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早餐店

2024-01-08 09:30李松子
关键词:馄饨老板娘点儿

李松子

楼下的早餐店,是唤醒这座城市的闹钟。

城市与我们还在沉睡,早餐店就开始了属于它的热闹。剁肉的“咚咚”声,蒸汽锅的“扑哧”声,碗碟碰撞的“叮当”声……老板夫妻二人在这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忙碌着。店里虽然只有几张掉了漆的桌子、十几把坐上去“嘎吱嘎吱”响的凳子,但是丝毫不影响生意,来吃早饭的街坊们络绎不绝。

速战速决的是司机大叔。他的车还没停稳,他就在店门口吆喝:“老板,老三样!”进店后,“啪”地一下,他把百元大钞往桌上一拍:“不用找了,这几周的一起算。”说完他就拎起了柜台上打包好的稀饭、生煎和茶叶蛋套餐。如果生煎还没端出来,他等不及,拿起打包盒冲进厨房装上几个,然后三步并作两步上了车,一踩油门离开了。

没那么着急的是隔壁小超市的阿婆。她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慢悠悠地走进店里,对着墙上的菜单挑挑拣拣:“这个太油了,那个太甜了……”最后她“千挑万选”了一碗小馄饨,端坐在桌前,慢慢吃起来。吃完还和老板娘拉几句家常,说说儿女多孝顺啦,又买了什么新衣服新鞋啦,最后还相约一起去公园跳广场舞呢。

还有三三两两的中学生,热热闹闹赶场似的结伴而来。点餐时他们总是七嘴八舌:“我要小圆子,多放点儿糖。”“我的豆浆要冰的。”“我的馄饨不要加香菜和葱花。”等餐时他们也不闲着,这个捧着单词本喃喃自语,那个背诵着古文说老师今天要检查。老板娘总给他们多加两个小馄饨:“早上吃饱点儿,好好学习啊!”

今天比以往更热闹些。一位视频博主慕名而来。她妆容精致,打扮新潮,举着自拍杆在直播。我们习以为常的桌椅板凳、碗筷杯壶,对她来说都很新鲜,她还一惊一乍的:“这个付款后还给手撕票啊!”“那个搪瓷缸好复古哟!”见老板一手捏起一张面皮,另一只手舀起一小勺馅料,迅速捏出一个好看的小馄饨,直接扔进旁边烧开水的锅里,不一会儿,一碗小馄饨就出锅了,她连声惊叹:“太厉害了!太厉害了!”老板红着脸说:“这不算厉害,干了二十多年,都成肌肉记忆了。就是干早餐比较辛苦。”

是啊,开早餐店真的很辛苦。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采购、洗菜、剁肉、发面、制卤、熬汤……一勺一汤,一餐一饭,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我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明白了很多事。

作者说

文中的早餐店是我外婆家楼下老街上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小时候我经常和外婆去那里买油条、豆浆、小馄饨。通过日常观察,我将几位有代表性的顾客写进文中,用简单的动作、语言描写,勾勒出店主和顾客的形象,这样既能突出人物特征,又能體现他们背后的故事。

猜你喜欢
馄饨老板娘点儿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让善良打点儿折扣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点儿变魔术
你那点儿拼,真的不算什么
别再调戏我
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