保护因素,为SSc 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经验及指导依据,从而改善SSc患者的临床结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1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2013 年ACR/EULAR 系统性硬化症的分类诊断标准[6]重新进行评分,将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课题。排除合并感染、重叠其他结缔组织病、硬皮病样疾病(如硬化性粘液水肿或全身性硬斑病)、孕产妇、病史资料不全及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系统性硬化症诊断标准:满足2013 年ACR/EULAR 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累积≥9 分,可诊断为SSc。间质性肺病(ILD)诊断:参考2018年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综合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 特征、肺功能检测结果明确ILD的存在[7]。

1.3 肺动脉高压标准

以我院超声心动图所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40 mmHg为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描述用表示。所有检验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Sc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课题共纳入149 例SSc 患者资料,其中女性101 例,男性48 例,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1,平均就诊年龄(48.21±1.11)岁,最小就诊年龄20岁,最大就诊年龄79 岁,平均病程(3.01±0.39)年,病程短至数月、长至30年。

2.2 SSc患者的临床特征

在149例SSc患者中,首发症状中存在雷诺现象例58 例(38.9%)、皮肤硬化55 例(36.9%)、皮肤肿胀52 例(34.9%)、关节疼痛32 例(21.5%)、皮肤瘙痒14例(9.4%)、呼吸困难10 例(6.7%)。可见雷诺现象(38.9%)、皮肤硬化(36.9%)、和皮肤肿胀(34.9%)分别为SSc 患者常见的三种首发表现,其中雷诺现象是SSc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在149 例SSc 患者中,合并间质性肺病(ILD)93例(62.4%),合并肺动脉高压(PAH)19 例(12.8%),合并消化道受累21 例(14.1%),合并肾脏受累19 例(12.8%),合并神经受累3 例(2.0%),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8 例(5.4%),合并有口干眼干表现5 例(3.4%),合并高血压44 例(29.5%),合并恶性肿瘤9例(6.04%),SSc患者最常见合并症为ILD。

2.3 SSc合并ILD的临床特点

为研究SSc⁃ILD 与SSc 不合并ILD 在一般临床表现上是否存在差异,将本课题纳入的SSc 患者分为SSc⁃ILD 组与SSc 不合并ILD 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SSc⁃ILD 组中仍是女性居多(68.8%),而SSc⁃ILD 患者的就诊年龄(50.1±1.3)岁高于不合并ILD患者的就诊年龄(45.1±1.9)岁(P<0.05)。SSc⁃ILD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象(37.6%),不合并ILD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皮肤硬化(42.1%)。无论是否合并ILD,手指皮肤硬化均是SSc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数据分析发现,SSc⁃ILD 组中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比例更多(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SSc⁃ILD组与不合并ILD组的临床分析对比结果[ 或n,(%)]

表1 SSc⁃ILD组与不合并ILD组的临床分析对比结果[ 或n,(%)]

接下来我们再对SSc⁃ILD 组和不合并ILD 组的自身抗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率在SSc⁃ILD 组(6.5%)低于不合并ILD 组(10.7%),抗Scl⁃70 抗体在SSc 患者中的阳性率在SSc⁃ILD组(63.4%)高于不合并ILD组(51.8%),虽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73)。见表2。

表2 SSc⁃ILD组与不合并ILD组自身抗体对比分析[n,(%)]

3 讨论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在SSc 患者中,肺部损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及时干预治疗ILD 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个中心SSc 的人口统计学和一般临床特征,并比较了合并和不合并ILD 的SSc 患者之间的差异,旨在提高我们对SSc⁃ILD 的理解和认识,有可能促进早期诊断、提前干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8]。

既往研究显示,SSc 以女性为主,高峰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我们的数据显示SSc 通常发生在女性,就诊时的平均年龄约为48 岁,与既往的研究报道相似[9]。血管并发症是硬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雷诺现象最为常见。此外,SSc 患者也普遍存在其他临床表现,如手指肿胀、硬化和指尖溃疡等。

在SSc 患者中,肺部受累与预后不良密切有关,及时诊断或者识别具有发展为ILD 的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然而,当患者病情逐渐发展,没有呼吸困难或咳嗽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也没有典型表现时,这种诊断往往被延误[10⁃11]。本研究分析了合并ILD 的SSc 患者的临床特征,以确定SSc 患者中提示ILD 一些线索的参数。在本研究中,SSc⁃ILD 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象(37.6%),不合并ILD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皮肤硬化(42.1%)。与不合并ILD 的SSc 患者相比,合并ILD 的SSc 患者抗Scl70 抗体阳性率更高,虽然未达到统计学差别,考虑与现有的样本量有关,但是统计学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结果仍然提示抗Scl70 抗体阳性是SSc 患者发生ILD 的危险因素,这也与其他研究证实抗Scl70 抗体和ILD之间的相关性一致[12⁃13]。因此,对于抗Scl70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怀疑肺部受累的风险并进行筛查(比如定期进行肺部CT检查和肺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肺部受累的证据,及时给予积极诊治,改善患者的预后。

肺动脉高压(PAH)容易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我们的研究显示,合并ILD 的SSc 患者PAH 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提示SSc 患者ILD 与PAH 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但与我们的分析结论不同,有研究报道认为SSc 中ILD 肺纤维化与PAH 无直接关系[14]。但从临床观察上,合并PAH 的SSc⁃ILD 患者与仅合并ILD 的SSc 患者相比预后更差,尽管目前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数据来自单个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入选患者量有限、缺乏与预后生存相关的数据都是本研究的局限所在。尽管如此,我们总结了SSc 患者的临床数据,并且概括了SSc 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发生ILD 的危险因素,发现SSc⁃ILD 患者病程更长、抗Scl70 抗体阳性率更高、抗着丝粒抗体阳性率更低,这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另外,对SSc进行肺部受累的评价时,需同时对ILD 和PAH 进行评估并特别重视同时合并有ILD⁃PAH 的病例,及时积极诊治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硬化症间质性雷诺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认识间质性肺炎
耳硬化症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雷诺EZ-PR0概念车
雷诺EZ-Ultimo概念车
雷诺日产冲前三?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复电刺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