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2024-01-08 09:33彭云林黄泰鹏张宇佳范立雄叶诗培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4期
关键词:聚苯板铺贴防水涂料

彭云林 黄泰鹏 张宇佳 范立雄 叶诗培

1 工程概况

某商务中心一期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与深湾四路交汇处,东临深湾五路,南临白石四道,西临深湾四路,北临白石路。项目场地近似梯形,整体地形起伏较小,内部无大断裂构造带直接穿过,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场地内和周边存在较多小型老旧建筑。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深圳市新型围挡,并在场地东侧、西侧和北侧各设置1 个大门,供车辆和人员进出。目前只有东侧大门可正常使用,待地下室标高达到±0 m 且周边回填完成后,开放西侧和北侧大门。根据本工程地勘资料,场地西北角的市政道路周边存在电信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和雨水管道等。管线错综繁杂,交错布置,导致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和技术难度较大。

2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地下室底板采用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为预铺反粘法。地下室侧壁采用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为湿铺法。种植区域的地下室顶板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苯 乙 烯(Styrenic Block Copolymers,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为涂刷法和热粘法。非种植区域地下室顶板采用聚酯胎(Polyester Tire,PY)类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法为自粘法[1-2]。防水材料进场后应按要求取样测试,确保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2.1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技术

2.1.1 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清理修补基层、处理细部节点、定位弹线与试铺、铺贴防水卷材、检查与修整、检查质量和成品保护等环节。

2.1.2 处理基层

基层处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首先,在地下室底板和承台防水基层设置厚度为150 mm 的C15 细石混凝土垫层,并要随打随抹光[3]。然后对于地下室放大脚、承台、集水井和电梯井等坑槽的侧壁,用砖砌筑砖胎模,并用M15 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为20 mm,对于阴角部位,用水泥砂浆抹出半径不小于50 mm 的圆角。

2.1.3 处理细部节点

细部节点处理主要包括抗浮锚杆防水施工和桩头防水施工2 个方面。在进行抗浮锚杆防水施工时,应在根部增设止水环,以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4]。在进行桩头防水施工时,应选择桩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将涂料涂刷至桩头周边300 mm范围。同时,要在桩身纵筋部位端部套上遇水膨胀止水环,对于桩头与承台底部的阴角部位,应用防水嵌缝膏进行封实处理。

2.1.4 施工防水层

施工防水层前,要根据现场情况在基层上弹出第1 道卷材的定位控制线。铺贴卷材时,首先,要在基层阴角和阳角位置,铺贴600 mm 的防水卷材作为附加层。附加层应与基层粘贴牢固,压实铺平,且无空鼓现象。其次,按照基准线铺贴第1 道卷材,并进行验收。再在验收合格的第1 道卷材上,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第2 道卷材。施工第2 道卷材的时候,要将第2 道卷材的自粘胶膜层朝上,定位试铺合格后与第1 道卷材进行粘接,相邻卷材应粘接牢固。对于长边和短边搭接处,应使用自粘胶将其粘贴牢固,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 mm。同层相邻2 道卷材短边搭接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上下层和相邻2 道卷材的接缝应错开,接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卷材宽度的1/3。在铺贴过程中,应保证铺贴方向和顺序正确。最后,应对卷材进行局部辅助固定,并对接缝处和末端收头处进行密封处理。

2.2 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技术

2.2.1 施工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有序推进,使施工人员能准确把握施工要点,本项目结合施工规范要求,制订了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2.2.2 基层处理

在基层处理前,应确保结构层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并封闭出地面洞口,进行闭水试验。基层处理时,首先要检查基础是否存在突起、起皮或松动的现象,若存在以上现象应对问题部位进行处理。若基层表面存在凹陷或转角圆弧不合格的情况,应使用防水砂浆进行分层补平,待浇水养护完成后方可进行基层清理。若基层表面存在裂缝,应使用素水泥修补裂缝。若基层的预埋件不稳固,则应将预埋件部位凿开,并使用防水砂浆进行修补。其次应去除基础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残留的砂浆等,并将其打扫干净[5]。再次使用钢丝球配合淡盐酸溶液,去除表面附着的脱模剂、油污和灰浆等,并用清水刷洗干净。最后在必要情形下,在基层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以确保基层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2.2.3 施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施工前,应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置于加热罐中加热至液体状态,待涂料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当施工方式为手工刮涂时,防水涂料的温度不应小于120 ℃;当施工方式为喷涂时,防水涂料的温度不应小于150 ℃。此外,温度达到使用要求后,应采用刮涂或喷涂的方法将防水涂料均匀的涂布在基层上,厚度为2.5 mm。涂布完3 min 内,铺贴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轻刮卷材表面以排出空气,使卷材与涂料粘接牢固。

2.2.4 施工防水卷材

本项目使用的防水卷材包括厚度为3 mm 的PY 类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厚度为4 mm 的SBS 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PY 类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包括定位试铺、撕掉隔离纸、铺贴卷材以及辊压排气等步骤。其中辊压排气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指在卷材铺贴完成后,使用软橡胶板或辊筒,从中间向两侧刮压或滚压,以便排出空气[6]。

