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部门智库建设的模式及经验启示
——以民政智库建设为例

2024-01-09 00:53徐富海
科技智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党政部门民政部民政

徐富海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721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党政部门智库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基本遵循。

一、党政部门智库的含义、特点、类型

智库又有“思想库”“智囊团”等别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确定为“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2]从这个功能定位来看,能否提出解决经济社会现实重大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是衡量智库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

根据不同的标准,智库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根据2015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我国智库可以分为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等不同类型。党政部门政策研究机构是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党政部门政策研究机构隶属于党政系统,所以既有自身特点,又与其他智库具有密切的联系。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可以充分吸收借鉴智库研究成果和经验,拓展获取决策信息的渠道;其他智库的对策研究只有有效嵌入政策研究之中,才能把握需求、掌握信息,更好地发挥作用。[3]近年来,我国党政部门智库发展迅速,在出思想、出成果、出制度、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功能,为推动本部门事业发展和科学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服务于各级党政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公益性咨询服务机构,党政部门智库以研究现实性问题为重心,强调实用性、时效性、对策性强的“应用式”研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针对性、目的性、应急性、非营利性等特点。首先,党政部门智库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第二,党政部门智库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本部门职能定位为依据,以本领域的公共政策和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为目标,以研究和解决本部门重点、难度和焦点问题为重点,要求研究成果具有可靠、可信、可操作性,即“靠得住”“用得上”“用得好”。党政部门决策报告特别强调问题与对策研究,强调找准问题,深挖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第三,党政部门智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能够随时研究一些临时突发问题。第四,非营利性。智库以为公共政策提供咨询服务为目的,而不以金钱或利益的获取为目的。最后,党政部门智库是“创智”与“用智”的合一。党政部门智库与决策联系更密切,其资源优势明显,成果报送渠道也更通畅,对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党政部门智库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实体型、平台型、平台+实体型三种类型。一是党政部门实体型智库,指在党政部门内设或者与高校、国有企业以各种方式联合设立的智库研究机构,主要为本部门决策提供支持服务。目前,中央一级的党政部门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近年来,一些部委牵头,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专门智库,或在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若干研究基地,多渠道聘请管理人员与专家的参与。二是党政部门合作平台,指由党政部门业务指导,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或主管的社会组织整合区域内外相关智库组资源搭建的非法人研究联合体,为本部门决策服务,如中联部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三是党政部门实体+平台型智库,这是近年来智库发展的重要形式,党委政府直接设置独立机构或依托党委政府办公厅(室)、研究室成立专门智库部门,统筹区域内外智库资源,搭建专门智库平台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如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4]

二、近年来党政部门智库取得的主要成就

以民政智库为例,民政智库以民政事业战略问题和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民政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主要包括民政部门成立的政策理论研究单位、提供民政决策咨询服务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相关社会智库。目前,民政部直属智库主要有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同时,民政部建立了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及合作单位42 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部党组直接领导下,民政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机构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制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民政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5]

(一)民政部党组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不断提升政策理论研究水平

民政部具有政策研究的优良传统。早在1978年,第七次全国民政会议之后,民政部明确要求部里的同志,每年都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任部长崔乃夫提议在部机关建立研究报告会制度,让有研究成果的同志上台作报告。1983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民政工作理论研究的通知》,要求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风气初步形成。1998年,民政部党组对部层面政策理论研究机构进行了合理整合,把民政部政策研究室、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中国民政》杂志整合起来,成立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作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自2003年以来,民政部每年向社会各界征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举办民政论坛,探讨政策理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05年,民政部成立由26 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委员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对民政政策创制、实践探索、方法创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23年年初,民政部党组充分肯定部政策研究中心在智库建设中的成绩,确认其为民政部“首席智库”。

(二)民政智库研究机构建设不断加强,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民政部党组非常重视智库和政策理论研究机构建设,不仅建立了地名、收养、康复、老龄等方面专门的政策理论研究机构,而且一些地方民政部门也探索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推动地方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机构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弱小不断变强。1998年,民政部通过对部层面的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机构、研究力量、研究资源进行了合理整合,成立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机构建设取得了切实进展。与此同时,民政智库研究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从著名高校和其他单位引进人才,充实和加强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力量。2013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设立。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民政系统内外联合研究不断成熟

民政部党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把智库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不断推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其一,统筹各方面研究力量,搭建民政政策理论交流平台。自2003年起每年召开的民政论坛,成为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其二,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组建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从理论高度指导民政工作的发展战略、宏观思路、政策制定,对民政重大政策调整、重点业务改革、重要法规起草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民政工作的重要审批项目进行论证,对重大业务项目立项进行评估,进一步推动了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其三,鼓励社会参与,发布研究课题并征集优秀研究论文。近年来,民政部每年公开发布年度研究课题指南,动员全社会参与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据统计,参与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选的文章从2003年的230 篇上升到2022年的2 118 篇。其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在各高校设立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既拓宽了高校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的渠道,又提升了所在高校的社会声誉。此外,民政部还丰富了宣传理论政策的媒介形式—以《中国民政》《社会福利》等期刊和“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民政官方微博等新媒体为基础,进一步健全了智库成果交流平台。

