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公路治超工作中的应用

2024-01-08 07:07梁明伟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站点公路

梁明伟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0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运输已成为危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超载超限运输使公路、桥梁不堪重负,大大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使公路维修费用剧增;同时,超载车辆安全系数大幅度降低,不断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超载超限车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1]。大部分执法单位在治超管理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转型过慢,投入大量的执法人员在治超站、流动治超等,以传统方式对违法超限车辆的治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超载超限严重的城市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智能信息监测和监控系统,完善监管网络,实现网格化精准动态管理,打造一个市级治超中心,集全市的信息化资源完成治理超限车辆的业务转型。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提升治超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键。科技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道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成效,营造“平安、畅通、舒适、和谐”的公路通行环境。

1 公路治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目前,治超工作的执法环境非常严峻,殴打执法人员、冲撞执法车辆、寻衅滋事、堵塞交通、强行冲卡等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不但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执法效率也大幅降低,有时对一辆超限车执法甚至要耗时一整天。同时自高速公路入口拒超开展以来,国省道治超压力急剧增加,很多地方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开展24 h治超联合执法,导致执法人员身心俱疲。

如果通过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执法,可以避开身体接触,减少正面冲突,快速获取电子检测数据,并自动生成处罚文书,大幅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利用技术为数字化政府协同治理赋能,政府部门借用技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分配信息。在政府传统运行模式下,若跨部门协作涉及的部门或事务过多,各部门意见不同将会导致协同成本的急剧增加,导致协同治理效果不佳。在技术理性的影响下,依托信息技术的在线协作模式推动信息重新分配与组合,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促使科层制组织向扁平化发展[2]。

2 系统概述

针对当前公路治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交通执法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务云与一体化智能组件设计的体系架构平台,系统将采用统一部署、分权限应用架构体系,构建统一、多层级治超管理。通过政务云的电子签章等组件实现综合的监管以及监测业务,能解决公路治超工作效率低下问题,通过科技手段能有效降低普通公路超限率,推进治超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进程。

2.1 运用政务云与一体化智能组件设计

(1)政务云:为了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系统部署于市级政务云环境,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构建科学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执法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3]。系统采用政务云统一的中心数据库,便于实现非现场检测点的联网接入,具备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2)一体化智能组件设计: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为保证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将采用组件式管理方式,构建地图组件、视频组件等内容,有效支撑平台应用模块运行。支撑平台对地图服务组件的调用,实现全市各类治超点位地理位置分布情况的可视化管理。

2.2 系统流程设计

系统操作人员主要负责公路治超违法信息数据的采集、公路治超违法信息数据的审核、公路治超违法信息的告知、针对公路治超数据信息进行免处理操作、一次违法认定等。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业务流程图

2.3 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平台形成规范的治超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覆盖称重、超限检测、执法、监控等各环节,实现统一的治超业务信息管理功能[4];通过超限车辆信息的数据共享交换,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治超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概览图

2.3.1 综合检测模块

综合检测模块通过对前端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检测点、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重点源头站的接入,实现数据多维度的可视化综合概览。根据前端非现场点位的数据接入情况,分析全市、县普通公路平均超限率以及“百吨王”处理率;根据权限查看管辖范围内的车辆超限率数据情况。

2.3.2 地图分析模块

集成市、县地理信息地图,展现全市所有点位的位置分布情况,实现对辖区范围内的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检测点、高速公路出入口称重站的站点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查看与管理,对全市管辖范围内的点位总数、在线数、离线数、在线率进行统计;对下辖区县的设备在线率、超限率、采集率、审核率、结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查询。

2.3.3 超限运输监管模块

通过接入辖区范围内的公路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检测点、货运源头站等称重检测数据或案件数据,对治超工作进行监督监控。

2.3.4 执法管理模块

根据治超业务需要建设与治超相关案件的处理功能,系统可实现制作规范的治超处罚文书(包括证据登记保存、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和听证程序)、配套的行政强制措施文书以及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等,实现各环节电子审批、重大案件法制审核、电子签名、电子公章、全过程记录、送达、结案、公示、归档等功能,并结合综合执法系统需要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综合执法系统,根据业务需要实现相关业务与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相关数据相互调用,形成业务数据闭环。