对于SBS 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应从坡度底部开始铺贴,并按照由低向高、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与坡度方向保持垂直。在进行大面积铺贴时,应采用搭接法进行施工,并确保搭接缝密封严实。当采用热熔法进行铺贴时,应在试铺完成后使用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加热卷材。排气和压实处理完成后,使用手持小压辊碾压搭接部位,将空气排出,确保粘接的牢固度。

2.2.5 施工无纺布隔离层和C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隔离层应采用单位面积质量为250 g/m2的无纺布。施工时,需将无纺布空铺于防水层上,并保证无纺布平整且无皱折。对于无纺布搭接处,应使用粘合或缝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且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 mm。

保护层采用C25 细石混凝土,内配Φ6 mm、间距为150 mm 的钢筋网片。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混凝土。施工保护层时,首先根据排水方向和坡度要求进行弹线和定位。其次根据坡度要求和定位线进行找坡和贴灰饼,灰饼间距应控制在1.5 m。标高复核无误后,开始施工保护层。再次在混凝土内部距离表层15 mm 处设置钢筋网片,可避免因温差应力导致的混凝土表面拉裂现象。为防止钢筋网片在振捣过程中发生位移,应提前在其下方设置规格为50 mm×50 mm、厚度为30 mm 的混凝土垫块。在铺设钢筋网片时,应采用绑扎丝将交接处绑扎牢固,并在分格缝处将网片断开。最后按照先远后近的顺序向同一方向浇筑细石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设置分割缝。

2.2.6 施工排水层

排水层采用厚度为15 mm 的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疏水板。施工前应根据坡度方向确定整体导流方向,施工时采用搭接法进行施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 mm。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严格依照要求做好排水层施工,有效规避现场积水过多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3 地下室侧墙防水施工技术

2.3.1 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室侧墙防水的施工质量对后续的施工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项目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制订了地下室侧墙防水的施工工艺流程(图2)。

图2 地下室侧墙施工工艺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2.3.2 基层处理

首先,打磨并修补侧墙缺陷部位。若侧墙存在蜂窝麻面现象,应采用水泥砂浆来修补孔洞。对于错台严重的部位,可采用打磨或使用砂浆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7]。其次,安装三段式止水螺杆进行止水,完成后除去螺杆洞胶塞,并使用防水砂浆将螺杆洞封堵密实,保持混凝土结构面平齐。最后,涂刷厚度为1 mm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直径不应小于50 mm。地下室结构封顶后,应尽快进行侧壁回填,同时应加快地上结构施工。若后浇带暂时不能封闭,则需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对其进行封闭和保护。

2.3.3 施工防水卷材

在施工防水卷材前,应使用吸尘器或高压吹尘机清理基层,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需通过洒水使其湿润。防水卷材的施工注意要点如下:第1,按照材料配备要求调配素水泥浆,并使用电动搅拌机将其搅拌均匀。素水泥浆应呈现均匀的糊状,且不得有明显的颗粒物或结团物。第2,对转角和阴阳角等部位进行附加增强处理,增强层应达到无空鼓且压实铺牢的效果。第3,在细部节点处理完成后,进行大面卷材铺设。先将卷材末端粘贴在基层上,再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一边涂刷水泥浆一边从卷材一侧均匀除去隔离纸,最后逐渐向前滚压,以排出空气,保证粘接紧密。在进行长边和短边搭接时,若采用自粘胶或胶粘带,则搭接宽度应为80 mm;若采用胶粘剂或粘接料,则搭接宽度应为100 mm。同层相邻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应错开,接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卷材宽度的1/3。第4,处理搭接缝。对于搭接缝部位,应使用手辊由里向外滚压排气,并对边缘位置进行密封处理。当气温偏低时,应使用喷灯辅助卷材粘贴。第5,对于立面卷材收头部位,应先使用金属压条将其固定,再使用卷材密封膏进行封闭处理。第6,在卷材的局部施工过程中,若搭接缝和收口部位出现局部翘边、开口或空鼓的现象,应使用热风焊枪进行处理。

2.3.4 施工保护层

本项目保护层采用厚度为30mm的挤塑聚苯板。首先,在防水卷材铺贴验收合格后,及时清理卷材表面的浮灰和污物,并将卷材表面修理平整。对于粘贴聚苯板的基层,其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应超过4 mm,且阴阳角要方正。其次,从阴阳角部位由下至上粘贴聚苯板。每粘贴一块聚苯板,应及时挤出多余的胶粘剂,板缝之间不得有粘接剂。相邻部位的聚苯板应保持齐平,高差不应大于1.5 mm,板缝宽度不应大于2 mm,若超出上述要求则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后,使用2 m 靠尺将聚苯板压平。在回填过程中,为了确保聚苯板不被破坏,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旁站监督。

3 结语

施工技术对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因细节操作不当而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把握各环节的施工要点,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为后期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聚苯板铺贴防水涂料
高弹倍固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特点及应用展望
地砖铺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沥青基防水涂料及密封粘结材料探讨
基于手工铺贴曲面工装的自动铺带轨迹设计差异性研究
浸水对硅质聚苯板保温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探讨
浅析防止地面砖铺贴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包裹型、搅拌型改性聚苯板的性能特点
防水涂料的分类与介绍
压力对预浸料铺放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