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视角下全英文课程的困境和应对策略

2024-01-08 16:41
现代英语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全英文英语水平班级

王 军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89)

全英文课程是指在母语为非英语语言的国家的教学中,教材、课件、授课、讨论、作业、考试等教学的全过程都是英文,学习目标不包含语言的学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教育全球化也同样如火如荼。 教育全球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可以通过提高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来得到加强,这就需要使用一种国际语言来进行教学,英语就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国际语言。 全英文课程,不但能满足留学生教育的需求,增强高校对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锻炼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接受国际前沿信息。

一、 全英文课程现状

尽管全英文课程的优势明显,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存在问题也比较多,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不足。 例如,由于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不达预期,有的教师尝试研究专业课教师和语言教师进行合作教学。 为了研究国内全英文课程的现状,笔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并访谈了部分学生和教师,试图从学习效率的视角来研究全英文课程。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学习某种知识的效果,一般是通过完成明确的学习任务所花的时间或者通过测试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量化。

问卷调查对象是某高校的2015—2018 级的本科生,现已本科毕业,之所以调查毕业生,是想进一步了解专业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状况。 这是一所学科门类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问卷调查院系覆盖面比较广。 下面就结合问卷的重点部分来分析全英文课程现状和问题。

(一)全英文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大

尽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全英文课程对他们来说依然难度较大。 超过96%的学生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中大约一半通过了六级考试,但是,只有8.93%的学生“可以听懂课堂讲解,跟上教师节奏”,有39.29%的学生“大部分听不懂,主要靠自学”,更有3.57%的学生“课堂上很少听课,完全靠自学”(如表1)。

表1 “你的全英文课体会”

“全英文课,你能听懂多少?”(如表2)这项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全英文课程对学生的难度,只有1.79%的学生能“100%”听懂,大部分学生(55.36%)只能听懂“50%左右”,甚至还有16.07%的学生只能听懂“30%以下”。 这也是相当高的比例的学生选择“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全英文课程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去听听不懂的内容,还不如自学。

表2 “全英文课,你能听懂多少?”

之前也有类似的研究:陈平等人的研究表明,“自身的课堂体会”这项调查中,只有16.09%的学生选择“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与教师互动”,有29.02%的学生选择“英语水平限制,难以听懂专业知识”,5.59%的学生选择“很少听教师讲解,更倾向自主学习”[1]。

(二)课堂听课不是目前学生学习全英文课程的主要方法

从调查结果看,让人意外的是全英文课程中,针对“你觉得哪些方面对你的全英文课程学习帮助最大(多选题)”这项调查,学生获益最大的不是来自教师的授课,而是来自“教师课前发的预习课件,比如PPT、讲义等”(64.29%)、“教师课前提供的中英文对照生词表”(60.71%)、“和全英文教材对应的中文教材”(53.57%)。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从“全英文课,你能听懂多少?”看出端倪,如前所述,大部分学生课堂上不能完全听懂,所以,大部分学生将课堂听课放在几乎可有可无的地步了。 这不是孤例。 已经有学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王翀等人为了解决生词过多导致学生课堂上学习难度高的问题,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生词表,并在课件中的生词处标注了中文解释,从而减少学生因为生词过多而导致的内容理解障碍,使学生可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2]。

(三)全英文课程的课堂状况

有超过一半的全英文课程名不符实,掺杂了中文。 针对“你的全英文课程名副其实吗?”这项调查(如表3),选择“确实是全英文课程”的只占44.64%,不到一半。 有37.5%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上是全英文,难点用了中文”,还有14.29%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上是双语教学”。

表3 “你的全英文课程名副其实吗?”

有些全英文课程名不符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听不懂,强行全部用全英文授课,最后的效果只会更差,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造成伤害。 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偶尔结合中文,不仅可以照顾到英语较差的学生,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中文专业术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这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3]。 但是,要注意度,不能把专业课上成了纯英语课,有部分高校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对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对整块知识连贯性的学习要求,使专业课变成了纯粹的词汇课[4]。

(四)全英文课程教学成绩不高

针对“你的全英文课程考试成绩怎么样?”这项调查(如表4),选择“很好”的只有3.57%,选择“好”的占30.36%,其余66.07%选择“一般”“差”或者“很差”。

表4 “你的全英文课程考试成绩怎么样?”

