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4-01-08 10:37
新农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黏虫黑穗病定苗

杨 余

(贵州省安龙县人民政府钱相街道办事处,贵州 安龙 552400)

安龙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最高平均气温为2 1.9 ℃,最低平均气温为6.4℃。年降水量可达1190毫米,约有65.4%的降水集中在雨季的5~9月。全年阳光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可达1545小时以上。综合地理气候条件来看,安龙县为高粱适宜生长的天然种植区,若是做好精细化田间管理,自然会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与品质。

1 高粱精细化种植技术要点

1.1 整地与轮作倒茬

首先是为高粱种植选择合适的栽培用地,高粱的全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0℃,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耐盐碱与耐贫瘠特性,因此,在安龙县地区种植高粱作物时选地并不会过于苛刻,即使是易涝的低洼地块或易旱的盐碱地块,也可以作为种植用地。高粱种植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等到春季化冻后土壤返浆前组织田间的深耕作业,此时贵州地区土壤含水量在15%~20%,对应土壤耕深需要控制在20~30厘米。翻耕平整后的土地应尽可能地达到平整,尽可能地将大土块与暗坷垃打碎或清除,这样才能确保高粱出苗高度相近,长势整齐。但高粱根系的渗透压较大,吸肥能力极强,且易感黑穗病蛴螬等病虫害,因此,高粱不宜重茬连作,应当合理选择轮作作物,这样才能确保高粱种植增产。而在选择轮作作物时需要注意的是,高粱对于前茬作物的要求并不苛刻,但它本身根系对于农药成分极为敏感,因此,应当选择马铃薯、玉米等土壤间残留农药成分较小的作物作为轮作前茬,忌选农药长残留效的作物。从高粱的土间养分吸收情况来看,理想的后茬作物应当选择玉米、谷子或花生、大豆。

1.2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时选择优质的种苗是高粱高产的关键,因此,在播种育苗前需要使用风选或浮选法来剔除掉发育畸形、不良、干瘪的病粒,将其中籽粒饱满、完好健康的种子作为生产用种。播种前还需要选择日照充足的天气进行晒种,以提高种苗的出芽成活率,晒种时长应当控制在48~72小时,并同步观察记录种苗的出芽率与发芽长势,为田间病苗死苗的移除补植作业提供信息依据。在贵州种植高粱作物时,夏季气温可达21℃,且降雨量丰富,地表层土壤常年处于湿热状态,给高粱丝轴黑粉菌以及地下害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此时,高粱作物易感黑穗病、缺素病与虫蛀病,因此,在高粱种子播种前,需要使用25%除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播种种子质量的0.3%~0.5%进行药液配比,而后将种子拌入包衣后方可在田间施撒。

尽管高粱作物对气温与湿度条件要求并不苛刻,但播种期若过早或过迟,也会直接影响到高粱的种植品质与成活率。从贵州的温度气候条件来看,适宜高粱播种的最佳时间在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此时正值春季融冻期结束,气温与土壤墒情逐渐回升,可以避免高粱种苗生长过程中遭遇寒流死亡的问题。除此以外部分高粱晚熟品种的播种季节可以选择在夏季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若时间继续推迟,那么在高粱成熟时也将会面临寒流减产的问题。

最后是播种密度的控制,若密度间距过大将会削弱高粱秸秆的抗倒伏能力,而密度间距过小又会引起种植种间的恶性竞争问题,使作物因争抢养分而出现发育不良的问题。因此,田间种植密度应当控制在1.5~10公斤/公顷,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法来合理控制播种间距与行距。

1.3 精细化田间管理

在种植苗叶龄达到3~4叶时,即可组织间苗与定苗作业,以保证高粱良种的增产优良性状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在进行定苗时应当注意苗间距的控制问题,将所有的双株苗、二茬苗剔除后留下生长健康的壮苗与正苗。若在贵州种植茅粱糯2号等酿酒专用的有机高粱种,在间苗定苗的过程中还需进行拔除品种退化的杂株,以确保高粱果实的优纯度。

定苗结束后,即可开始第一次中耕,在铲土前应当先用犁蹚一遍耕地,而后将犁出的土均匀地松铺回田垄、田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田间土壤的疏密度,增强耕地的蓄水保墒性能。高粱作物苗期通常中耕3次,第二次选择在定苗后10~15天,第三次选择在高粱拔节期进行。拔节期中耕作业要和培土、追肥工作一同进行,这样可以缩短控制高粱的孕穗周期,达到增产效果。

