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突出“常、活、实”

2024-01-08 09:34西峡县城区二小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夹克衫作文课涂鸦

■西峡县城区二小 吴 焱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审视作文教学,多数时候是“投入多、消耗大”,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想写、善写,教师就要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一、作文训练——突出一个“常”字

1.读中悟写

作文教学不能局限在作文课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渗透习作训练。教材中的课文都是范例,教师要善于选准训练点。如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第四自然段的特点,仿照其总分结构来写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2.化整为零

习作应该常态化,抓住契机,变大为小。与整篇作文相比,小练笔用时短、形式灵活、效果好。如观察一种植物,只写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写人时,一次只写人物的外貌或语言或动作,具体生动即可。练笔要勤,练笔要巧,这样才会有提高。

二、习作内容——突出一个“活”字

1.创造性地开发习作内容

语文课程中,每学期最多安排有8 次习作。这些习作内容都是专家设计出来的,质量上乘。但是,教材上习作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习作兴奋点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内作文的基础上,抓住生成性的习作情境,组织现场作文。我曾执教过一节作文课,上课时我穿了件黑色夹克衫,于是随机写下“夹克衫”三个字,引导学生组词、扩句: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夹克衫?……直至写一段具体、通顺的话。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件夹克衫有什么来历?在一步步引导下,一篇篇生动的作文新鲜出炉了。

2.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学生每人都应该准备一个“涂鸦本”。所谓涂鸦,就是自由习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长写短都没关系,关键要写。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在课前抽出一点时间,开展“小小新闻播报员”活动,让学生把看到、听到的新鲜事在全班交流,并随后记录下来。在自由创作状态下,学生的写作内容五花八门,比如,县城老街改造,道路变宽了;寺山晚上亮灯,更美了;看了“十大孝心少年”颁奖晚会,流泪了……可谓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上心。学生也渐渐养成了留心观察、用心表达的习惯。

三、作文批改——突出一个“实”字

1.指导学生修改

俗话说,好文不厌百回改。我们可以组织小小评论会,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初始阶段,可以从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等方面来改。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修改。学生通过自我修改、互相修改,既增进了交流,又提高了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2.完善激励措施

除了“优良中差”等级,教师还可以进行创新,推出激励措施:给书写工整的加一面小红旗,给选材真实的加一朵小红花;对坚持写日记的,教师在“学习园地”中学生名字下面贴一颗智慧星;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搞一次展评,评出班级习作之星。

猜你喜欢
夹克衫作文课涂鸦
创意涂鸦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创意涂鸦
马老师上作文课
月亮花
月亮花
新知(2)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运动请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