有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类似结论,比如,寇珏等人认为,部分学生把全英文教学当成了英语学习,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反而被放到了相对次要的地位,考试时成绩普遍偏低[5]。 段丹阳认为,全英文教材和全英文授课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采用全英语教学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降低[6]。

为了避免考试成绩太低,有学者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孙剑认为,全英文课程采用的是学生不熟悉的英语,考试的形式对学生难度太大,可以改用课程报告的方式来取代考试[7]。 但是,采用课程内容瘦身、降低考试难度、用考核取代考试等方式是舍本取末,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全英文课程的痛点。

二、 对全英文课程的建议

(一)全英文课程不能操之过急

大学一年级的英语词汇只有4 000 个左右,即使到了大学三年级,词汇也只有5 000 个左右,而美国7 岁儿童的认知词汇已经约有20 000 个[8]。 所以,国内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比较低,专业词汇更是少得可怜,如果要上全英文专业课,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很困难。

针对“你的全英文课程班级有外国留学生吗?”这项调查(如表5),有80.36%的学生选择“没有”,也就是班级里面的学生全部是国内的,有12.51%的学生选择“1% ~5%”,可见有外国留学生的班级留学生占比也很少。

表5 “你的全英文课程班级有外国留学生吗?”

因此,绝大部分班级没有开设全英文课程的紧迫性,不能为了短期因素匆忙开设全英文课程。 由于授课语言不是学生的母语,国内学生的英文水平也不高,全英文课程会影响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调查,国内高校的部分学生尚不具备接受全英文课程教学的英语能力,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薄弱,在全英文授课的课堂上,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上,从而妨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严重的是,这可能导致学生对学科和语言两者都失去兴趣和信心[9]。 所以,应该先做好充分准备,从教材、教案、课件、教师到学生等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开设。

(二)编写好适合中国学生的全英文教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教材对全英文课程的意义重大。 从问卷调查来看,53.57%的学生把英文教材对应的中文教材作为重要学习手段。 因此,建议采用中英文两套教材。 比如,吴素平等人建议对中国学生采用中英文教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10]。 杨洪等人推荐采用结构与内容相似的中英文两套教材,英文教材用于课堂教学,中文教材作为对照教材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11]。 在全英文教材的选用上,选用原版教材不但代价高昂,而且有些内容不能很好适应国内现状,所以,应尽早编写自己的高质量全英文教材以及相应的学习辅导书、练习册等。 由于之前缺少编写全英文教材的经验和基础,若要编写出好教材,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

(三)加强全英文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尽管“听不懂”的因素中,“教师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好”“教师口语不好”占比不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口语(21.43%)(如表6)。

表6 “全英文课,听不懂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对授课教师来说,口语是很重要的,而现状是,国内大多数教师的英语口语都无法达到标准的水平,表达不够地道、不够规范,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12]。 所以,在全英文课程教师的选拔方面,要特别注意对教师口语的考察。 也许有人认为,既然口语如此重要,又是国内教师相对薄弱环节,招聘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难以保证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从目前学生的全英文学习状况来看,学生主要还是靠双语学习,如果完全靠外教,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 从问卷调查来看,部分学生把中英文生词对照表、对应的中文版教材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 所以,培养本土全英文教师是首选。

(四)优化教学方法

从学生全英文课程学习现状来看,课堂听课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所以,要优化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对整体英语水平很高的班级,可以采用全英文教学,对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提供对应的中文教材作为参考,对水平一般的班级,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如中英文对照的PPT 课件、供预习和复习用的课程讲义。 无论何种水平的班级,教师都有必要在课前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词汇表,可以大大节省学生查生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是全英文课,但是,在汉语能大幅提高效率的场合,在没有国外留学生的情况下,不能为了保持所谓的全英文课的本色而过度排斥中文的帮助。 全英文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英语,而是学习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讲授是全英文课程的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所以,在需要的时候还是不能排斥中文的辅助作用[13]。 对在华留学生来说,中英文对照的教材、课件等也有助于他们学习中文。

三、 结论

对国内大部分学生来说,受到英语水平的限制,全英文课程的学习困难相对较大,教学效果比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 即使有些学生能取得好的成绩,也是通过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其学习效果,与其说是全英文课程产生的,不如说是专业英语词汇+中文课程的双重学习获得的。 在专业知识本来已经很难有足够时间全面深入学习的情况下,一刀切的全英文授课降低了学习效率,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导致学生不能精通本专业。 但是从问卷来看,有32.16%的学生在工作中经常用到专业英语,还有受访毕业生主动表示要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所以全英文课程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 同时,还要大力培养本土全英文教师队伍,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全英文教材。

猜你喜欢
全英文英语水平班级
班级“四小怪”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的问卷调查
不称心的新班级
医学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文教学体会
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实习课全英文教学经验总结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