2.3.5 信用管理模块

信用管理模块通过构建黑名单、白名单以及失信行为名单“三张清单”,从信用管理角度对超限当事人、超限行为进行约束与管理。

2.3.6 稽查布控模块

实现对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精确打击,重点打击“百吨王”、冲站闯卡等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市、县负责区域内治超指挥调度的协调工作,并由对应级别治超系统提出调度申请,对重点车进行查找、定位,调度力量组织抓捕。同步自治区级平台数据接口,实现跨地级市联合检查布控。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站点、时间段等条件,检测发现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通过短信方式将违法车辆相关信息推送给前方当班执勤人员,实施精准拦截,提高效率。

2.3.7 工作传报模块

工作传报模块通过工作事项交办,以电子任务单方式进行任务交办至承办单位,对处置过程全记录并完成反馈,形成工作任务交办闭环。

2.3.8 基础信息运维模块

基础运维模块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设置治超站点维护、设置组织机构,完成权力事项、裁量规则等日常维护工作。该模块可以适应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实现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

2.3.9 大数据支撑与数据共享模块

平台与自治区级治超联网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依托自治区级治超联网管理信息平台大数据支撑。支持接入货运车辆登记数据、货运车辆GPS数据、高速出入口点位和称重数据、高速公路门架数据、大件运输平台信息、超限许可信息等数据。

2.3.10 移动执法终端模块

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PC端数据监测统计概况,综合构建治超移动智能监测终端,实现移动端数据快速监测与管理,能够完成治超案件办理、治超综合检测、稽查布控、信息查询等与PC端相同的功能。

3 系统的应用及效果

许多城市的公路治超环境十分严峻,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以玉林市作为实例,分析系统应用效果。

3.1 利用科技手段监测公路超载超限

根据玉林市治超工作主管部门玉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需求,系统通过接入辖区范围内的公路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检测点等称重检测数据或案件数据,对治超工作进行监督监控。针对全市各种站点各类数据采用图表展现方式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站点车辆数据、通过该站点车辆的案件情况、站点在线率情况、站点超限程度统计。执法人员通过系统分析的数据,对重点超限超载附近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对可疑车辆进行流动治超,打击漏网之鱼。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个站点的采集率>80%,超限率均≤5%。主管部门通过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前端站点配合,实施精准打击,实现科技治超,提升震慑力。

表1 站点监测数据一览表

3.2 移动执法终端APP方便执法人员流动治超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外出执行任务时,携带手机相对于PC端来说,手机端具有便携、操作简易的特点,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移动执法APP的应用能够基于终端实现超限车辆的采集、审核、告知以及转录案件等操作,快速获取电子检测数据,自动生成文书,实现治超案件办理,大幅提高执法效率。

在治超执法过程中,需要明确处罚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执法终端APP查询人车户、车辆、许可基础信息,包括驾驶人姓名、企业地址、车辆信息、经营状态、经营许可证号、经营范围等信息,完成文书的基础数据录入。同时执法人员根据车主提供的大件许可证,在手机APP上进行扫描一键查询,再通过大件许可证号查询该车在全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数据,获取该许可证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情况,通过从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数据中获取的大件运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入口的时间,查询卫星定位数据,倒查大件运输车辆实际行驶轨迹,将其匹配到 GIS 地图上,并关联至实际通行路线上,为执法人员核查大件运输车辆是否按通行路线行驶提供了基础支撑。

3.3 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公路治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玉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作为负责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单位,于2022年8月试用“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次调试与测试,系统于2022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系统已高效稳定运行,平均每天完成超限数据审核395起,相比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前每起超限事件平均审核时间减少67%。系统使用以来,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效果显著,得到了执法支队人员的高度认可与好评。系统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延伸探索创新,整合包含手机终端、执法记录仪等科技智能设备,在全面提升执法效率基础上,基本落实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管理,保证所有执法过程全部有迹可循。玉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系统全面推广至区、县级执法人员,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升级、统一运维及统一保障,充分资源共享共用,有效地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营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公路治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政务云与一体化智能组件设计思路。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的违法数据真实有效,根据不同角色设置不同执法处理权限,并且系统PC端和和移动执法APP端的配合使用,对自觉约束超限超载行为,预防和减少超限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实现科技治超、智慧治超,确保了道路运输的安全通畅。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站点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怕被人认出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