1.4 施肥管理

高粱是一种喜肥作物,近年优选培育的高产品种中,平均每100公斤高粱果实需要吸收2.6公斤氮肥、1.36公斤磷肥以及3.06公斤钾肥。因此,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管理应当作为高粱种植的一项重点工作,芽苗期施肥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整地施肥应以磷肥为主,将35%高粱专用复合磷肥按照每亩30~35公斤的用量进行施撒,贵州当地部分贫瘠土地在此基础上按照每亩可以追施磷酸二氢钾肥料。自第一片真叶生长后逐渐提升施肥用量,同时要追施一次尿素肥料,用量控制在每亩10~15公斤。拔节孕穗期为了刺激高粱植株多生长籽粒器官,增加穗高与叶面积,改善高粱果实灌浆发育质量,则需要在保持有机肥施撒用量的基础上每亩追施钾肥15~20公斤。施肥时应注意肥料填埋问题,为了确保肥料效力最大化,应当避免肥料直接暴露在地表土体,同时每次追肥结束后还应及时浇水,以确保加快土壤游离养分的运动速度,利于高粱根系吸收。

2 高粱病虫害防治要点

从以往贵州的农业种植实践经验来看,需要重点做好如下3类病虫害问题的预防。

2.1 锈病

锈病的主要发病部位集中在高粱作物的叶片,发病前后期高粱叶片将会出现大量的紫、红、褐色病化斑点,同时在病叶上还带有孢子堆,在孢子破裂后出现大量铁锈色粉末。该病的主要病源在于越冬繁殖的锈病孢子细菌,因此,应当以预防措施为主。首先,要合理选择抗病的高粱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包衣准备工作,避免孢子病菌进入高粱幼苗叶片中潜伏发病。其次,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叶与杂草,避免腐殖物成为病菌孢子生长的温床环境。若发现田间出现感染锈病的病株,应当第一时间将病叶剪除后,用三唑酮可湿性药粉调制成1500倍液喷涂病叶防治。

2.2 黏虫

黏虫又名“行军虫”,这种昆虫常成群宿居潜伏在高粱植株的叶片中,等到夜晚降临时啃食高粱叶片,使其只留下茎秆。感染黏虫的高粱植株由于叶片受损而无法完成正常生长的光合作用,生长养分条件得不到满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乃至颗粒无收。防治黏虫灾害主要是以诱杀为主,以灭杀为辅,首先,可以在田间通风条件良好的合适位置设置一处诱杀点位。其次,在诱杀点用盆盛装糖醋与高粱酒或高粱发酵物调配的诱杀剂,同时在外围设置草把引诱成虫产卵。最后,将草把连同虫卵焚尽以达到消灭虫源的效果。若黏虫灾害发病严重,也可以选择使用吡虫啉等硝酸甲基类内吸性杀虫剂来喷洒触杀害虫。

2.3 黑穗病

黑穗病在我国多个主要高粱种植省份都曾发现过感染发病的案例,因其直接发病于高粱穗部而得名。黑穗病的防治难点在于潜伏期长,植株感病征兆不明显,只有到穗期时才可被察觉。感染黑穗病的植株基部膨大、果实穗小,穗内的高粱颗粒将会变成黑色絮状粉末,进而导致高粱大规模减产。该病主要是通过土壤与残株的越冬病菌传播,防治方法仍然以预防措施为主。首先是轮作管理,为了避免高粱残株的黑穗病菌感染新播植株,应当做好田间轮作管理,通过多茬作物的轮番种植来提高土壤抵抗病害的能力。其次是要做好土壤的深翻消毒,施撒基肥前应当将土壤充分暴晒,在深耕整地时及时清除病残株。最后是药液防治,若是个别植株发病,则可以将病株剪除焚烧后,单独用石灰粉拌涂于病株剩余叶片部位。若是大规模发病,则可以在玉米抽穗期间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甲、丙环唑与苯甲等抑制真菌生长的药液喷雾,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黏虫黑穗病定苗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一代多发区黏虫发生偏早,二代多发区需提前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