(四)民政智库研究质量不断提升,发挥的作用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40 余年来,民政部门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积极把民政工作纳入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民政智库研究内容涉及新时代民政工作总体发展思路、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等所有民政工作,突出了前瞻性、探索性、理论性。在认真总结民政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民政智库单位积极探索民政工作运行规律,破解民政工作发展难题,涌现出了一大批理论上有深度、实践上有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通过充分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民政智库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实践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各项民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加强党政部门智库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部门智库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党政部门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的说来,党政部门智库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家”的状况,提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还不够多,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成果转化运用有限,管理体制机制和资源配备方式亟待创新,决策咨询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加强党政部门智库建设,构建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非常必要。

(一)构建“小实体、大网络”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部门智库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就是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就可采取的具体措施而言,其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智库的领导。新型党政部门智库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必须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和目标,加强党政部门智库建设顶层设计,明确把研究对象定位为民政领域的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研究宗旨定位于服务本部门事业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进一步明确智库创新发展是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和完善民政智库体系建设。其二,构建相对稳定、运作完善的“小实体、大网络”智库组织体系。一套科学的组织架构设计对于以内外研究协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智库尤为重要。纵观全球,高水平智库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大多采用“小而精”的组织形式,并且不约而同地设计了精密平衡的组织架构。在这种组织架构下,“小实体”的政策理论研究机构可以更专注地为本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而“大网络”则可以更广泛地联系高校科研机构,发挥社会智力支持的作用。

(二)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大力提升党政部门智库的研究能力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其一,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智力资源的决策咨询作用。例如,建立具有开放性、透明性和可查询的高校智库咨政建言平台。通过该平台建立高校智库咨政建言回应激励机制,高校智库可通过该平台提交咨政建言,民政部门可通过该平台回应高校智库的咨政建言。回应结果包括采用、入库待用、部分采用和未采用等。其二,优化智库发展环境。党政部门智库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吸收社会智库智力资源,围绕本部门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定期发布决策需求信息,通过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直接委托、课题合作等方式,引导相关智库开展政策研究、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等工作。其三,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主动向社会发布政府信息,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在大数据时代,智库本身也是重要的信息源,要加强一手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大信息交流共享力度,共同为决策科学化提供有力支撑。不同区域、类别、层级的智库之间,要加强在数据、信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人才队伍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增强智库研究的集成性、针对性和创新性。[6]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国特色新型民政智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智库建设,关键在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成果,不可能建设一流的智库。我国智库起步晚,在人才储备培养方面不足,要组建具有较强“生产力”的高水准的智库队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多方招揽智库人才。凝聚一批学风正、学术造诣深、有大局意识的人才,培养一批年轻的中坚力量。要抓住选才、育才、用才等重点环节,营造有利于智库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其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举的方式来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支熟悉民政业务、理论功底扎实、掌握政策咨询程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民政智库决策咨询专业人才队伍。其三,引导社会智库组织跨界合作和智库团队的跨领域、跨学科组合。鼓励社会智库设立学术委员会等沟通交流平台,吸收相关领域内有建树和话语权的政府退休人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组织从业者等参与智库治理,提升智库运营的决策研究能力、传播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综合运用包括提升研究人员的待遇水平、提供发展机会、营造平等高效的研究氛围,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创造性。[7]

(四)突出服务本部门的决策咨询的定位,进一步提升政策理论研究水平

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政政策研究、进一步健全智库决策咨询程序,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民政智库建设。其一,积极推动社会政策需求方与供给方有效对接,强化决策部门与智库的互动交流,加快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遵循智库发展规律、服务于决策咨询,突出体现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智库评价体系。其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的评估,除涉密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重大方案、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决策事项出台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其三,赋予理论研究部门一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研究人员可以更自主地选择研究领域或主题,更灵活地运用研究方法或技术,更主动地寻求合作或交流,更有责任感地保证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更有意识地遵守研究的规范和道德。

(五)创新研究方法,持续提升智库研究专业化水平

党政部门智库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重大需求,着力于智库的思想、内容和能力建设,强化智库研究的战略思维和政策储备能力,提升决策咨询的理论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水平。其一,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防止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要掌握现代化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对大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储存、分析和利用,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其二,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紧紧抓住民政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智库研究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建立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集聚各领域的研究人才,多视角深入研究,为决策咨询提供更具科学性的智库建议。其三,开展协同研究。整合各种智库资源,加强协同研究,改变单兵作战的研究模式。作为民政“首席智库”,在迈向高端智库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打破体制政策学科壁垒,组建跨体制、跨部门、跨学科研究团队,进行综合研究协同攻关。其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拓展智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有效利用数据、使数据价值最大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智库创新发展成为时代选择。

(六)促进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民政智库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交流的时代,加强交流合作才能使智库在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交流合作的主要做法:其一,积极推动民政智库与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其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二,加强智库的对外交流与成果宣传。通过组织讲座、研讨会、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出版蓝皮书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研究成果,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其三,注重发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民政智库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倾听社会各界的关切和需求。其四,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和宣传力度,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决策和实践的推动力,持续提升智库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猜你喜欢
党政部门民政部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作文成功之路》电子版行销海内外 进驻党政部门、高等学府、图书馆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作文成功之路》电子版行销海内外 进驻党政部门、高等学府、图书馆
《作文成功之路》电子版行销海内外 进驻党政部门、高等学府、图书馆
当前治理党政部门报刊对我国报刊体制改革的启示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